張麗軍,蔣辰龍(陜西北元集團錦源化工有限公司,陜西 神木 719319)
電石產業作為化工行業的組成部分,有著高風險、高污染、低收益的特性。電石企業若要想更大地獲取經濟利益,勢必要擴大產能,提高生產效率,致使有些電石企業只顧著擴大生產而置安全生產于不顧,安全事故屢見不鮮。為了促進電石企業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提高其核心競爭力,推行安全標準化生產勢在必行[1]。目前我國電石企業在安全生產標準化方面依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使員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證,對電石生產活動造成了極壞的影響,改變這種情況迫在眉睫。
電石企業員工在生產過程中面臨著高溫高熱的生產環境,面對著電石爐高達兩千多攝氏度的高溫,任何一項操作上的不注意都會導致嚴重的安全事故,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率更重要的是會危害員工的人身安全,造成環境的嚴重污染。因此,推進電石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重中之重。通過電石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可以保證企業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生產標準,實現規范化生產,在高效、穩定的提高企業產能同時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減少企業處理安全事故成本,保障員工的身心安全進而打造企業獨特的品牌效應,促進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形成自身的企業文化,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加經濟收益和社會收益[2]。因此每個電石企業都應該大力推行電石安全生產標準化。
近年來,電石行業被曝光的安全事故頻發,然而沒有被曝出來的事故更是數不勝數,根據對事故的后續調查中發現,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執行中存在的漏洞是主要原因。
化工行業作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主體,一直受到國家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國家也相繼出臺了很多關于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來確保生產的安全性。但根據筆者多年的電石生產經驗,很多電石企業在執行安全生產標準中流于形式,企業領導者沒有把安全生產放到首位,員工在操作中也沒有把安全生產標準貫徹到電石生產中來[3]。只是為了應付政府部門檢查,有些安全生產標準政府要求上墻,企業也的確做到了上墻,之后對安全生產標準不理不顧,不加強監督也不要求員工認真學習,致使員工在生產活動中沒有履行安全生產職責,企業也沒有專職人員盡職盡責的進行監督,最終導致安全事故層出不窮,輕則拉低電石生產效率,損害企業經濟效益。重則損害員工人身安全,讓很多家庭支離破碎。
開源節流是每個企業賴以發展的根本手段。但“開源”不能拿安全生產開刀。不可否認有些企業為了節省些支出成本,對技術及設備投入不足是引發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第一,有些企業的生產設備老化嚴重,已經不能滿足安全生產的標準,使得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不僅會拉低生產效率還會引發安全事故。第二,企業沒有及時更新生產技術,電石爐設計仍然延續很多年前的老式方法,因其存在的不足和給員工操作帶來的難度過大導致了安全事故的發生[4]。第三,企業沒有為更好地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配備足夠的人力資源。有些安全生產監督崗位需要專職人員來完成,有些安全生產宣傳崗位需要經驗豐富的人員來執行,但很多企業這些人員身兼多職,無暇自顧,導致工作效率低下,沒有起到應發揮的作用。這些都導致了安全生產標準化流于形式,有名無實。
在企業中,有些員工認識不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認為每天到崗就是為了生產,生產就是為了獲取經濟利益,于是造成了生產第一其余不管的局面。另外有一些員工對安全生產有認知,但認知標準很膚淺,與國家法律法規所規定的標準有差距[5]。這些情況在中小企業中非常常見,這也反映出了有些電石企業在日常生產活動中沒能形成統一的安全生產體系。企業沒有對員工安全生產認知進行培訓和宣講,安全監督工作缺位,沒有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體系,從而使企業的安全風險處在不可控的范圍內。
對于電石企業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其不僅僅關系到企業的員工、設施設備、一般物品等,對于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都有所涉及,涉及到電石企業內部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信息,對于這些信息的收集不單單是安全部門的責任,更需要各部門、各人員的積極配合及參與[6]。當下,電石企業的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工作主要還是依靠安全部門,在管理工具上以綜合辦公系統為依托,分散于各部門之間的數據信息共享度還有待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有待進一步加強,這對于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具有重大作用。
在制定了科學合理、詳細可行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制度后,執行力度是決定最終安全生產效果的重要依據。首先,企業領導者要提高對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重視程度,真正認識到國家發布的關于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重要性,轉變傳統的唯效益論,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切實加強企業的社會責任從而帶動員工重視安全生產。其次,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度。落實好各個崗位人員的責任制,把安全生產標準化落實到每一個生產環節中的每一個人,通過建立有獎有罰的機制來提高安全生產質量。同時企業要加強督導的主體作用,通過加強監督來確保安全制度和標準化落實到日常電石生產中。
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體系建設,而不是簡單的喊口號。要做好此項工作,首先要加大對設備的維護和更新力度,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標準的設備及時淘汰,引進最先進的高質量設備,在這方面不能偷工減料,得過且過,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來執行,來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其次,企業要增加對生產技術管理的投入,通過引進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到日常生產中,達到增加企業產量的同時規避生產中的安全風險。企業管理者也要不斷更新理念,重視對生產技術的資金投入,明確對企業來說,增加生產技術管理的投入是最有效地降低安全風險的辦法[7]。最后,企業要對安全生產的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對一些專門崗位就要配置專業的、專職的人去做,比如監督崗位,選擇一些安全意識強、心細并且盡職盡責的員工來推進這項工作。而對于宣傳崗位,選擇一些有創造力、經驗豐富的員工來提高企業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企業要把安全生產當做企業文化來建設,從而促進企業形成自身獨特的市場競爭力。
企業首先要明確安全生產的標準,通過把國家政策、規定和企業實踐生產相結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安全生產標準。并以此為標準通過各種方式比如早會、宣傳欄、橫幅、微信群等宣傳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并制定安全考核機制,定期舉行安全生產標準化知識的筆試考核,考核成績不符合要求的嚴禁進入工作崗位,直到考核合格才能參加生產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促使企業員工轉變觀念,在生產活動中把安全標準化放在第一位。
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被應用于各個行業,電石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亦應跟上時代發展之步伐,提升其信息化水準,創建健全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實現全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與順暢溝通,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相關資源及信息的共享,把優秀員工的安全工作經驗轉化為企業內部的優勢,同時也節約了管理時間,避免了因安全管理員工流動影響正常工作。
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無論對于電石企業還是對于員工來說都是一項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其需要全企業甚至全行業上下一心,提高認識,身體力行。充分發揮企業的監督主體作用和員工安全生產的主觀能動性,企業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生產標準、加大對標準化設施建設及人力資源配置等手段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員工提高安全生產認知,認真遵守安全制度和規范操作流程,從而讓企業順利生產,保證零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