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媛媛,宋瑞,宋峙潮,李玎,劉韜
(1.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天津 300452;2.中海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27)
新形勢下,石油企業工會工作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工會十七大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企業“十四五”發展大局,團結動員廣大員工,在疫情防控和低油價的雙重挑戰下發揮工會維護、建設、參與和教育員工職能,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1-2]。本文以中海油能源發展工程技術公司為例,分析了在新形勢下石油企業工會工作的必要性,從政治責任、職能定位、服務職能三個層面進行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會工作是黨治國理政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需要從堅持黨的領導、找準職能定位、深化服務職能四個角度開展工會工作[3-4]。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工會工作的政治原則和根本保證,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工會工作才能方向明確、不走偏路,才能做得有聲有色、扎實有效。找準職能定位,要求工會增強自身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在落實好職代會制度的基礎上,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提升員工滿意度[5]。深化服務職能,要求工會能夠做好正能量宣傳,將勞動保護的概念深入人心,豐富員工生活[6]。
各級工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廣泛開展學習黨的重要會議精神、工會十七大會議精神和海油精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知識競賽、事跡講述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傳播黨和國家的聲音,加大國情、黨情、企情宣傳力度[7]。在新冠疫情嚴峻時期,各級工會應主動作為、迅速建立疫情聯防聯控防線,把疫情防控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當好志愿者、宣傳員、后勤兵,將防疫期間員工幫扶、輿論引導等納入工作重點。并積極響應黨和國家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任務和精準扶貧工作要求[8]。
工會堅持落實好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確保員工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得到有效保障,進一步增強員工參政議政的責任感,促進公司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推進依法治企的進程,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并聚焦提升員工滿意度工作,多措并舉激發積極性[9]。
工會加大勞動保護力度,深入實施女員工關愛行動;豐富文體活動,依托文體協會為員工搭建精神文化生活及活動的平臺,培育特色工會文化,不斷豐富員工精神文化家園;傳播弘揚正能量,以暢通信息渠道、打造員工宣傳陣地為目標,將宣傳優勢融入工會工作中[10]。
在黨建方面,工會大力弘揚時代主旋律,團結引導廣大員工聽黨話、跟黨走,提升政治站位,加強理論武裝,深化學習教育,推進主業發展,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凝聚最廣泛和最堅實的群眾力量。
新冠疫情期間,工會干部心系隔離滯留員工,以每周一問、隨訪到人為標準,對醫殘病家屬、海外員工和居家員工開展點對點關愛和慰問,郵寄急需的防疫物資,發放慰問金;同時通過線上政策學習、文藝作品征集、有獎知識競答等工會活動,緩解員工居家緊張情緒、豐富非常時期的員工生活,正向引導輿情,凝聚全民攜手抗擊疫情的信心。
在脫貧扶貧工作中,對外采用“以買代捐”的方式積極全面響應國家消費扶貧工作,采買定點扶貧產品,助力湖北企業滯銷產品售賣,攜手尼瑪縣對口幫扶,消費扶貧+教育扶貧聯合雙行,全面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工作,獲得國有企業的良好口碑。對內不斷完善慰問金制度,修訂和統一員工慰問金標準。做好困難員工的建檔造冊工作,實現了生活幫扶常態化。
企業工會每年定期召開職工代表大會,實現提案辦理答復率、立案落實率兩個100%的目標。通過職工提案的征集和辦理,在辦公信息化、設備資源配置、企業文化形象、科技創新和職業健康等方面聽取員工聲音、落實員工建議。
各級工會通過講述勞模故事、與勞模座談等方式,將這些平凡而偉大的員工奮斗史傳遞給每一位企業員工,引導全體工技人以“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為榜樣,積極營造勞動光榮的企業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疫情爆發期間,工會對在生活、工作中有困難的女員工,實施居家辦公或靈活辦公時間安排;帶領各所屬單位工會積極籌建員工小家和母嬰室,同時注重員工的身體健康,全年不定期組織全體員工進行健康體檢、中醫義務診療、兒童常見病預防和牙科口腔義診等;做好“冬送溫暖,夏送清涼”工作,各級工會多次組織慰問生產一線員工,為現場作業員工發放保暖、防暑降溫用品和藥品,切實提高一線作業人員防護及關愛工作。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中,百余名員工參加到集團的國慶演出工作,展現了良好風貌,來自國際公司工會的外籍員工也通過視頻表達了對中國企業的熱愛和祝福;配合員工生活技能需要,開展茶藝鑒賞、花藝制作、手工繪扇和美食制作等專題活動;組織各類員工球類比賽、趣味運動會等體育競賽項目,選拔優秀員工參加上級單位競賽并屢獲佳績;借助工會員工信息平臺以及企業微信公眾號,加快推進網上工會建設,將企業工會活動由線下轉移到線上,用員工親切易懂的語言、形象直觀的方式、豐富精彩的內容,講好工技故事、傳遞工技心聲,弘揚了“愛國、擔當、奮斗、創新”的海油精神,讓員工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
4.1強化技能競賽實效。打造高素質技能創新方陣和有影響力的競賽品牌,從技能方法上助力公司解決“卡脖子”問題,引領技術研發創新的風尚;從競賽制度上斟酌取益、量身定做,為高素質復合型員工創造更多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從評選機制上做實技能人才選樹表彰,為更具競爭力又愿意為公司服務的優秀技能人才搭建施展才華、建功立業的舞臺,真正形成“產業一盤棋、技能連成線”的工作新格局。
4.2大力弘揚榜樣精神。有引導有試點的樹立一批注重精神傳承、團隊協作高效、工作開展有序、創新業績突出的勞模和工匠人才。通過勞模事跡講述、創建勞模工作室和工匠技能傳承等工作,促使員工自覺向勞模看齊、學先進趕先進,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切實推動提升核心能力建設、促進核心業務發展、驅動核心問題解決、讓勞模和工匠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發揮引領作用、閃耀時代光芒。
4.3踐行人才隊伍建設新要求。從工會工作領域選拔出“講政治、顧大局,愿意為人民群眾做事、能為人民群眾做成事”的好干部充實到隊伍中,做到把基層真實情況摸清摸透、把公司現行政策執行到位、把員工合理訴求落實解決,使他們成為公司發展過程中名副其實的“知心人”和“護航者”。
新形勢下的工會工作是機遇與挑戰并存,除了黨委和員工對工會工作的要求與期望,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現狀和需要思考的問題。一是如何圍繞企業“十四五”產業規劃,帶領員工立足本職崗位,以自身的優勢在思想教育、技能提升、作用發揮等方面發揮工會能量;二是如何把握員工的思想脈搏和利益訴求,以便能及時回應員工對工會工作的期盼和關切;三是如何在新形勢下創新工會工作的組織形式、活動方式、運行機制等,使之能更好地匹配員工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