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快,脫碳影響了煉油和石化行業,新冠疫情也加快了煉油和石化行業結構轉型。
煉油行業合理化不可避免2020年有近2 000萬桶/日的煉油產能暫時關閉。由于全球為應對新冠疫情進行了封鎖,IHS Markit表示,2020年4月全球石油需求同比下降2 200萬桶/日。2020年全球平均原油消費量約為9 080萬桶/日,比2019年下降約1 000萬桶/日。
目前,預計2025年全球煉油產品消費量比2019年長期前景預測低400萬桶/日,新煉油能力550萬桶/日正在建設,并將在五年內投產,這些產能大多具有規模大、技術新、與石化產業一體化的特點。因此,歐洲、北美、亞太將永久關閉至少300萬桶/日的煉油產能。積極新建和淘汰產能將重塑全球煉油行業,使其重心東移,戰略重點轉向與石化產品和低碳強度生物燃料的最大整合。IHS Markit表示,投資生物燃料和石化一體化對煉廠特別有價值。以增長為中心、僅以燃料為產品的煉化投資和戰略似乎已成為過去式,與日益增長的石化行業進行更深層次的整合,采用低碳強度戰略(如先進生物燃料的協同加工)似乎將成為常態。
目前,全球只有13%的煉廠擁有高達10%的石化一體化產品,5.5%的煉廠擁有高達20%的石化一體化產品。目前,通過蒸汽裂解生產的烯烴約占總量的50%,通過芳烴生產的烯烴約占33%,其余烯烴通過催化裂化生產。煉油行業經濟狀況十分嚴峻,如果不進行產能合理化,以正常的利用率運營,在被評估的272家煉廠中,2020-2025年將有43家面臨超過5億美元的稅前虧損。
脫碳化學品殼牌正在與陶氏化學合作,開發蒸汽裂解裝置電氣化技術。使用可再生能源加熱裂解裝置可能成為化學工業脫碳的途徑之一。殼牌也與林德開展乙烷氧化脫氫催化技術生產乙烯的開發和商業化,作為乙烷裂解的替代路線,并通過電氣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歐洲的煉廠為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正轉向生產生物燃料。近期,萊普索爾投資西班牙Bilbao和Cartagena的煉廠,將煉廠升級為生產生物燃料,并轉向生產合成燃料,而道達爾則將其法國Grandpuots煉廠轉變為零原油平臺。
萊普索爾將在2021-2025年間投資183億歐元(其中55億歐元用于低碳和可再生能源業務),加速公司能源轉型,到2050年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萊普索爾目標是在2025年減少12%的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減少25%,2040年減少50%。
道達爾對Grandpuits的工業再利用投資將超過5億歐元,將該煉廠轉化為生產生物塑料和生物燃料,并用于塑料的化學回收。該煉廠將于2021年第一季度停產,儲存的石油產品將于2023年清倉,改建工作將于2024年完成。屆時,將由道達爾和Corbion的合資企業Total Corbion PLA建造一套10萬噸/年的聚乳酸生物塑料(PLA)裝置,并于2024年運營,這將是歐洲第一家PLA制造工廠。PLA完全由糖生產,具有可生物降解和可回收的特點,其市場正以每年15%的速度迅速增長,可應用于薄膜包裝和剛性包裝市場,以及眾多工業領域。
該裝置將是法國第一套化學回收裝置,道達爾和英國合作伙伴塑料能源分別持有60%和40%的股份。該裝置將利用熱解將廢棄塑料轉化為Tacoil液體,作為生產聚合物的原料。該裝置將幫助道達爾實現2030年由30%回收材料生產聚合物的目標。
生物煉廠也將于2024年投入使用,主要生產可持續航空燃料,也可以動物脂肪、廢棄食用油和植物油為原料生產高達5萬噸/年的可再生石腦油。道達爾此前已將La Mede煉廠改造為生物煉廠,還將建造一座綠色制氫工廠,滿足La Mede生產生物燃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