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0月20日,歐洲議會通過了有關歐盟如何更好地監管人工智能(AI)的提案,以促進創新、道德準則和對技術的信任。歐洲議會是最早對人工智能規則提出相關建議的機構之一,該委員會的立法提案有望在2021年年初正式提出。
AI的道德框架:相關立法提案敦促歐盟委員會提出一個新的法律框架,概述在歐盟開發、部署和使用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及相關技術時應遵循的道德原則和法律義務,這包含相關軟件、算法和數據,這一提案已獲通過。未來的法律應該根據幾項指導原則制定,包括:以人為中心和人造AI;安全、透明和負責任;防止偏見和歧視的保障措施;補救權;社會和環境責任;尊重隱私和數據保護。高風險的AI技術(例如具有自學習能力的AI技術)應遵循隨時可以進行人為監督的設計方針。如果使用的功能會嚴重違反道德原則并可能造成危險,則應禁用自學習功能,并能夠恢復完全的人為控制。
AI造成損害的責任:相關立法倡議要求建立面向未來的民事責任框架,使經營高風險AI的人員對由此造成的任何損害承擔嚴格責任。明確的法律框架將通過為企業提供法律確定性來刺激創新,同時通過阻止可能危險的活動來保護公民并增進其對AI技術的信任。該規則應適用于可能危害或損害生命、健康、身體完整性、財產或如果導致“可證實的經濟損失”而造成重大非物質損害的物理或虛擬AI活動。盡管高風險的AI技術仍然很少見,但歐盟議會議員認為他們的運營商應該持有與機動車保險類似的保險。
知識產權:歐盟在AI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需要有效的知識產權制度(IPR)和歐盟專利制度的保障措施,在兼顧歐盟的道德原則和創造者利益的基礎上保護創新開發者。歐盟議會議員認為,區分AI輔助的人類創造和AI自我產生的創造非常重要,人工智能不應具有法人資格。因此,知識產權的所有權應僅授予人類。
圖文來源:歐盟要聞https://europeansting.com
原標題:Parliament leads the way on first set of EU rule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原作者:The Sting's Team
自1970年以來,IEC發布了一系列確保家用設備安全的標準。IEC 60335系列標準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包括所有電器的一般安全要求,第二部分則是針對特定設備類型的要求。隨著同類家用電器在數量和復雜性的增加和提高,IEC定期更新了一般安全要求(IEC 60335-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安全第一部分:一般要求)。目前,IEC已在該標準的第六版中發布了最新更新的內容。最新更新的部分包括IEC 60335-2-24的修訂版,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安全第2-24部分:制冷器具、冰淇淋器具和制冰機的特殊要求。
在IEC 60335-2-24的修訂版專門針對家用制冷設備和制冰機的安全性,包括用于旅行房車、露營和休閑船的制冷設備。這一修訂版還適用于使用易燃制冷劑的各類家用電器。對于這些設備,IEC 60335-2-24提供了在正常操作條件下的保護措施以防止電、機械、熱、火災和輻射等可能導致的危害。它還考慮了電磁現象對設備安全運行產生的潛在影響。負責更新IEC 60335-2-24的工作組項目負責人Gianluca Cecchinato說,“全世界的家庭都依賴于制冷設備的安全,而這一標準能確保他們的設備安全。這一修訂版已進行了重要更新,尤其是在防火方面?!?/p>
在IEC 60335-2-24更新版本的一些關鍵更改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它和最近更新的IEC 60335-1中有關家庭安全的一般要求保持了一致性。更新版本還明確了許多要點,包括自由空間的定義、背側可觸及玻璃面板的測試(以提高安全性和防火等級)以及風扇電機的堵轉測試。使用電動壓縮機的電器也進行了更新,包括輸入電流的測量以及繞組絕緣的兼容性測試。對于材料封裝和電動機運行電容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除了IEC 60335-2-24的發布,IEC還提供了該標準的注釋版本。帶注釋的版本清楚地標識了標準的先前版本與新版本之間的區別,并提供了對每個主要技術更改的注釋。IEC 60335-2-24是作為注釋版本(CMV)提供的首批IEC標準之一。
來源:國際電工委員會官網博https://blog.iec.ch
原標題:IEC issues new Commented Version standard for the safety of household refrigeration appliances
原作者:Editorial Team
英國已于2020年1月31日正式離開歐盟,但同意在2020年12月31日午夜之前,繼續遵循歐盟規則和條例,包括圍繞產品的合規標識及評估的規則和條例(這段時間被稱作“過渡期”)。過渡期滿之后該如何執行產品合規審查,目前還不明確。盡管英國和歐盟都表示愿意努力達成有關監管制度的談判協議,但基于存在雙方無法達成一致協議的可能性,英國和歐盟也同時考慮了實施英國合格評定,即UKCA標識,以備不時之需。目前過渡期即將結束,英國和歐盟達成相關協議的不確定性增加,英國政府和歐盟都在建議制造商考慮“無協議”方案對其業務活動的影響。
在過渡期滿無協議脫歐的前提下,對電氣/電子和機械產品和系統以及個人防護設備,尤其是在遵守以下歐洲指令和法規方面制造商的影響尤為突出:
(1)低電壓指令(2014/35/EU)LVD;
(2)電磁兼容性指令(2014/30/EU)EMCD;
(3)無線電設備指令(2014/53/EU);
(4)機械指令(2006/42/EC)MD;
(5)測量儀器指令(2014/32/EU)MID;
(6)個人防護裝備(2016/425)PPE;
(7)擬在潛在爆炸性環境中使用的設備和防護系統(2014/34/EU)ATEX。
如果在過渡期結束時歐盟和英國尚無產品合規評定的協議,制造商將需要考慮以下變化:
(1)2021年1月1日及以后投放市場的產品,歐盟將不認可英國認證機構對產品進行的合規評定活動;
(2)歐盟不會承認“UKCA”標識;
(3)2022年12月31日之后,英國將停止承認由歐盟27國(EU27)認證機構進行的“CE”標識或合規評定活動;
(4)歐盟指令要求某些活動必須由歐盟/歐洲經濟區成員的實體來執行,英國已經不再是成員國;
(5)修訂已通過的和新的英國法律,以要求某些活動必須由在英國的實體來執行。
制造商將需要仔細考慮英國脫歐對他們產品一致性的影響,并采取適當行動以確保在適當的時候更新聲明和產品標識,并確保供應鏈中的各個經濟運營商也滿足雙方規范要求。
來源:SGS新聞中心https://www.sgs.com/en/news
原標題:Conformity assessment in Europe and the UK from 1st January 2021
結霜現象對制冷系統效率的影響通常是最大的。霜的積聚阻礙了氣流,降低了冷卻能力和性能系數。除霜方法通常有兩種:被動式或主動式。被動式除霜使用表面處理技術來抑制霜凍的生長并且不會增加能耗,而主動式除霜則會使用額外的能量來抑制或去除霜凍。這兩種除霜方法在實踐中都會用到,但是在商業制冷系統中獲得廣泛應用的除霜方法是采用電阻絲加熱定時除霜的方法(TITT)。TITT除霜技術通常效率低下,因為除霜過程是在預定的間隔盲目地進行加熱,這一過程并不參考蒸發器上的結霜量。除了除霜效率低,TITT技術還會因加熱而提高冷藏室的溫度,這會影響制冷系統的整體效率。實踐表明,通過應用基于智能傳感器的除霜技術(按需除霜而不是定時除霜),可以大大提高除霜系統的效率。考慮到針對冰箱產品的新的和嚴格的能源法規,目前提高冰箱的能源效率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混合式霜凍檢測-除霜系統(HFDDS),該系統包括一種新穎的光電-電容傳感技術以及一體兩用的傳感器和除霜加熱器。圖1顯示了本文提出的系統工作流程圖,圖2顯示了其實驗設置。
本文提出的混合式霜凍檢測-除霜系統(HFDDS)旨在按需求進行除霜,而不是效率低下的盲目和定期除霜循環。這一系統結合了光電感應,電容感應和電阻加熱技術,可用于家用冰箱的智能除霜技術。霜凍檢測模塊由基于紅外(IR)的光耦合器和電容感應模塊(CSM)組成。冰箱的蒸發器和增材制造的陰極(AMC)用作電容感應的平行板電容器。AMC使用具有中等導電性的石墨基聚合物復合材料制造,這使得AMC作為傳感器的同時可以用作除霜的電阻加熱器。HFDDS的霜凍檢測范圍為1.3 mm至8 mm,誤差范圍為5%(圖3)。當霜凍沉積達到臨界厚度時,HFDDS會觸發除霜。該臨界限值可以根據應用進行調整?;旌鲜剿獌鰴z測-除霜系統(HFDDS)具有靈活性,可以使用光電和電容式感應模塊的特定應用幾何形狀。研究表明,增材制造的石墨基加熱元件可以用于家用冰箱的低功率除霜系統,有廣泛應用的潛力。

圖1 混合式霜凍檢測-除霜系統(HFDDS)流程圖(CSM-電容感應模塊;PSM-光電感應模塊)

圖2 HFDDS實驗測試裝置

圖3 根據相關性估算的結霜厚度與根據從數碼相機記錄的圖像測得的實際結霜厚度對比圖
圖文來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vol 117, pp 256-268, https://doi.org/10.1016/j.ijrefrig.2020.05.016
原標題:A novel hybrid frost detection and defrosting system for domestic refrigerators
原作者:Anjum NaeemMalik 等
雙螺桿壓縮機廣泛應用于制冷系統中,但由于在運行過程中產生脈沖氣流,通常會產生嚴重的振動和噪音。氣體脈動是螺桿壓縮機的主要噪聲激勵源,具有明顯的基本諧波特性。業界對雙螺桿壓縮機中的氣體脈動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是大多數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壓縮機幾何參數對氣體脈動的影響上。這些參數通常旨在滿足特定的用戶要求,并且不容易更改??傮w而言,在如何主動控制氣體脈動以降低噪聲方面,現有研究很少。本文研究了螺旋制冷壓縮機設計中的噪聲控制技術,例如采用聲波干擾、氣固共振和帶孔的消聲器?;趩螜C兩級螺桿制冷壓縮機的結構特征和噪聲頻譜特征,本文測試了多種降噪措施,包括半波長管、亥姆霍茲共振器和多腔串聯消聲器,如圖1(a)、(b)、(c)所示。
通過實驗研究,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對壓縮機噪聲的測量和對其特性的分析表明,由氣體脈動引起的空氣動力學噪聲是主要的噪聲源。根據聲波干擾、氣固共振和帶孔消聲器的原理,實驗使用的半波長管、亥姆霍茲共振器和多腔串聯消聲器都可以有效地衰減氣體脈動并降低噪聲。

圖1 (a)半波長管結構示意圖;(b)亥姆霍茲流脈動共振腔結構示意圖;(c)穿孔板的脈動衰減示意圖
(2)在-25℃的蒸發溫度和50℃的冷凝溫度的額定條件下,采用這些降噪措施后,排氣側的噪聲測量值從85.3分貝降低到81.9分貝,有3.4分貝的改善。在冷凝溫度為50℃和蒸發溫度為0℃的情況下,壓縮機排氣側的噪聲測量值從93.7分貝降低到85.9分貝,降低了7.8分貝。最后,在冷凝溫度為50℃和蒸發溫度為5℃的情況下,壓縮機排氣側的測量噪音值從95.6分貝降低到86.5分貝,降低了9.1分貝。
(3)優化后,冷凝溫度在可變工作條件下保持不變。隨著蒸發溫度的升高,壓縮機的壓力比降低,排氣側的噪聲值升高。同時,優化衰減值相應增加。這表明這些優化措施可在可變工作條件和低壓比的情況下降低噪音。隨著壓力比的降低,降噪效果也更有效,證明了在不同工作條件下的有效降噪控制。
(4)盡管此處提出的優化措施是針對特定類型的壓縮機設計的,但這種設計方法也適用于其他類型的螺桿制冷壓縮機。本文描述的研究方法還可以指導雙螺桿制冷壓縮機的優化設計。
圖文來源:Applied Acoustics Vol.167 (2020), https://doi.org/10.1016/j.apacoust.2020.107383
原標題:Noise control of a two-stage screw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原作者:Zhilong He等
R600a目前是家用冰箱(冷藏冷凍一體)中使用最廣泛的制冷劑。這種碳氫化合物的主要問題是易燃性,隨著使用這類制冷劑的家用冰箱數量的增加,制冷劑泄漏引發火災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這種安全風險可以通過降低家用冰箱設備中的制冷劑總量來控制。因此,在設計使用碳氫化合物作為制冷劑的系統時,出于安全和環境的考慮,需要使用盡可能少的制冷劑而又不降低整體能效,這一點很重要。因此,減少制冷劑充注量成為近期許多研究的主要目標。
本文研究了熱壁冷凝器幾何形狀對家用冰箱中的制冷劑充注量和能耗的影響。針對各種冷藏冷凍操作模式,本文開發了一種R600a家用冰箱在并行循環配置下的瞬態仿真模型。通過在啟動和循環運行期間將實驗數據與預測結果進行比較來驗證仿真模型(圖1a是實驗測試系統,圖1b是仿真模型流程),并且評估冷藏冷凍循環運行期間的制冷劑分布,以確定系統中多余制冷劑存儲位置。此外,本文分析了熱壁冷凝器幾何形狀對冷藏冷凍性能和整體能耗的影響,這一影響是制冷劑總量的函數,并且在考慮最低能耗的情況下來確定最佳設計參數。

圖1 a.實驗測試系統(上),b.仿真模型流程(下)

圖2 a.能耗、冷劑總量及熱壁冷凝器管徑的相關性,b.熱壁冷凝器幾何形狀對能耗的影響
根據制冷劑在冷藏冷凍系統中的分布,計算和實驗結果表明大部分過量的制冷劑都儲存在冷凝器內部。因此,參考能量消耗,通過優化熱壁冷凝器的幾何形狀可以降低冰箱中制冷劑的總量。對于給定的總制冷劑充注量,由于冷卻能力的降低和壓縮機工作量的增加,冷藏模式和冷凍模式下的性能系數(COP)均隨冷凝器長度和直徑的減小而略有下降(圖2)。同樣,對于給定的熱壁冷凝器幾何形狀,隨著總制冷劑充注量的減少,每種運行模式下的性能系數(COP)和有效能(?)效率也會略有下降。但是,總體能耗的降低可以補償性能的小幅下降。最小能耗點是根據各種熱壁冷凝器的長度和直徑分別確定的。在總制冷劑量為48 g時,總能耗達最低值(圖2a)。除了能耗小幅降低,與冰箱的額定充注量相比,制冷劑的總充注量也減少了14%,從而減少了與使用R600a相關的安全隱患。因此,對于本文討論的冰箱,其最佳制冷劑總量為48 g。其最佳熱壁冷凝器設計是使管長減小到其原始尺寸的70%,管外徑減小到3.75 mm(圖2b),因為這一幾何結構可獲得最低能耗及最小制冷劑使用量。
圖文來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Vol.117: 295-306, https://doi.org/10.1016/j.ijrefrig.2020.05.012
原標題:Refrigerant charge reduction in R600a domestic refrigerator-freezer by optimizing hot-wall condenser geometry
原作者:Wonhee Cho等

圖1 吸附-吸收(AD-AB)冷卻系統集成流程圖
能源系統依賴化石燃料,業界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降低因使用化石燃料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因此,人們越來越關注可用于清潔可再生能源或從化石燃料中回收廢能以提高效率的創新技術。吸附式空調是目前最受歡迎的技術之一,因為:(1)它可以由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和地熱)以及工業產生的廢熱能進行熱驅動,從而有助于大幅減少碳排放;(2)它使用水作為制冷劑,對環境無害,無臭氧消耗;(3)安靜、耐用且維護便宜,幾乎完全沒有高速運動部件。當前市場上的吸附式空調系統包括吸收式和吸附式冷卻系統。
本文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集成吸附-吸收(AD-AB)空調系統,系統整合了吸收和吸附循環各自的優點,以有效利用溫度低至50℃的熱源產生的熱能。該系統把吸附和吸收循環整合到一個循環中,其中吸收循環的發生器充當吸附循環的蒸發器(圖1)。因此,驅動壓力和蒸發壓力不再由冷卻循環和冷卻水溫度確定。該系統可以在優化的中間壓力下工作,使得冷卻能力和熱效率最大化。
本文結論總結如下:
(1)集成系統在60℃的熱源溫度下,循環時間為500 s,制冷能力高達18.5 kW,COP高達0.42。
(2)與傳統的吸附式冷卻系統相比,集成系統性能優勢明顯。在50℃熱源溫度下,制冷量從傳統吸附系統的1.6 kW增加到集成系統的7.7 kW,系統性能系數從0.09上升至0.39。集成系統在50℃至85℃的較寬熱源溫度范圍內具有相對較高的冷卻能力,而COP穩定在0.4左右,這表明集成系統可以在各種低溫熱源下高效工作。
(3)在相對較高的熱源溫度(>65℃)下,冷卻水入口溫度的變化不會導致系統COP發生明顯變化。但是,對于約55℃的低熱源溫度,系統COP隨著冷卻水入口溫度的升高而急劇下降,同時系統的冷卻能力不斷下降。
(4)不同吸附系統之間的比較表明,集成系統的冷卻能力高達145.5 W/kg,幾乎是傳統吸附系統的兩倍。集成系統COP比大多數多級吸附系統高約30%。
圖文來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Vol.117: 269-283, https://doi.org/10.1016/j.ijrefrig.2020.04.019
原標題: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n integrated adsorption and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原作者:Rasoul Nikbakhti等
電力電子設備是固態電子設備,可以將電能轉換為不同的形式,并廣泛用于日常應用中。從計算機到電池充電器,從空調到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甚至是衛星。人們對越來越高效和更小功率電子設備的需求不斷增長,意味著這些設備每單位體積的轉換功率量已大大增加。反過來,這又增加了設備的熱通量,即單位面積產生的熱量。小型電子設備產生的熱量已成為一個大問題,必須將其散發以維持性能。
微流體冷卻系統具有降低電子設備溫度的巨大潛力,因為熱量可以高效地傳遞到這些系統。目前已有三種微流體冷卻設計:第一種用于冷卻被保護蓋覆蓋的芯片。熱量通過蓋子從芯片傳遞到冷板,該冷板包含微流體通道,液體冷卻劑流過該通道。使用兩層熱界面材料(TIM)來幫助將熱量從蓋子傳遞到冷板:一層在蓋子與板之間,另一層在蓋子與管芯之間(半導體晶片從中芯片已制成)。在第二種設計中,芯片沒有蓋子,因此熱量直接從芯片背面通過單個TIM層傳遞到微流體冷卻板。這兩種方法的主要缺點是需要TIM層,即使TIM被設計為有效的傳熱,但在TIM層與模具、蓋和冷板之間的界面處仍會產生熱阻。第三種常規設計是使冷卻劑直接與芯片接觸。例如,裸片直接噴射冷卻是一種有價值的技術,其中液態冷卻劑從微通道中的噴嘴直接噴射到芯片的背面。由于沒有TIM層,因此該方法的冷卻效率很高,并且在制造芯片的過程中不需要更改。然而,制造微流體裝置通常價格昂貴。已經開發出了低成本的基于聚合物的技術,但與電子設備的現有生產和組裝工藝不兼容。
《自然》雜志報道了一種新的創造性的方法,即單片集成歧管微通道(mMMC)系統。該系統是將EMMC與單個芯片中的芯片集成并共同制造的系統。因此,掩埋的通道被嵌入在芯片有效區域的正下方,從而使冷卻劑直接在熱源下方通過。Van Erp等人為電子設備的芯片開發了一種通用設計,其中微通道系統與芯片共同制造,并用作冷卻系統。冷水通過歧管,該歧管將水供入由硅制成的微通道中。水直接經過半導體的氮化鎵層下面,該氮化鎵包含電子設備的組件。因此,冷水可有效地散發設備產生的熱量,從而確保電子設備的良好性能。通過消除對大型外部散熱器的需求,這種方法還可以使更多的緊湊電子設備(如電源轉換器)集成到一個芯片上。
圖文來源:Nature, Vol.585, Sept.2020: 188-189,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0-02503-1
原標題:All-in-one design integrates microfluidic cooling into electronic chips
原作者:Tiwei Wei等
由于在等離子體材料中通常會發生大量損耗,等離子體在固態材料中的電磁波和自由電子的共振相互作用的研究尚未投入大規模商業應用。由于有機發光器件(OLED)具有良好的色彩飽和度、通用的形狀和低功耗,已被應用到數十億的商業產品。OLED在效率和穩定性方面仍可以進一步改善。盡管采用有機熒光粉的OLED實現了內部的電荷到光的轉換,但是它們的折射率對比度會將器件外光子的可觀察部分降低到25%。

圖1 等離子體設備圖和納米立方體形態
此外,在OLED使用過程中,緩慢衰減的三重態激子和電荷的局部堆積會在老化的過程中逐漸降低器件的亮度。這可能會導致顯示屏出現“烙印”效應。同時提高設備效率和穩定性對于OLED技術至關重要?!蹲匀弧钒l表了一種OLED技術,其利用對等離子體系統衰減率的改善來增加設備穩定性,同時通過結合基于納米粒子的外耦合從等離子體激元模式中提取能量來保持效率。通過使用原型磷光發射器,在與參考常規設備相同的亮度下將操作穩定性提高兩倍,同時還可以從等離激元模式中提取16%的能量作為光源。通過提高OLED穩定性,避免了特定于材料的設計。此方法適用于當前用于照明面板、電視和移動顯示器的所有商用OLED。
圖文來源:Nature, Vol.585: 379-382 (2020),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684-z
原標題:Plasmonic enhancement of stability and brightness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原作者:Michael A.Fusella等
競爭可以提高市場經濟的效率。然而,如果壟斷公司及多家企業合謀不相互競爭,而是串通任意提高價格,消費者將承擔價格上漲的損失,市場經濟的健康也會被破壞。壟斷及串通價格霸占市場的行為受到經濟學家和政府政策制定者的譴責和處罰。這種行為幾乎在任何國家都是非法的。但是,人工智能算法被越來越多用于價格壟斷。這將打開潘多拉的盒子,使大企業可以通過合法渠道進行壟斷及串通合謀定價來霸占市場份額。當人工智能算法在沒有人工干預、監督甚至不知情的情況下學會采用壟斷的方式來改變定價規則及串通加價時,將產生基于算法的串通市場壟斷,損害消費者和小企業的利益。這種情況的出現對政府制定政策提出了新挑戰,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科學》期刊文章提出了改變政策的方向,并呼吁計算機科學家、經濟學家和法律學者齊心協力,以擬議并實施相應的新法規政策。
來源:Science, 27 Nov.2020:Vol.370, Issue 6520, pp.1040-1042,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e3796
原標題:Protecting consumers from collusive prices due to AI
原作者:Emilio Calvano等
《自然》于2020年12月介紹三星研究AI的首要任務是使用戶與其設備的交互“盡可能方便自然”。通過語音命令開啟空調、通過智能手表進行健康檢查,或者使用簡單手勢操作機器人真空吸塵器。多模式交互是三星AI工作的核心工作。多模式交互是指為用戶提供多種交互模式的設備,例如視覺、語音和觸摸。當前的AI系統使用深度學習實現這一目標,是一種由人工神經網絡支持的機器學習方式。受人腦和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啟發,人工神經網絡模擬了大腦分析和處理信息的方式。三星的工作介于人工和生物神經網絡之間。例如,神經芯片將功能強大的AI系統組裝到足夠小的計算機芯片中,從而可以集成到電池供電的智能手機或機器人中。三星針對用于設備上的日常AI技術,開發自己的智能設備,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多的交互性和控制力,而不必與數據中心的計算機進行迅速的通信。這還可以使設備快速而可靠地做出響應,并有助于保護隱私。
來源:Nature Vol.588, Dec.2020,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0-03414-x
原標題:Samsung’s head researcher wants human-AI interactions to be a multisensory experience
原作者:Leigh Day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