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人的愛好會是逛菜市場呢?
當(dāng)很多人聽聞菜市場,腦海里就盡是臟亂和吵鬧,這個場所似乎與浪漫是毫不相關(guān)的。
而作家汪曾祺就是個菜市場愛好者,他說,“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雞活鴨、新鮮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對于生活在此處的人們,菜市場或許是生活必經(jīng)之路,或許是從快節(jié)奏中逃離的一條捷徑。對于四處旅行的人們,菜市場是每座城市的靈魂縮影,這里的人們愛吃什么食物,口味如何,人們?nèi)绾蔚却绾翁暨x,如何和陌生人相遇,這些都在菜市場里隨處可見。
打開豆瓣,你會很驚奇地發(fā)現(xiàn)有一個名為“菜市場愛好者”的小組,大家在里面討論著自己逛菜市場的所見所感,討論著一種向往的生活,小組里流傳著一句俗語“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一旦你踏入了菜市場,煙火氣息就會將你包裹起來,不過它究竟是如何撫慰人心的?
七位菜市場愛好者進(jìn)行了如下分享。
云南昆明
篆新市場讓熊熊很著魔,以至于春夏秋冬不同季節(jié)她一共去過五次,她說這里物產(chǎn)之豐讓人覺得驚奇。篆新市場是一個非常老的市場,盡管近年來逐漸變得網(wǎng)紅,但是附近的居民還是會一直來這里采買,昆明甚至整個云南的特色物產(chǎn)都一應(yīng)俱全,掛著露珠的新鮮野菜,甜的引來蜜蜂的酒釀,老遠(yuǎn)就散發(fā)成熟香味的各式水果,老字號的手撕檸檬雞,特制的傣味香茅烤魚,還有一直排長隊(duì)的辣辣豆花米線,無不讓人垂涎。熊熊說,“如果很多食材沒見過也沒關(guān)系,這里的蔬菜都可以焯水涼拌,這里的鮮花都可以炒雞蛋。”
夏末是來昆明逛菜市場最好的時節(jié),各種水果剛剛豐收,蘑菇又正好上市,而且昆明的菜市場都有鮮花售賣,買菜的時候帶一束花回家或者帶一些長得很漂亮的菜回家,也是一種別致的浪漫。
熊熊
現(xiàn)居上海
最近兩年熊熊愛上了記錄菜市場,她拍過這些城市的菜市場:北京、上海、深圳、威海、昆明、麗江、瀘沽湖、騰沖、大同、溆浦、常德、威海、廈門、西安、哈爾濱、成都、烏魯木齊、延吉、重慶、成都。不過她最喜歡的還是云南昆明的篆新市場。南方的菜市場里,食物更豐富也更水靈;北方的菜市場,特別是早市,則是一種干燥的新鮮,蔬果長得很壯實(shí),攤主和顧客也很熱絡(luò),連油條都豪爽地按斤賣。
江西贛州
和曉哲聊起江西贛州的集市時,她剛好又一次去到了那里。一直對贛南早餐心心念念的她說這里最有意思的是燙皮。米漿在簸箕里薄薄一層鋪勻,蒸熟后便成了燙皮。如果趁熱現(xiàn)吃,可以卷上酸豆角、海帶絲、酸辣芋絲,或者加上炒好的茄子、肉末,再加點(diǎn)辣椒,這便是熱騰騰的贛南地道風(fēng)味了;如果曬干至松脆也可以做成炸燙皮、炒燙皮。
曉哲在這里趕集時,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攤頭都支著油鍋在炸著東西,炸青椒、炸豆腐角……攤頭就擺在露天的街市里,人們桌上有現(xiàn)炸的吃食配上一碗自釀的客家米酒,熱火朝天的一日就從這精彩的早市開始了。
曉哲
現(xiàn)居深圳,新媒體運(yùn)營
曉哲愛逛市場是從在國外旅行時開始的,比如斯里蘭卡的市場就很有趣,什么都賣,當(dāng)?shù)厥巢摹⑷沼闷贰⑻厣棥C看稳ス洳耸袌觯枷矚g買些食材回來嘗試著做成美食,雖然嘗試新鮮食物總是不免會踩雷,但她依然樂此不疲。作為一個河南人,來到廣東生活后她也入鄉(xiāng)隨俗,愛上了煲湯,前不久她剛剛學(xué)著當(dāng)?shù)厝擞糜透毯妄埞腔蛘唠u肉來煲湯,味道清爽中有一絲回甘。
廣東廣州
廣州的很多菜市場都沿用了城市中的騎樓設(shè)計,走進(jìn)市場里就可以躲去暴曬或大雨。熟食檔口有最老廣的燒肉燒鴨、蘿卜燉牛腩、云吞,生鮮檔口也少不了鮮魚鮮蝦,干貨檔口卻是獨(dú)具特色的。廣東人注重食補(bǔ)食療,愛煲湯,也愛喝涼茶,于是在廣州菜市場有不少專賣湯品、涼茶所需藥材、香料的鋪面。細(xì)心的攤主甚至?xí)?biāo)注上藥材和香料的食療功效,忠澤說:“我也在廣州見過海鮮干貨店把花膠鮑魚干貝擺成博物館的。”
忠澤
重慶人在珠海,碩士在讀中
忠澤在中餐西餐日料后廚都呆過,作為菜市場愛好者同時也是烹飪愛好者,他可以把從全國各地的菜市場搜羅來的特色食材,通過味蕾和菜譜以當(dāng)?shù)嘏腼兪址右赃€原,“現(xiàn)在網(wǎng)紅美食套路太多了,但是菜市場不同,面向的是本土居民,味道不過關(guān)的肯定會被淘汰。”
去過各地的市場之后,他回頭一想,其實(shí)自己最喜歡的還是小時候重慶鄉(xiāng)鎮(zhèn)的趕集市場,它們很大程度上構(gòu)成了他的童年記憶。市場上會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和各類美食,比如模具壓制的紅豆餡三角粑、大木桶蒸制的荷葉雞、泡椒鳳爪等等,還有人情世故,有的親戚朋友也會擺攤,遇上了買也好送也好,避免不了家長里短一番。
廣西桂林
作為一個廣西人,胖墩墩說在桂林趕集最重要的就是吃一碗米粉,“隨便一家你看著破破舊舊的小店,你可千萬不要看不起,那二兩米粉加上鍋燒(炸酥的脆皮豬肉)、鹵牛肉,鹵水,再加點(diǎn)酸竹筍、豆角,那就是神仙都吃不到的好味道啊!”
在桂林樂群市場,其其第一次見到了半成品的客家釀菜擺在攤頭上售賣,比如尖椒釀肉、豆腐釀肉、香菇釀肉,只要食材可以中空,留出空間往里塞肉餡,就一切皆可釀。尖椒釀肉則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既兼具了客家菜的特色做法,又展現(xiàn)著廣西人對辣味的偏愛。
其其
現(xiàn)居大理,自由職業(yè)者
住在云南有很多菜市場和集市可以逛,其其最喜歡的是昆明的篆新市場。在她眼里,菜市場是最浪漫的地方,仿佛只有在菜市場才能讓人覺察出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不同。她很喜歡拍市場里那些手寫的菜品招牌,這是食材和食物之外的另一種美感。
胖墩墩
現(xiàn)居湖南的廣西人
今年六月的一次在貴州的慢節(jié)奏旅行才讓她開始認(rèn)真逛菜市場、記錄菜市場,盡管方言不通,但依然可以感受到當(dāng)?shù)鼐用駶M滿的人情味,而那些沒見過的,稀奇古怪的食材也總會激發(fā)她的好奇心跟探索欲。
貴州黔東南
在西南地區(qū)的菜市場里總有魚腥草(當(dāng)?shù)亟凶稣鄱τ谶@種被眾多中醫(yī)典籍記載有消炎解毒功效的植物,川渝人喜歡將莖葉一起焯水涼拌,貴州人則會把它的莖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用作豐富層次感的調(diào)味佐料,就像香菜、蔥、姜那樣。
在artree去到的黔東南肇興侗寨市場,除了貴州隨處可見的折耳根以外,還有不少風(fēng)干晾曬的菌菇、小米辣、水蘿卜,或許這樣能更好地保存食物。村寨廊檐晾著像帷幔一樣的水蘿卜,水紅色和碧綠色交錯,侗族婦女就坐在底下小憩。當(dāng)?shù)厝瞬换挪辉辍⑻貏e有“生活流”質(zhì)感的生活狀態(tài),讓artree很羨慕,“當(dāng)?shù)氐娘L(fēng)味嗜辣嗜酒,一群侗族姑娘叫做‘高山流水’式的敬酒方式,讓人印象深刻。”
artree
現(xiàn)居廣州,Marketer &創(chuàng)意人因?yàn)楣ぷ鳚M世界出差的緣故,artree去過國內(nèi)外上百個菜市場。漸漸地,逛菜市場成了他忙碌工作間隙的一個重要的透氣口,也愛上了以拍攝菜市場療愈身心。無論是奧地利維也納納旭市場(Naschmarkt),還是某一年秋天在長白山腳下拍攝的某個鄉(xiāng)鎮(zhèn)集市,都讓他特別難忘。
四川樂山
在出差間隙溜到樂山的taka,本是沖著滿街的甜皮鴨、缽缽雞、蹺腳牛肉來的,卻在一個拐彎后進(jìn)入了一個菜市場。四川人愛吃香腸,每年進(jìn)入秋冬季節(jié),人們就開始為過年吃香腸做準(zhǔn)備,所以生鮮肉鋪旁一定會有絞肉和灌香腸的機(jī)器。最地道的四川香腸是經(jīng)過柏樹椏數(shù)個小時熏制而成的,這樣才會有油亮通透的色澤,帶著淡淡的柏樹枝香氣。
在樂山的菜市場里,taka看到木頭架子一層層整齊地排列著霉豆腐,她非常后悔當(dāng)時沒買一罐帶回家。霉豆腐其實(shí)就是腐乳,把新鮮的豆腐放至發(fā)霉,再用高度白酒浸漬,厚厚地裹上一層辛辣香料封存。
四川霉豆腐的一大特色就是其香辣風(fēng)味,香腸的餡料也是香辣的。市場里賣辣椒的攤頭上鋪滿了各種各樣的辣椒,曬干的、現(xiàn)磨的辣椒碎、辣椒面、辣椒粉,taka看見一個大爺買了至少五斤辣椒,攤主從好幾個袋子里盛出不同的辣椒混裝在一袋里,她驚呆了。還有細(xì)線吊著賣的幽香的黃角蘭,地上笸籮里裝著的鮮蹦蹦小河蝦,還有血皮菜、苤菜根……甚至包菜的形狀都和北京不同!這一切都讓她覺得新奇。
takarailia
現(xiàn)居北京,公益行業(yè)從業(yè)者
25歲以前taka對菜市場的固有印象是臭氣熏天、污水橫流、滿地爛菜葉子;25歲之后,菜市場成了離“抑郁”最遠(yuǎn)的地方——在這里,人、食物、交流、勞動,一切元素都能讓人切實(shí)地感受到活力,讓人溫暖踏實(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