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煜
2021年11月9日,芝加哥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鄭少雄在學校附近被子彈擊中,最終因流血過多搶救無效身亡,一個年輕的生命終止在24歲……這起槍擊事件引起了芝加哥大學學生們的強烈不滿,他們紛紛走上街頭對校園附近頻發的暴力事件進行抗議。至少有200名學生(其中大部分是中國留學生)參與了此次抗議活動,他們舉著“我們來這里是為了學習的,而不是來送死”“我們要安全”“下一個是誰”等手寫標語,并列出了八項要求,要求學校采取進一步安全措施,改善安全環境。
事實上從2021年1月至今,芝加哥大學已有3名學生在學校附近被槍殺,其中兩名是中國留學生。安全無小事,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留學家庭將大學所在的城市是否安全作為出國留學選校的重要參考。除了聚焦槍擊事件本身外,深入了解美國持槍率如此高的歷史原因也同樣重要。因為只有真正了解這一社會現象的始末,才能從根本上形成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平安地度過留學生活。
美國是世界上民間擁有槍支最多的國家,目前大約有3億支槍由私人持有。私人持槍這一現象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有數據顯示,在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平均每年發生200萬件暴力犯罪和2.4萬起謀殺案件,這些謀殺中,70%與槍支有關。過去40年,約有100萬美國人死于槍支暴力,超過1917年以來美國在歷次戰爭中的總死亡人數。
關于美國社會合法持槍的現象更是由來已久。自16世紀第一批歐洲人來到美洲大陸后,為了抵御惡劣環境中的猛獸,同時爭奪殖民地,槍支成為保障人身安全的有力武器。同時,在北美大陸,打獵從一開始就已經成為一種謀生手段,槍支也自然而然成為獵殺野獸、維持生計的重要工具。獵取的食物可以用來當作食物,皮毛則用來賺錢。最初的開拓者們依靠堅定的決心、宗教信仰的支撐和先進的武器在北美大陸惡劣的環境中求得生存。也正因為如此,有美國學者曾說道:“美國誕生之時就有一支來復槍在手中?!?/p>
武器逐漸成為生存必不可少的工具,當地政府開始介入武器的管理。在到達北美大陸的最初幾年,弗吉尼亞當地政府規定,攜帶武器是對每一位成年男性外出勞作或旅行的硬性要求。當時的紐約州規定,每個城鎮都需要常備武器,凡16到60歲之間的男子必須擁有武器。
在1791年,美國通過的憲法第二修正案正式認定了人民持有武器的合法性,當中著重強調:“管理良好的民兵是維護自由國家安全所必需,人民保存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應受到侵犯?!边@項法案是美國槍支法律的核心,是民眾自由擁槍的正式開端,正如宗教、言論和集會的自由權利,當人民擁有和使用槍支成為了受憲法保護的權利時,一切將變得根深蒂固難以動搖。
在整個19世紀,美國政府基本上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來從法律上限制使用武器,持有槍支已經成為十分尋常的事情。槍支或許在其他國家被認為是危險的物品,但在美國卻被認作是“秩序的象征和保守主義的圖騰”。
槍支自由是美國槍支暴力犯罪泛濫的主因,作為殺傷性極大的武器,它是留學生活中的重大安全隱患。僅在2021年,就已發生數起留學生槍擊事件,逝去的留學生或遭搶劫途中遇害,或在行進中無故被槍支襲擊,而極端的手段也導致了其救治機會的渺茫。這些事件在激發起民眾對于槍支恐懼的同時,也導致了更多人群因自衛而購買槍支,進而更多槍支流入社會,槍擊案件的發生頻率越來越高,死傷規模越來越大……在這種惡性循環中,美國的私人持槍問題也變成了難以根治的頑疾。
當前,槍支管制已經不單單只是一個社會問題,由于各州之間的法律均不相同,推進法案也變得困難重重。不難想象美國的槍支管制運動將會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任何一次槍支管制法的通過,都會經過激烈的較量。隨著槍支管制運動的推進,來自反對陣營的阻力也會更大,雙方的爭奪也更加激 烈。
美國民眾對于槍支禁絕還是槍支自由的爭論也日益激烈,但從事實來看,要讓槍支禁絕幾乎是無法做到的事。多數州都規定家內持槍無須執照,持槍許可的獲得只需要一個基本背景調查和一次安全課程培訓。在不少州,禁槍規定如形同虛設般,一些曾經禁槍的場所,如酒吧、大學校園和教堂等,如今也可以攜槍進入,這給社會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也讓槍支暴力事件屢屢發生。每當有嚴重的暴力犯罪被各大媒體報道后,民眾對槍支使用的擔心就會上升,然而當這些暴力事件暫時平息,民眾又會暫時忘卻這些擔心。而政府采取的各類“治標不治本”的手段也無法從本質上解決槍支泛濫問題。
自2020年春季以來,美國槍支銷售始終保持大幅增長態勢,據《經濟學人》的報道,2020年春季美國槍支銷售額飆升,這可能跟美國人擔心新冠肺炎疫情的封鎖會帶來更嚴格的軍備控制及社會秩序更廣泛的崩潰有關,超過20%的槍支是首次擁槍者購買的。2020年一整年和2021年上半年,接受合法購槍背景審查的人數創下了紀錄。
據美國《對話》雜志報道,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年,美國槍支暴力的總體發生率比前一年增加了30%。從2020年3月1日到2021年3月31日,28個州的這一比例比疫情前同一時期要高得多。在疫情的頭13個月里,美國發生了5萬多起槍支暴力事件導致人員傷亡,而在疫情暴發前的同一時期內,這一數字為3萬。在大部分國家與病毒搏斗的時候,美國還要額外擔心槍支所引發的種種惡性問題。壓力增加、社會混亂和孤立狀態的結合,讓槍支暴力愈演愈烈。社交網絡的中斷和失業,又加重了持槍者的心理負擔。同時,因為槍支暴力活動發生率的上升還使本已脆弱的醫療、治安系統不堪重負。
而令人更加驚奇的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2021年美國版“雙十一”的“黑色星期五”(11月26日),共收到20萬份購槍背景調查申請,創歷史單日紀錄。槍支持有者的增多意味著存在于社會中的危險系數也在增高,終究,美國還是一個持槍容易禁槍難的國家。
留學生需要始終把保護自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任何一位學子都不希望自己在外留學期間發生安全問題,家長也不希望子女在海外遭到任何威脅人身安全的事件。在全球疫情還未散去、新型變種病毒不斷來襲的當下,尤其是在治安環境較差的國家和地區,在外的學子需時刻保持警惕。尤其不要在深夜獨自外出,獨自夜行很可能成為意圖搶奪財物者的目標,如需外出,也最好結伴而行。此外,在開車經過比較混亂的地區時,切記不要隨便停車下車,更不要與陌生人隨意搭話。如果遇到紅燈停車時,最好搖上車窗,鎖上車門。
留學生在抵達留學目的國后,可以在第一時間到本地區駐華使館(或領事館)進行注冊,并領取使館工作人員制作的當地安全須知。在大使館資料備份之后,如遇問題,可以與大使館取得聯系,更好地保障個人安全。在美國也可以撥打911緊急呼叫號碼,快速準確地進行定位,實施及時救援。另外也可以查看大學安全、所在城市犯罪比例、校園犯罪比例、校園住宿安全等綜合排名,在出國前為自己規劃選擇一個相對安全的留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