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艷
【摘要】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大力推進,農村“人口空心化”和“土地空心化”的現象越發嚴重,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流失,發展動力不足,嚴重阻礙了鄉村振興的步伐。而鄉村振興事關改革成果惠及廣大農村農民,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環節,本文從人、地和產業三個方面提出應對農村空心化問題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農村空心化? 鄉村振興? 農村小鄉鎮化? 合并空心村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21年2月21日,21世紀以來第18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發布。2021年2月25日,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2021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提出重點工作。可見,一直以來黨中央對鄉村振興工作都高度重視。鄉村振興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環節,只有讓包括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貧苦落后地區農村的所有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繁榮成果,實現城鄉協同發展,才能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實質性步伐。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中最大的發展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發展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推進,我國城鎮化率從2010年的36%左右到2020年的63.89%,但隨之而來的是鄉村的衰退,我國大部分農村出現了人口空心化和土地空心化現象,農村人口尤其是青壯年人口大量進城,長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工比例增大,幾乎完全脫離農業生產,而農村舉家外遷的勞動力也在不斷增加,大量耕地荒置,無人耕種,人走房空也成為普遍現象,農村大量住宅長期閑置、宅基地浪費嚴重,這些都嚴重阻礙了鄉村振興的步伐。
二、幾點建議
(一)吸引優秀年輕人向農村流動與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相結合
人才是第一資源,第一生產力,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同樣鄉村振興也需要人才。農村空心化的根源在于農村勞動力的大量流失,因此,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和吸引各種人才扎根農村才是解決農村空心化的關鍵所在。
1.打好“鄉情牌”和“親情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大詩人李白這首膾炙人口的《靜夜思》引起了無數漂泊在外游子的共鳴,誰不思念從小生活的故鄉,誰不思念故鄉的親人。政府應對本地在外有一技之長、學有所成者和企業家打好“鄉情牌”和“親情牌”,引導他們返鄉就業創業,建設自己的家鄉。
2.創造條件讓大學生村官、志愿者和三支一扶人員留得住
大學生村官制度是我國向農村輸血的重要途徑,大學生村官、志愿者和三支一扶人員年輕有朝氣,受過高等教育,有知識有技能,他們將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羊,留住他們一直是個難題。政府不僅要在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上向他們傾斜,更應該關心他們的生活和成長,尤其是他們未來的出路。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編制有限,他們中只有少數人才能解決編制,剩下的大多數人都要面臨重新選擇。農民希望大學生村官能帶領他們創收致富,要致富需要項目,應設立專門針對大學生的三農創業機構,指導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創業,為他們創業提供資金。應認識到大學生村官創業的重要性,創業不但解決了大學生村官的出路,更有助于農民的增收致富。
3.完善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
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以農業為職業、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現代農業從業者。只有加快培育一大批愛農、懂農、務農的新型職業農民,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農業和農村后繼有人,從源頭上消除農村人口空心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不是一項簡單的教育培訓任務,更需要政策的扶持,比如在金融信貸方面,讓他們享受低息甚至無息貸款,解決資金問題;在農產品銷售方面,政府積極搭建線上、線下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好農村電子商務,完善物流配送,擴大農產品銷售渠道。
(二)農村小鄉鎮化,合并空心村
打破村界,合并空心村,農村小鄉鎮化是破解農村土地空心化的有效途徑。
1.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
對舉家進城和長期在外務工的農民的宅基地有償退出,實施宅基地復墾,這樣既能讓不愿回農村的進城務工農民得到實惠,又能增加土地供應,保證了建設用地的同時還能增加耕地。
2.合并空心村
對人口外遷嚴重的空心村,由政府主導對剩下的人進行搬遷合并,多個空心村統一安排在一塊地方修建房屋,建設小鄉鎮。農村小鄉鎮化并不是讓農民進城,而是將地理位置相近的幾個村合并在一起,規劃建設成為一個中心村,規模相當于一個小鄉鎮。農房統一規劃后的環境肯定比之前要更好,特別是生產生活空間的分離,這樣也有利于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道路變寬、通水電氣、修建醫院、超市、廣場、既享受了城里人的生活便利,又沒有城里人的壓力。同時把空置的宅基地用于整治,又能節約大量土地資源,帶動村民發展現代化農業,幫扶村民增收增產。
(三)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和鄉村旅游業
當前空心化嚴重的農村土地零散、土地利用率低、基礎設施差、農民收入低的問題可以通過農村小鄉鎮化后土地規模化經營來解決,農民把土地出租給企業,既可以領取租金,又可以在企業里打工,增加收入。但傳統的農業已無法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鄉村應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打造綠色生態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了,但農藥濫用和環境污染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人們對食品的選擇也越來越慎重,越來越注重健康安全問題,這就為綠色生態農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隨著收入的明顯增加,人們已不再滿足于衣食住行等物質享受,而轉向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其中觀光旅游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久居大城市的人們非常喜歡回歸大自然,來到寧靜、空氣清新、充滿鄉土氣息的農村,進行采摘、垂釣等活動。
三、結語
大量空置宅基地的整治、空心村的合并和農村小鄉鎮化的建設將吸引更多企業的投資,企業規模化的經營和先進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將帶來更多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解決更多的就業,吸引更多的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再加上政府的支持和引導,這樣就為應對農村空心化問題提供了政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