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軼峰
〔中國石化燃料油銷售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 200438〕
根據船舶航行狀態,分為航行途中加油和錨地(或泊位)加油兩大類型。
航行途中加油受海洋洋流及船舶多種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存在諸多困難,商船很少采用,遠洋航行艦艇則多采用此類方式。例如:海軍補給艦擔當供油船角色,要求兩艦保持同向同速航行,通過一根結實的承載鋼纜把兩艦緊密聯系起來,由綜合補給艦提供燃油軟管隨后沿鋼纜與受補給艦艇相連,進行燃油補給。
考慮到海上航行中加油的安全和防污染問題,以及船舶加油的可操作性,商船多采用錨地或泊位加油方式,這也是我們常用的船舶供油方式。錨地加油,多用于大噸位的船舶或油船。受油船舶在錨地拋錨,然后由供油船靠泊,通過輸油管線連接,將燃油注入航行船舶的油艙。泊位加油,以貨船、集裝箱船舶為主,即受油船舶靠泊泊位后,由供油船或陸地油罐車進行燃油補給。這種作業方式的優點在于不影響貨船、集裝箱等船舶的裝卸貨作業影響。
燃料油是成品油的一種,主要由石油裂化殘渣油和直餾殘渣油制成,其特點是粘度大,含非烴化合物、膠質、瀝青質多。其理化特性主要為閃點(℃)≥60,屬丙A類可燃液體,不溶于水,其蒸氣與空氣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泄漏后可污染水體、土壤和大氣,泄漏入水體時不易回收,易擴散。根據《GB17411—2015 船用燃料油標準》,船用燃料油分為兩類產品:餾分型船用燃料油和殘渣型船用燃料油。其中餾分型燃料油多用作高速客輪、內河船舶、機帆船等小型船舶的主機,或者大型船舶輔機,油品指標相對較好,通常稱之為船用輕質燃料油,或者船用輕油(船用柴油)。殘渣型船用燃料油指標相對劣質,主要用于低速柴油機,作為船舶推進動力,通常我們稱之為船用重質燃料油或船用重油。
據統計,近40年來發生的海上溢油事故對海洋環境和海洋資源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海上船舶溢油是造成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各種海洋污染中影響范圍最廣,危害時間最長,對生態環境破壞最大的一種污染損害。溢油的清污率不可能達到100%,即使最發達的國家,在最有利的地形也只能達到80%~90%的回收率。泄漏燃料油對水體的主要環境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危害浮游動植物,破壞海洋基礎生產力;二是危害水產生物,降低漁業生產;三是危害魚卵及仔稚魚,破壞魚類再生產資源;四是危害海鳥生存,降低海鳥繁殖力;四是消耗水中大量的溶氧(氧化1 L的石油需要40萬L海水的溶氧);五是間接危害人類健康等。
根據現在掌握的約1萬余起水上溢油事故的資料來看,其中大多數屬于小型溢油(少于700 t),且大多數的船舶溢油事故是由于船員的操作失誤和當時惡劣環境的綜合因素所引起的。根據事故原因來劃分主要分三類:包括操作性溢油、事故性溢油及其他類型。其中大多數的油輪溢油事故主要是由一些常規操作如裝貨、卸貨、加載燃料等引起的,并且大多發生在港口、碼頭;大多數的操作性溢油量較小,92%的溢油量少于7 t;事故性溢油包括碰撞、擱淺等,通常溢油數量都很大,約15%的溢油量超過700 t。
船舶加油作業流程主要包括油庫碼頭裝油、運輸等前序流程以及現場加注流程,單次作業時間通常在5 h以上。根據近年來油輪運輸等事故及船舶加油行業內發生的溢油事故案例進行分析,船舶加油作業在裝卸油、運輸、啟泵供油、吹氣掃線等環節比較容易發生溢油等環境污染事故,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因素:
一是作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和誤操作:風險點包括裝卸油及供油過程中值班巡檢人員脫崗,未及時進行換艙、開關相關閥門;管線連接不牢固,未全部上全上緊法蘭螺栓;輸油壓力過高導致管線破損;供受油雙方未約定緊急情況下的緊急停泵和溝通程序;船舶航行時偏離指定航線發生擱淺碰撞;在6級以上大風、暴雨、大霧等惡劣氣候下冒險航行作業;人員防污染應急能力不強等。
二是設施設備的不安全狀態:風險點包括管線、閥門等主要部件缺少保養、銹蝕嚴重;輸油管線未定期進行試壓檢測;壓力表等監測工具失效;貨油艙液位儀、高位報警器失效等。
三是管理方面的因素:風險點包括承運船舶把關不嚴,船舶結構不符合雙底雙殼防污染結構、船齡老、船況差;監督檢查缺失,安全防污染制度執行有偏差;船員環保意識差,應急處置能力弱等。
四是環境方面的因素:風險點包括供受油作業過程中大風、暴雨、寒潮、冰凍等惡劣天氣的影響;作業區域水域海況浪涌的影響;夜間作業照明不足的影響;作業區域周邊航行及靠離泊船只的影響等。
一是查驗承運商營業執照、水路運輸許可證等資質證書,承運商擁有的運力及公司規模、最近三年經營業績、有無發生過安全環保事故等情況。二是對準入船舶資質證書、保險證書、供油備案證明、清污協議等情況進行核驗。三是對船舶硬件設施及防污染器材配備情況進行現場勘驗檢查,主要包括貨油泵及貨油管系、防污染設備、消防救生設備等船舶主要設施是否滿足供油作業要求。四是核驗船員和供油作業人員名單及其適任證書、油輪特殊培訓證書或專業培訓合格證明等,與船員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履職情況以及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是否適配。
一是與承運船舶簽訂水路運輸及配送作業安全環保協議,明確承運船舶在油庫碼頭靠泊、油品運輸配送過程中的主體責任和安全環保職責,強化承運船舶及船員的安全環保責任意識。二是建立暢通快速的溝通機制。承運船舶應確保各項通導設備保持24 h暢通完好,岸基管理部門還應與船舶建立有效信息溝通,及時發布大風等惡劣天氣預警預報信息,提醒船舶安全作業。三是加強船員的安全環保教育培訓。四是對承運船舶定期開展安全防污染檢查。五是建立承運船舶考核評價機制。結合日常安全環保檢查及運營情況,對承運船舶的整體表現進行考評打分,對涉及檢查中發現重大安全環保隱患、員工嚴重違章操作、發生安全環保事件等現象的承運船舶實行一票否決,進行清退淘汰。
一是嚴格執行作業前申報,作業船舶應提前2 h通過網上申報平臺向轄區海事處辦理申報手續,經批準后方可進行船舶供受油作業;二是供受油作業雙方應當在作業前認真填寫和落實《供受油作業安全檢查表》,檢查確認安全防污染措施執行落實到位,明確供受雙方的責任,并由供油船負責向轄區海事處報告作業動態。三是供受油作業雙方應當在作業過程中做好船舶溢油應急防備工作。四是加強作業過程中的值班巡檢。五是供受油結束后,要正確操作掃線頂氣,管線要掃清頂凈,頂氣時供受油雙方要密切聯系,防止油管內殘油倒流污染水域?;爻份斢凸芟禃r應仔細操作,避免污染船體、甲板和鄰近水域。六是供油時密切關注氣象水文條件變化以及供受油雙方的船體落差情況,必須隨時注意調整系纜繩松緊度和船舶靠墊的位置,防止輸油管系繃斷撕裂造成泄漏。
綜上所述,船舶加油作業是一項流程復雜、涉及面廣、持續時間長、環境風險大的作業活動。我們唯有系統深入地識別分析作業活動中的安全環保風險,切實將各項安全防污染管控措施落實到位,才能有效防范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