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玲
(安徽安慶長江公路大橋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安慶 246003)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道路所需承載的交通壓力也越來越大,由于我國大部分道路橋梁是在早期建造,而對后期的交通壓力考慮不足,許多路橋已不能滿足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需要,存在荷載不足的安全隱患。此外,道路橋梁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由于外界風、雨、溫度的變化以及車輛的承載壓力等因素影響,也會造成橋梁開裂、風化、露筋等危害,影響路橋的質量和交通安全。為了保證道路橋梁的質量和人們的通行安全,必須加強路橋的養護和質量控制工作。
路橋施工中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主觀因素,參與管理、監督和設計等相關人員的行為都會影響施工質量,尤其是施工人員的技術和操作水平會直接影響施工質量,在路橋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缺乏經驗,與設計人員溝通不暢等原因,導致部分路段施工質量不理想。
客觀性因素主要是指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受外部環境、地形等非人為控制的自然因素影響,使工程無法正常進行,進而影響工程質量。客觀性因素通常存在于當時的溫度、濕度等外部自然地理環境中,如在路橋施工中,如果當時的溫度過低,在0℃以下,濕度在60%以上,施工時,道路橋梁混凝土凝結的速度就會減慢,在道路橋梁的硬化過程中容易產生空洞和裂縫。
施工過程中,除人為和客觀因素外,還包括機械設備、材料等因素。在路橋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工藝、機械設備或施工材料達不到施工質量標準,這些客觀因素對橋梁施工質量的影響是無法彌補的。因此,只有通過加強管理、改進施工技術,才能彌補施工過程中其他因素的影響,最大限度地減少內外因素對道路橋梁施工質量的影響。
橋梁養護人員的綜合素質決定了路橋養護工作的水平,因此,要加強養護人員的管理,注重對養護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養護人員的知識儲備和相關機械操作能力,使養護人員全面理解養護工作的內容,學會正確運用相關養護知識與技能,把理論變成實踐,提高養護人員的綜合素質,以達到完善養護管理的目的。
創新養護方法可以節約養護費用,提高養護效率。創新養護管理方法主要是稀漿封層預防性養護方法和圖形處理方法。稀漿封層預防性養護方法在道路瀝青路面或水泥路面鋪設完畢后,再混合一層稀漿封層,在路面上進行攤鋪,增加橋梁路面的堅硬度,即使在外界溫度環境較劇烈、壓力較大時,稀漿封層也會第一時間擋住來自外界的壓力和溫度變化,減少路面基層直接受到外界影響。圖形處理方法主要是采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和可視化技術,先期對橋梁進行全面的動態監測,將墻面相關數據輸入電腦系統中,用圖象顯示橋梁狀況,技術人員通過可視化圖像直接了解橋梁的具體情況,同時,也可以運用計算機數據分析橋梁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偏移和損壞情況,更準確地發現橋梁中存在問題的部位,并用數據記錄維修情況,以便在開展下一次維修工作時能有可參考的數據指導。
路橋養護的內容按照項目工程的范圍和深度,可以劃分為大修、中修、小修和改建四類。對路橋的養護主要是根據橋梁的結構性能和日常使用情況,運用相關的養護和維修技術,及時發現并處理災害,防止災害擴大,維護橋梁的日常安全運行。在橋梁維修過程中,一旦發現橋上存在安全隱患,就需要合理地規劃橋梁的維修工程,根據不同的抗災能力和防護能力等標準進行維修。一般路橋養護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橋面系養護。即大陸橋梁與過往車輛直接接觸處的養護,道路橋梁表面直接承擔交通負荷的作用,同時還承受著下部橋身的壓力,因此,更容易發生損壞。常規道路橋面工程包括橋面鋪裝、排水結構、欄桿等,在道路橋面上,由于車輪和壓力的作用,往往會出現裂縫、欄桿損壞、排水結構損壞等,從而導致道路橋梁病害,因此,在進行路橋養護工作時,應特別注意橋面養護。橋面系養護內容:①定期檢修和維護腐蝕損壞結構,如發現有輕微的開裂損壞現象,可用環氣樹脂作材料修補開裂位置,如發現有嚴重的開裂損壞現象,應清除受損部位,再加水泥或瀝青填補修整;②對易受銹蝕的欄桿部位進行除銹工作,避免因銹蝕而影響欄桿的使用壽命;③定期檢查橋頭和泄洪通道,確認橋頭位置平整,泄洪通道暢通,一旦發現破損應及時補修。(2)橋梁上部結構養護。橋梁養護工作的開展應注意觀察橋梁結構的病害表現,進行養護。橋梁上部結構養護內容:①當混凝土表面出現各種不良缺陷時,可對出現空洞狀態的地面缺陷采用壓力灌注封閉裂縫,從空洞處注入混凝土,使混凝土進入裂縫內凝固硬化;②對整體鋼結構進行防腐養護,定期噴涂無機富鋅底漆和環氧云鐵中涂漆各兩道;③定期更換和保養鎖體位置,在安裝時與管道內部應用復合膠層防腐,檢查復合膠層是否完整,對已破損的膠層進行重新加固;④定期保養、更換橋梁支座,日常對支座進行螺絲清洗上油,檢查支座的變化情況,如有偏移變形應及時更換。(3)下部結構養護。下部結構直接影響道路橋梁的穩定性,當下部結構出現問題時,會引起地基沉降,橋梁的失效速度和失效效率將大大加快,直接影響車輛的通行安全,因此,在日常養護工作中,應注意觀察下部結構是否發生開裂、剝落、風化等病害。橋梁下部結構養護內容:①加強承臺基礎架構,擴大混凝土基礎,在不同的新舊承臺之間,用鋼筋混凝土連接成新的整體;②每次暴雨洪水以后,檢查橋梁基層排水通道,確保水流暢通;③用水泥修補破損風化的部位。(4)附屬結構養護。路橋附屬結構有擋墻、護坡、錐坡、欄桿等,附屬結構的病害主要有坍塌、損壞、變形等。日常維修養護中應注意觀察欄桿、護坡和擋墻部位的病害情況。路橋附屬結構養護內容:①替換破損的局部磚塊位置,將其重新堆砌成完整的磚塊結構;②將橋梁附屬結構的連接部位重新勾縫連接。
橋梁檢查是日常工作中有效發現橋梁安全隱患、采取維修養護措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工作內容包括經常檢查、定期檢查和特殊檢查。經常檢查是指在日常巡檢中,對橋梁各部分結構的使用功能和使用狀態進行檢查,以確定橋梁的基礎結構是否正常使用;定期檢查是根據橋檢確定的定期檢驗日期,對橋梁的各部分結構進行定期跟蹤調查,通過跟蹤調查,對路橋主體和附屬結構的各部分進行技術性能評定,以確定路橋是否需要進行維修施工;特殊檢查是指根據有關部門的要求,對道路橋梁的技術狀況進行特殊檢查和評定,以查明造成道路橋梁出現病害的主要原因,分析橋梁損壞程度,以及道路橋梁的交通承載力等,作為后續養護和維修的依據。路橋的定期檢查,主要是用簡易工具和目測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通過開展每月兩次的檢查,可以清楚地發現道路橋梁的病害部位和結構。后又安排定期檢查,對已發生病害的道路橋梁部位進行記錄、分析,明確記錄橋梁病害部位的缺損程度,計算出養護工作所需工程量和工程時間。特檢作為實施維修處理措施的重要前提工作,需要委托有相應資質的橋梁檢測單位,采用專業設備進行檢測,進一步明確橋梁的缺損程度,確定相應的維修要求。
路橋施工過程中出現蜂窩狀、起砂、開裂等質量問題,不僅要返工維修,而且會影響到路橋的最終施工質量。在路橋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路橋質量,通過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完善整體施工所需的流程和環節,要求施工人員按照相關施工規范施工,減少由于施工不當造成的差錯,細化每一環節所需的人力、物力等資源消耗,加強每一施工過程的管理,提高施工質量管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路橋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好施工材料的質量管理工作,施工材料的質量決定道路橋梁的承載能力和使用年限,管理人員要加強對施工材料的選購和使用保護,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施工材料的采購過程中可以根據市場環境進行合理的比價,查看施工材料的質量,最大限度地保證材料的質量。監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共同把關和檢查材料的質量,在材料的質量管理過程中,要注意根據材料的性質,確定適合的管理區域,盡量避免由于受潮濕和暴曬而使材料變質。在路基施工完成后,開展路面壓實工作,加強材料之間的粘結,使材料更加緊密,能夠承受強烈的外力作用和雨水沖刷,從而減少由于外力作用導致橋梁坍塌、變形的可能性。為實現路橋施工過程中高效率的質量控制,必須重視每一環節的工作,要求施工人員在每一個環節中嚴格按照相關的施工標準進行施工,以確保路橋今后長期安全運行。
路橋施工質量監督不僅僅是對施工材料的質量監督,還包括對施工工藝、施工設備、施工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因此,需要建立相關責任監督機制,安排管理人員負責不同區域的管理,定期上報管理成果,通過責任制度的落實,加強監督力度和范圍,組織管理人員小組,為每一個小組成員制定相應的管理范圍和內容,要求管理人員到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和監督,通過定期監督和進場監督,及時發現路橋施工中的各種安全隱患和質量隱患,督促施工人員及時整改,通過落實監督工作,幫助施工單位了解路橋施工的實際情況,促進路橋施工的有效開展,保障路橋施工的整體質量。
新的路橋養護技術能夠更好地對橋梁進行養護,提高其安全性,減少其損害。目前,對養護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主要集中在:(1)預防性養護技術。隨著養護技術的發展和優化,我國已開始在眾多的路橋養護過程中,運用預防性養護技術,有效地降低了道路橋梁病害的可能性,預防性養護技術主要是用攪拌機將乳化瀝青、骨料、填料、水、添加劑等進行一定比例的攪拌,將已配置好的稀漿應用于施工現場,均勻攤鋪路面,經過一段時間的硬化后形成稀漿路面封層,提高道路橋梁的承載力、耐磨性,減少橋梁路面的各種破壞。稀漿封層可以按照其與礦物材料的配比分為粗、中、細三種類型,稀漿封層比傳統的人工養護具有更高的效率,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大面積的鋪裝,有效地縮短了養護時間。(2)儲存式冷鋪修補養護技術。繁榮城市中的道路橋梁,橋面材料以瀝青為主要成分,瀝青能有效保持橋面的穩定性和承壓能力,因此,對瀝青橋面病害也應采用瀝青修補,一般情況下,采用儲存式冷鋪修補料進行病害修補,儲存式冷鋪瀝青修補料是近年來新研制的一種新型材料,對橋面破損具有良好的修補效果,可有效保證原材料的運輸特性,提高原材料的壓實度,增加原材料的受壓強度。儲冷瀝青修補料可先進行熱態拌合,材料配比完成后再進行冷卻儲存,使用時再進行鋪設,這樣可以方便、快捷地運輸,對車輛通行影響不大。路橋養護過程中,能加快養護進度,有效地提高橋梁養護效率。(3)再生養護技術。該技術是在現有路面材料的基礎上,對原有路面破損部位進行整修、回收,將路面破損的物料破碎為各種較小的物質顆粒進行回收,將低粘性的油料再生瀝青加入現有橋面瀝青原料中進行攪拌加工,將攪拌后的瀝青原料鋪在橋面上。再生養護技術主要是利用原有的路面材料,收集路面破損部位的材料進行再利用,有效地節約了養護材料和養護費用,在橋梁養護中應用再生養護技術,有效地提高了廢棄原料的回收,通過合理利用橋梁養護技術,改善再生瀝青的流動性,提高橋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道路橋梁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由于運輸車輛的重量、體積、數量都在逐步增加,對橋梁結構的破壞也在加大。路橋日常養護工作的有效開展,可以提高其使用壽命和使用安全度,更好地保障人們的通行安全,因此,需要加強對路橋的日常養護,提高日常養護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