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水蓉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年齡差異的普通型肺炎患者護理策略。方法:研究時段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研究對象為60例本院收治的普通型肺炎患者,回顧患者的相關資料,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30例對照組用常規護理,基于此,30例用觀察組基于年齡差異性配合針對性護理,就以2組護理質量與患者滿意度對比。結果: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相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普通型肺炎患者護理中,增加基于年齡差異性配合針對性護理,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年齡差異;普通型肺炎;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strategies of patients with common pneumonia based on age differences. Methods: The study period was from May 2020 to March 2021.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were 60 patients with common pneumo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The relevant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review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The 3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Based on this, the 3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cooperate with targeted nursing based on age differences, and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quality were compared with patient satisfac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ommon pneumonia, adding targeted nursing based on age difference, the nursing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age difference; Common pneumonia; Nursing quality; Patient satisfaction
肺炎屬于臨床常見病,其是指終末氣道、肺泡、肺間質出現的炎癥疾病,其的出現與理化因素、免疫損傷、病原微生物、藥物等有關,也是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目前,臨床最常見的肺炎為細菌性肺炎,其也是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患者會且現出呼吸困難、發熱、咳嗽等表現,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1]。實踐表明,如為普通型肺炎患者配合基于年齡差異性的針對性護理,可以輔助提升療效[2]。本文旨在探究基于年齡差異的普通型肺炎患者護理策略,過程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段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研究對象為60例本院收治的普通肺炎患者,回顧患者的相關資料,按護理形式的不同之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30例對照組男女分別17例、13例,年齡2-85(43.45±6.24)歲;30例觀察組男女分別16例、14例,年齡2-86(44.05±6.85)歲,對比兩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用常規護理,基于此,觀察組采用基于年齡差異性配合針對性護理,方法如下:對此組的患者按年齡進行分組,包括<18歲組、18-60歲組、>60歲組,其中第一組中的患者年齡最小的為2歲,此組患者因年齡較小,出現咳嗽、痰液不易咳出等表現,精神可;此組患者多數應用抗病毒治療,在護理中需要加強重視呼吸道通暢的管理,提高機體舒適度。對于患兒來講,其家庭成員均為患病者,此時可設置母嬰同室,提供舒適、濕度適宜病房環境,幫助患兒排痰;強化與家長的交流,向其講解健康知識,減輕不良心理,使其能夠正??创膊?,讓患兒可以得到雙重關愛,提高治療效果。18-60歲組患者此時會因病情的出現而產生不良心理,以年齡為主要影響因素,此階段的患者社會與家庭責任較重,隔離治療會打破原來的生活軌跡,擔心病情,擔心家庭成員等,此時易引發焦慮情緒。因此,此階段的患者需要重視心理護理,及時幫助患者穩定情緒,提高積極治療配合度,改善不良心理;同時多關心與陪伴患者,讓其可以盡快適應疫情,保證營養合理、充足的睡眠。>60歲者,入院時患者會出現咳嗽與發熱癥狀,此時可指導患者定時更換衣服,觀察病情與臨床癥狀,做好護理干預的同時陪伴患者,提升安全感,減輕負面情緒,提高治療與護理配合度[3]。對于有基礎病者,要做好針對性治療護理,強化病情巡視管理與病情觀察,提高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
就以護理質量與患者滿意度進行對比。
1.4統計學分析
用SPSS25.0進行數據資料分析,有差異以P<0.05表示。
2.結果
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相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經實踐表明,肺炎發病原因較多,如細菌、病毒等均會引發肺炎出現,也晨目前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臨床根據患者的病情,對其進行了分型。對于普通型肺炎患者來講,實踐發現如為此類患者配合基于年齡差異的針對性護理,可以輔助提升療效,促使病情康復。在基于年齡差異針對性護理中,根據不同的年齡段采取不同的護理干預,可以通過提升護理質量來保障患者的康復效果,并在護理中,及時改進護理方案,不斷優化護理流程,在保證護理服務水平的同時提高護理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護理安全,提高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普通型肺炎患者護理中,增加基于年齡差異的針對性護理干預,不僅可以提升護理質量,還能提高患者滿意度,其對輔助提升治療效果有積極作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倪煥明.干預性護理對不同年齡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預后的影響研究[J].醫藥界,2018,000(020):P.87-87.
[2]盧多芹.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策略[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009(023):142-144.
[3]暴雨,杜晶.基于量化評估策略下的個性護理對超聲電導透皮治療支氣管肺炎患者情緒及肺功能的影響[J].貴州醫藥,2019,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