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月

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循證實踐的規范化腸內營養護理對特重度燒傷患者營養狀況的影響。方法 我院不同期入院治療的重度燒傷患者總計100例,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常規組各50 例常規組患者以間斷性喂養方式接受整蛋白制劑,研究組接受基于循證實踐的規范化腸內營養護理。比較兩組營養狀況。結果 研究組干預后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較常規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干預后體質量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創面愈合時間、正氮平衡恢復時間均較常規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模式下的規范化腸內營養護理對于特重度燒傷患者來說,在改善患者營養狀況上效果突出,符合臨床營養護理標準。
關鍵詞:特重度燒傷;循證模式;腸內營養護理;營養狀況
引言:
特重度燒傷患者治療難度大,患者在受傷后體液流失速度極快,因此患者機體處于高分解代謝狀態,對營養支持的需求比較大,如果營養供給不及時或者不充足會導致患者營養不良,燒傷創面愈合速度減慢,并發癥發生率增高,部分患者甚至面臨生命危險。現階段臨床對于特重度燒傷患者采取的腸內護理模方法與標準還不夠統一[1],普遍存在膳食健康宣教內容不全、營養狀況評估不及時、護理人員膳食健康護理能力不足以及患者不依從等問題,本研究對我院不同時期采用不同營養護理對策的特重度燒傷患者展開分組實驗,現匯報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2017年1月-2018年6月兩個時期我院特重度燒傷患者各50。研究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19-62歲,平均(39.47±9.98)歲;燒傷類型:火焰燒傷22例,熱液燒傷18例,化學燒傷10例。常規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20-63歲,平均(41.23±10.32)歲;燒傷類型:火焰燒傷21例,熱液燒傷20例,化學燒傷9例。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 >0.05)。
1.2方法
常規組患者采用的營養支持方式比較常規,本研究著重闡述基于循證模式的規范化腸內營養護理對策:
建立循證小組,通過大量的研究資料查詢制定以下幾個腸內營養循證護理措施:①利用營養風險篩查工具在患者中進行營養風險篩查;②營養風險篩查得分≥ 3 分的患者給予營養支持[2];③腸功能損傷的患者在燒傷后 3-24 小時內主要通過鼻胃管給予營養支持;④患者熱能計算公式為:104.6kj×(體重(kg)+TBSA%);
⑤采用先短肽制劑后整蛋白型制劑的序貫腸內營養支持方式;⑥梳理、循證特重度燒傷患者膳食治療的相關知識,科室建立規范化的膳食健康宣教流程,制定規范化的宣教標準,明確個性化宣教流程,護理人員通過培訓完善膳食健康護理知識結構,并要求通過考核,向患者及家屬宣傳腸內營養支持的相關知識,密切觀察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對患者營攝入量進行詳細記錄,根據患者治療情況調整營養支持方案;⑦每星期測量一次患者的體質量指數、血清蛋白和血清前蛋白指標。
1.3觀察指標
①干預前、干預4周時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與體質量指數;②創面愈合時間、正氮平衡恢復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 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 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干預后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較常規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體質量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康復情況
常規組創面愈合時間為(61.74 ±9. 13)d ,正氮平衡恢復時間為(7.47±1. 62)d ;研究組創面愈合時間為(53 67±8.25)d,正氮平衡恢復時間為(6.29±1.37)d。研究組患者創面愈合時間、正氮平衡恢復時間均較常規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研究表明,對燒傷患者行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對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恢復、代謝反應改善、并發癥預防都有理想效果。但燒傷患者的腸內營養護理過程受諸多因素影響,尤其是特重度燒傷患者敏感性與特異性更為突出。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干預后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較常規組高,患者創面愈合時間、正氮平衡恢復時間均較常規組短,提示應用基于循證實踐的規范化腸內營養護理可有效改善重度燒傷患者營養狀況,縮短創面愈合時間及正氮平衡恢復時間,對康復具有積極作用。通過整理患者病例資料,結合合理證據,醫護人員工作經驗以及患者具體需求制定規范的營養支持措施,使腸內營養護理過程更具有針對性及實用性。腸內營養支持與患者胃腸道生理需求吻合,是安全可行的營養供給方式,但該方式建立在患者具有腸道功能的基礎上。基于循證實踐的規范化腸內營養護理實施過程中對患者營養情況反復進行評估,在營養支持過程中能夠隨時調整方案,保證了腸內營養支持的合理性,護理過程更能滿足患者個體化需求[3]。
綜上所述,對于重度燒傷患者建議基于循證模式采取規范化腸內營養護理。
參考文獻
[1]白倩,李瑞華,蔣婷,等.精準化護理在特重度燒傷患者休克期的應用效果[J].中國美容醫學,2017,26(03):116-118
[2]吳婷婷,郭澍.嚴重燒傷患者早期營養支持護理方式的研究[J].河北醫藥,2018,40(03):467-470.
[3]林玲玲.腸內營養支持在嚴重燒傷患者治療中的作用調查[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7,33(09):89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