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亮


為有效發揮竹資源的生態和經濟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明確將大力保護和培育優質竹林資源,構建完備的現代竹產業體系,構筑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到2025年,全國竹產業總產值突破7000億元;到2035年,全國竹產業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
據介紹,我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產竹國,竹產品種類繁多,產業橫跨一二三產,是極具活力和潛力的綠色富民產業。長期以來,相關部門和各主要竹產區地方政府積極推動竹產業發展,持續加強規劃引領、示范帶動、科技支撐和政策支持,竹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竹材人造板、竹建材、竹日用品、竹工藝品、竹漿造紙、竹纖維制品、竹炭、竹醋液、竹筍加工品、竹葉提取物等10大類、上萬個品種的竹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建筑、運輸、包裝、家具、裝飾、紡織、造紙、食品、醫藥、旅游、康養等領域,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拉動地方經濟增長、助推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意見》出臺將指導各地科學合理利用竹資源,加快推動竹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現代竹產業體系,竹產業規模、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優質竹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明顯改善,建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龍頭企業、產業園區、產業集群,竹產業發展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到2035年,現代竹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基本建成,主要竹產品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我國成為世界竹產業強國。
《意見》進一步明確了竹產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提出了構建現代竹產業體系,加強優良竹種保護培育,培育優質竹林資源,做大做強特色主導產業,聚力發展新產品新業態,推進竹材倉儲基地建設,加快機械裝備提檔升級。并提出通過集聚高端創新資源,組建竹產業創新基地、竹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加強竹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聯合攻關,促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積極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打造創新型企業集群等,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同時,采取促進集約經營和集群發展,竹產業與竹文化深度融合,改善生產經營基礎設施等舉措,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為確保相關政策落實落地,《意見》還提出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投入機制、加大金融支持、優化管理服務、擴大宣傳推廣等5項保障措施。下一步,國家林草局將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意見》的落實,指導和推動各地特別是主要竹產區因地制宜編制專項實施方案,出臺配套政策措施,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國竹資源品種豐富、竹產品生產歷史悠久、竹文化底蘊深厚。現有竹子品種500余種,集中分布于福建、江西、浙江、四川等16個省區,根據國土三調發布的數據,竹林地面積超過700萬公頃。竹子是極具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的自然資源。竹子枝繁葉茂、四季常青,生長3?5年就可成材成林,在固碳減排、水土保持、美化環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 公頃毛竹林年均固碳量達4.91?5.45 噸,是杉木人工林的1.5倍,是熱帶雨林的1.33 倍。竹材強度高、韌性好、硬度大、可塑性佳,是加工制造結構材、板材、家具、紙等產品的優良原料,竹筍、竹葉、竹纖維等均可開發利用。竹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竹子一直是高風亮節、淡泊寧靜、清新優雅的象征,數千年來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