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洪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師對語用課堂中的讀寫結合越來越重視,每一本不同的教材都包含著不同的讀寫結合要求,因此,教師也會根據不同的教材設置不同的讀寫結合點,讓學生更好地加以理解。其實,教師對讀寫結合點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教師也會尋找其認為行之有效的讀寫結合點,而如何尋找有效的讀寫結合點,也成為教師在解析課文時最難把握的點??v觀小學語文語用訓練課堂,可以發現,有一些教師在選取讀寫結合點時存在一些問題。文章就語用訓練中的讀寫結合進行闡述,探究如何尋找有效的讀寫結合點。
[關鍵詞]語用訓練;讀寫結合;自然銜接技巧
語文是一門既具有綜合性,又具有實踐性的課程。語文課程的學習重點在于學會文字,并且能夠更好地運用語言文字。讀寫結合是一種非常好的語用訓練方式,如果將語文課堂比作一片肥沃土地的話,那么讀寫就是這片肥沃土地上的鮮花,讀寫能夠為整個語文課堂起到點綴的作用,有效的讀寫結合可以為整個課堂提供更好的學習氛圍,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在關注語用課堂時,一定要用批判的眼光,目前課堂中的讀寫練習還有一些誤區,教師要認真指導學生關注課文的內容,去理解和運用,學會表達。
一、以讀為切入點,激發學生讀寫興趣
對于語文教學來說,讀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語文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其閱讀知識面都是非常廣的,很少會出現一名學生并不喜歡閱讀,但是語文成績非常好的情況,所以說,閱讀在語文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大量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擴大視野,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水平。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積累許多知識,并促進后續的學習。如果想要找到讀寫的有效結合點,就一定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閱讀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讀寫興趣,可以開展一些閱讀活動,比如,每周可以開展一些優秀讀書筆記評比活動,或者是“我推薦一本書”等類似的閱讀活動,一段時間后,教師可以將讀寫活動融入其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善于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讀寫興趣。
二、以典型課文為例,教學生善讀
在閱讀時,教師要當好學生的引導者,教會他們讀書的正確方法,引導學生更快找到讀寫結合的有效方法,鼓勵學生養成在閱讀時一邊讀一邊做批注的好習慣,讓學生仔細琢磨,這樣才能心領神會。
(一)學習連句成段的方法
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教材中尋找一些適用的片段,記錄下來,有利于他們在語文課堂中使用,可以幫助他們減少在作文中使用一些白話的頻率,讀到好的詞語或者段落就寫下來,閱讀與批注就是讀寫結合的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如果強硬地讓學生邊讀邊寫的話,這樣的銜接是非常不自然的,甚至會讓學生產生非常反感的情緒,而讓他們在閱讀中抄寫一些典型的段落,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讀寫興趣,而且可以調動他們的學習寫作文的積極性。比如,教學四年級上冊《天安門廣場》,在閱讀天安門廣場這篇文章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寫法來描寫一下教室,用文中描寫方位順序的方法來描寫教室中的方位,使學生的學習從課文自然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二)學習觀察的方法
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教師應向學生滲透一些觀察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寫作素材。在觀察時,應該注意兩個方面:第一,觀察事物要按順序。比如,三年級下冊課文《小燕子》,在文章中,作者描寫燕子外形的時候,采取的是由整體到部分的順序,因此,教師完全可以抓住這樣的機會,讓學生也通過這樣的順序來描寫一種自己喜愛的動物。第二,在觀察時一定要學會抓住重點。觀察事物時要遵循事物發展的正常規律,每一個事物都有其不可代替的重要特點,在訓練時,教師應培養學生抓重點的能力,在讀寫時一定要善于寫下精華,讀寫并不意味著讀到什么都要寫下來,寫下來的東西應是對自己有用的,所以說,觀察時要會抓住重點。
(三)學習常用的寫作方法
在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中,涉及到的寫作方法有很多,所以,語文教師應結合不同的文章類型和寫作任務,教學生一些常用的寫作方法,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以四年級下冊《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這篇文章為例,這篇文章中采用了對比的方法,明明描寫的是樟樹,但是在文中卻也穿插了別的樹木,通過描寫其容易招蟲來對比樟樹拒蟲的可貴品質,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應著力向學生介紹對比這種常用的寫作方法。四年級下冊的《三顧茅廬》這一文章,第三自然段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段自然景觀,教師應引導學生去分析這段優美的景色描寫在本篇文章中的作用,讓學生在分析中明白,這篇文章的景色描寫其實是為了烘托諸葛亮的性格。所謂語用課堂,就是將語文進行應用,學習語文的目的也是為了應用,所以說,教會學生常用的寫作方法是非常有助于學生學習的,可以引導學生將學習到的東西運用到閱讀中,再將閱讀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寫作中,以讀代寫是學生提高語用水平的有效途徑。
三、善于模仿,勤于讀寫練習
(一)仿寫訓練
沒有經過任何的訓練,直接要求學生寫出優美的段落,那是不現實的。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模仿力比較強,所以,只要語文教師科學安排仿寫任務,導入學生感興趣的仿寫素材,學生的寫作潛能很容易被激發出來。因此,教師在訓練學生讀寫結合時,應指導學生借助課文進行一些必要的仿寫,這樣既降低了學生的寫作難度,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這樣的仿寫訓練收到的訓練效果會比較好。還是以四年級上冊《天安門廣場》為例,在學習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誦讀,了解文章的寫作手法,然后讓學生開展仿寫。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一些其他話題,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描寫。以三年級上冊《廬山的云霧》為例,第二、三自然段都是采用的總分式描寫結構,兩個自然段都是圍繞中心句,隨后開始具體的描寫,運用了非常多的生動的語言,在學過這篇文章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仿照其二、三自然段描寫一處景物,就以學校為例,可以讓學生運用填空練習的方式來描寫校園的角落,這樣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可以寫得又快又好。
(二)續寫訓練
學生有著非常豐富的想象力,他們的想象力是大人無法想象的,有時他們那些想象正是創造的來源,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想象,給他們想象的機會,相信每一名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都會收獲一份驚喜,不僅讓他們自己驚喜,也會讓我們驚喜?;诖耍Z文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有意識地安排一定的續寫訓練任務,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結合自己在課堂上的所學,進行仿寫性的創造,其寫作教學的訓練成果也將事半功倍。在教學三年級下冊《我應該感覺自豪才對》時,教師可以創設情景,讓學生由此開始課文續寫訓練。比如,教師可以發問:沙漠旅行結束以后,小駱駝又見到了那匹小紅馬,那么,他會怎么說?又會怎么做呢?通過創設這樣的說話練習機會,不僅能加深學生對于課文的真正理解,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先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表演,這樣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然后再安排學生動手去書寫,這樣可以讓學生的書寫興趣更加濃厚,學生那些創新性的語句會讓教師感到佩服,其實每一名學生都是故事的創造者。
(三)擴寫訓練
課文中有一些語句描寫是非常簡單的,作者是一筆帶過的,但是其實這些語句是蘊含著豐富哲理的,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簡單的整合來對這些語句進行擴寫,運用他們的想象以及他們的知識累積來對這些簡單的語句進行加工,做適當補充。比如,六年級上冊《詹天佑》這篇文章的結尾處有一個句子“就連來中國參觀的外賓都贊嘆不已”,教師應該抓住“贊嘆不已”這四個字,讓學生發揮想象,然后整合課文的內容,讓學生來寫一寫外賓究竟是如何贊嘆的,運用他們的想象,再結合課本,對這四個字進行擴寫,通過這樣的擴寫不僅可以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讀寫的重要性,而且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了解到詹天佑對工作一絲不茍的態度以及熱烈的愛國之情,這樣的擴寫訓練對于學生的讀寫結合非常有幫助。
在語文課堂中,有些學生在讀書時匆匆而過,草草收場,很少有學生會拿起筆來抄下優美的段落,所以,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開展語用課堂的讀寫訓練,在語用課堂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讀寫結合,讓閱讀與寫作成為相輔相成的伙伴,互相促進。
參考文獻:
[1]蘇巧玲.“讀”而優則“寫”——淺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J]課外語文,2017,(04).
[2]梁玉漢.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都市家教月刊,2020,(04).
[3]蔡清玉.書海無涯“讀”作舟——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初探[J].名師在線,2019,(16).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