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亮
(吉林省沙河水庫管理局,吉林 舒蘭 132600)
水庫是水利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運行管理直接關系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水庫管理可調控水資源分布狀況,優化水資源配置,對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具有積極作用,已逐漸發展成為江河防洪體系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綜合考察分析我國當前水庫運行管理現狀,發現其仍存在著一些問題。調查發現,影響水庫管理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國水庫病險率較高,急需解決。
水庫管理工作涉及內容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管理工作要重視水庫防洪調度、安全運行和防汛搶險工作,要負責水庫工程設施的維修、養護、管理及水庫大壩的安全性檢測工作及水庫所在地水利資源保護、水土保持及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水庫管理工作直接關系著水庫安全,影響著當地人們生活質量。水庫運行管理中,要充分了解常見的安全問題,自覺進行檢測,針對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更好地保障水庫安全,充分發揮水庫優勢,為人們提供更多的便利。
由于各地區水文、地質、氣候、環境等存在著較大差異,水庫建設施工設計與安排不盡相同,筑壩時,必須重視安全問題。水庫施工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外力影響,一些地區的水庫建設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一旦受到外界沖擊很有可能面臨潰壩問題。水庫管理人員需要綜合考慮水庫建設情況及外在環境因素,綜合分析其對水庫安全性的影響,根據水庫運行現狀提出更具針對性的水庫大壩加固完善方案。水庫大壩管理可根據既定的規章制度進行查驗,將其應用于水庫大壩安全管理中。我國關于大壩風險管理和預防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安全防范工作還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
水庫運行管理最重要的目標是確保水庫安全。水庫工程質量檢測需要相關資料作為支撐,管理人員可結合水文資料、水庫容量、施工材料、水庫規劃設計方案等多項資料進行綜合分析。部分地區水庫建設資料及水庫檢測狀況記錄較為單一,資料儲存和管理不完善,對水庫后期維護和檢修工作造成影響。應進一步完善水庫管理體制。水庫功用是多樣化的,有些水庫主要用于抗洪防澇,有些水庫則是國家承建的公益性工程建設,主要為當地居民提供發電、供水等服務,有的水庫工程建設具有特定的經營性功用,其功能范圍更為廣泛。針對水庫工程運行特點,考慮到不同水庫工程規模和功用,應強化水庫運行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加強水庫性質、人員配置結構、水庫運行經費管理等,只有完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提高水庫管理工作質量。
要對水庫進行定期質量檢測,確保水庫工程質量符合國家規定的設計標準及相關規范,尤其要注意土壩工程、泄洪、引水管理、發電等方面。水庫除險加固技術是保障水庫安全的重要手段,要積累安全管理經驗,對除險加固技術進行綜合分析,結合當地水文地質環境特點展開工程實踐,制訂既能有效防范風險又安全合理的加固方案。
為優化水庫管理運營機制,要總結水庫管理不足,積極進行完善和革新,為進一步提高水庫管理質量奠定堅實基礎。完善水庫管理制度可以從兩方面入手:制度方面應完善管理標準,建立考核監督管理機制,使工作人員明確責任,約束自身行為,提高他們工作的積極性。管理方面要注重優化管理隊伍,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鼓勵他們學習先進的管理知識,增強自身安全防范意識,使其能夠快速發現和處理水庫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最大限度降低水庫危害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水庫運營管理中,要強化組織領導,嚴格落實和實施責任制,對于不遵守規章制度、不按照既定流程標準開展工作的人員,應給予相應處罰,加強他們對工作的重視程度,以進一步提升水庫運營管理工作質量,確保管理工作有序穩定。
水庫運營管理中,要不斷革新管理方式,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術,定期對水庫安全進行檢測,進一步提高水庫管理質量。水庫管理應搭建對應的配套設施,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水庫,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相對來說比較落后,有些水庫甚至沒有配備安全監測設備,無法對水庫運營狀況實施動態監測。因此水庫運營管理應逐步實現智能化動態化管理,提高管理技術,配置健全的工程管理設施系統,為提高水庫運營管理效率奠定基礎。
水庫運營管理應注重做好養護,及時清除壩坡上的雜草和積水,修建整齊,還要注意做好排水管理工作,做好清淤、加固工作,確保其暢通。要檢測開關設備,確保其可以正常工作,尤其要注意做好機件潤滑和防銹保養工作,切實保障水庫安全,為人們提供更優良的水資源。
水庫運行管理需要工作人員自覺承擔起責任,有效落實,提前做好防范工作,這樣才能消除水庫安全隱患,進一步提高水庫工程安全性,充分發揮水庫自身優勢。應定期進行檢測和維護,充分保障水庫下游農田灌溉工作順利進行,確保其能夠有效抵御汛期或惡劣季節的影響,保障當地居民的飲水安全和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為人們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