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探測宇宙有多努力?根據太陽系外行星百科全書統計,我們已經發現了四千多顆系外行星,未來還將發現更多。但這并不代表這四千多顆系外行星也能發現地球的存在。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中表示,科學家利用蓋亞天文衛星的數據,發現從5000年前到5000年后,在326光年的范圍內,有2034枚天體所在的位置能通過凌星法發現地球。凌星法是什么呢?即在行星轉到恒星前時,會擋住星光,造成亮度下降,這是人類尋找系外行星的主要手段,如果外星人想要找到我們,也可以通過同樣的辦法。不過目前看來,我們還隱藏得很好。
在熱浪襲擊的炎炎夏日,空調和風扇是人們保命的必需品。而空調比風扇更加受人青睞,沒有空調的日子,簡直難以想象。但在超過35℃的高溫下,空調和風扇,究竟誰對人體的健康更有益呢?來自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生理學研究,檢測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熱應激反應,為人們推薦了新的電風扇使用指南:氣溫低于39℃,使用電風扇對年輕人有益,而健康的老年人更適合在低于38℃的時候使用風扇。只有那些服用抗膽堿藥物的人在特別熱的時候才需要使用空調。盡管電風扇在超過35℃高溫下仍可以安全地作為空調的替代品使用,但絕多大數人還是更愿意吹空調。
沒有人能忍受臭襪子的氣味!大象也不能。為了防止大象進入農田,破壞農作物,科學家們想盡辦法驅趕象群。由于大象的鼻子非常敏感,鼻子內部被蟄會讓它們感到不適,于是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模擬蜜蜂警報信息素的化學合成混合物,并在南非某處的大象飲水坑的周圍掛上了用這種混合物處理過的白襪子。通過觀察發現,對于這種被處理過的襪子,大象們立即表現出不舒服或者懷疑的樣子,最后甚至會遠離襪子。當然,如果要讓大象產生更強烈的回避反應,研究者還得繼續對這種混合物進行改良。
就像想知道天上有多少顆星星一樣,一杯啤酒里有多少泡泡,對科學家來說同樣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但倒入杯中的啤酒,冒出的泡泡要怎么數呢?不是光靠眼力一個一個數,我們必須搞清楚產生氣泡總數的三個因素:啤酒中二氧化碳的總量、每個氣泡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及啤酒不再形成氣泡時,二氧化碳的濃度。而開瓶時的“狂野”程度,也會影響產生的氣泡數量。通過理論分析和實驗驗證,法國科學家算出一杯啤酒冒出的氣泡總數在20萬~200萬之間,并總結出影響氣泡數量的其他因素,比如酒的種類、酒精濃度、酒杯形狀等等。解決完這個問題,接下來就是研究如何完美地倒一杯啤酒了。
若是單從外表來看,很難相信米白色扇形的平菇是肉食性的。但科學家們卻通過它們的飲食習慣,發現了它們對肉類的需求。平菇能夠在與線蟲接觸時給它下毒,使其癱瘓,并將體內的纖維注射到線蟲身體中,進一步消化線蟲尸體。這些真菌毒素的攻擊目標是線蟲體內最重要的機體,不管線蟲的祖先進化了多少分支,這些毒素及其機制還是對它們有作用。也就是說,當存在于樹木上的真菌感到“饑餓”時,它們便會產生毒液,而線蟲在接觸到該毒液的幾分鐘內就會漸漸失去行動能力并最終死亡。而平菇也不是唯一有這種進食習慣的真菌。
上完廁所,蓋上馬桶蓋,按下沖水鍵。你的沖馬桶順序是這樣嗎?沖水時蓋上馬桶蓋這個動作,很顯然是為了阻止混著糞便與尿液的水飛濺出來。除了飛濺的液體,我們在使用馬桶沖水的過程中,還會生成含有細菌的氣溶膠,比液體在空氣中停留時間更久。美國的研究者對有蓋馬桶、無蓋馬桶、小便器進行了超過100次沖洗,使用放置于不同高度的計數器,對各項數據進行了研究對比,發現使用密閉的馬桶確實能減緩液體飛濺,但仍然有一定量的氣溶膠存在。作為與病原斗爭的工具,便器一直朝著衛生潔凈的方向不斷發展,但人們也要了解更加衛生的使用方法。另外,建議大家沖完馬上離開,不要在廁所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