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磊
中國的農業農村發展,正在經歷一場巨變。
三十年前,鄧小平曾做出預言,中國農業農村在邁向現代化道路上,還將經歷“二次飛躍”,即在原來包產到戶的基礎上,開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集體經濟。如今,這一時間窗口已經打開。
新的飛躍需要推動新的改革,不同的是,今天我們面臨著一個更為復雜的發展環境,當年的“小崗精神”呼喚新的更多的繼承者。
銅陵或許能成為其中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確立了統分結合的村級集體經濟形式,并一直延續至今。但總體而言,在“分”的方面做得比較徹底,“統”的方面卻不夠充分。
雖說“三農”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每一步都需謹慎,但延續數十年以戶為單位的小農經營方式,已難以適應今天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要求。
農業農村改革為何滯后?主要是難以找到一個整合資源、惠及農民,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有效載體。在農業市場主體下鄉過程中,關于效率與公平的爭議不絕于耳。
今年5月,銅陵市“建設村級供銷社”的做法入選全國發展集體經濟典型案例,引起三農領域的廣泛關注。
一位專家表示,銅陵的改革是一個很好的樣板。供銷社長期扎根農村、貼近農民服務,為鄉村集體經濟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產業容器”,以供銷社體制改革打開突破口,鄉村產業振興將會釋放源源不斷的活力。
供銷社曾一度淡出人們視野,為何能夠成為鄉村產業發展的新平臺,銅陵又是如何在推進這項改革過程中走到了前列?這些都要從一封重磅文件說起。
不同于改革開放初期小崗村發軔于草根的改革,如今銅陵的改革更多是源于自上而下的推動。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的決定》。根據文件精神,基層供銷社將改變舊有性質,承擔起推動鄉村經濟發展新的使命。
文件對供銷社改革提出三項目標:一是拓展業務領域,從過去的“小流通”向“大農業”轉變,覆蓋為農服務各個領域;二是開展基層組織建設,貼近一線服務,吸納各種類型市場主體和農戶入社;三是理順供銷社經營管理的體制機制。三項目標為供銷社的身份轉換提供了清晰的路徑指引。

基層供銷社將改變舊有性質,承擔起推動鄉村經濟發展新的使命。
然而,要將改革從紙面落到地面,并非一件易事。
供銷社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未能跟上時代步伐,地方供銷社逐漸衰落為無基層組織、無社有企業、無服務網絡的“三無供銷社”。重建需要大量資金及人力投入,這讓不少地方都感到無從下手。
有著改革創新基因的銅陵,再一次扮演了第一個吃螃蟹的角色。
2015年底,銅陵在中央文件下發數月后,便著手啟動供銷社綜合改革相關工作。作為全市供銷系統的主管部門,銅陵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成為謀劃和推動這項改革的責任主體。
“與全國大部分地區相似,銅陵同樣面臨鄉村集體經濟缺乏發展平臺、供銷社缺乏基層組織這‘雙缺乏’的問題。但值得一提的是,銅陵的工業化程度較高,城鄉發展較為均衡,鄉村基礎條件好,為基層供銷社改革先行先試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更重要的是,全市上下有一股希望推動改革發展的魄力。”銅陵市供銷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王善為表示。
那么,銅陵是如何實現改革破題的呢?
稍年長一些的人,大概都能回憶起小時候到供銷社買東西的場景,在那個時代,供銷社是城里人的專屬,最多能在鄉鎮街道上看到,對于農村人而言,到供銷社買東西就是進城了。
事實上,根據過去的規章制度,供銷社基層組織一般只設到鄉鎮一級,并沒有村級供銷社。
銅陵的改革邁出的第一步,就是突破了這一點。2016年1月,銅陵率全國之先成立了首批七家村級供銷合作社。
這一舉措意義不凡,在組織架構體系上,村級供銷社徹底實現了基層供銷社的再造,真正意義上契合了中央文件的精神,即貼近農民服務。“形象地說,就是‘把支部建在了連上’。”王善為說道。
從無到有,村級供銷社首先要破題的,是確定組織形式。從性質來看,供銷社屬于合作經濟范疇,過去鄉村合作經濟以專業合作社為主,雖能體現合作性質,但業務范圍較為局限。從上位法律法規來看,僅有一部《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制度保障仍顯不足,難以適應當下鄉村產業多元化發展需求。
“推動基層供銷社改革,我們需要一個更大的舞臺,經過比較,銅陵明確了村級供銷合作社的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的組織形式彌補了專業合作社的短板,有公司法的成體系詳細規則,利于開展經營活動,也能有效規避防范風險。” 王善為說道。
星月村日星合作社是銅陵市首批成立的七家村級供銷合作社公司之一。星月村境內,坐落著一家大型企業——中車銅陵長江車輛有限公司。企業曾希望將生產廢渣就近交由村里處理,但由于村兩委不是經濟組織,不能直接從事經營活動。
星月村供銷社有限公司成立后,不僅順利承接中車公司廢渣處理業務,還經營起生活廢棄物、工業廢棄物運輸業務。如今,星月村集體經濟年均增收約五十萬元,相比公司成立之前實現了翻番。
七家試點村取得良好成效后,銅陵村級供銷社建設步入快車道。2019年,蓮西村在市供銷聯合社支持下啟動了基層供銷社建設,成立銅陵集旺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
在蓮西村土生土長的蔣明煌,是村里有名的水產養殖大戶。前些年,蔣明煌嘗試過蝦稻共養,但小龍蝦的市場逐漸飽和,收益不斷下降。有著豐富水產養殖經驗的蔣明煌,也考慮過轉型發展高附加值養殖業,但前期投入大、風險高,也讓他始終難以下決心放開手腳。
村級供銷合作社公司成立后,經過慎重比選,選擇了在江浙地區有著廣泛市場的黑斑蛙養殖作為主導產業,并找到蔣明煌作為產業的主要牽頭人。
“村集體和供銷社搭建了產業發展平臺,讓村民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真正能‘我的地盤我做主’,也就更有底氣去創業了。”蔣明煌說道。
村級供銷社不僅要建好更要運行好,既要體現合作經濟屬性,也要實現靈活的市場機制。如何有效鏈接各方利益關系,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需要厘清體制機制。
作為基層供銷社建設的主要發起者,村集體和市供銷社聯合社必須形成合力。銅陵的改革是如何實現各方扮演好自身角色的呢?
首先,村集體是基層供銷社的基石。作為全體村民利益的代言人,村集體有效保障了基層社的合作經濟屬性。蓮西村集旺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發起人為村兩委,村委會主任為公司的法人代表。村委會代表全體村民行使集體資產所有權,經過村民代表大會決議,作為團體股東入股公司。股權結構上,村集體也是公司第一大股東,占股比達80%,形成的收益歸全體村民所有,體現了村級供銷社作為集體所有制經濟組織的屬性。公司成立之初,為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蓮西村兩委班子成員均參股公司。待公司發展壯大后,將進一步吸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大戶和普通農戶入股,體現了公司的合作性質。
其次,上級供銷社是基層供銷社的“領導”更是“參謀”。為了體現基層供銷社與上級供銷社的產權聯結,又不影響村級社作為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屬性,銅陵在制度設計上設定了上級供銷社適當參股,但不作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這樣既有聯結又非隸屬的關系,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基層供銷社體系完整和高效靈活相統一。“我們必須形成一個觀念,村級供銷社是村集體的供銷社,而不是上級供銷社的供銷社。”銅陵市供銷社理事會副主任吳云波解釋道。
最后,從事經營管理的業務能人是基層供銷社的關鍵變量。銅陵的基層社建設中,一個最顯著的特色,就在于充分彰顯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組建了專業化的經營管理團隊,真正與市場接軌。在蓮西村,蔣明煌受聘為公司總經理,全權負責打理養殖場的日常管理事務。此外,他也入股了合作社公司,成為一名股東,讓勞動價值有了更多回報。
不同角色互相補臺,才能好戲連臺,這就需要完整的制度形成硬約束。
銅陵市先后出臺《關于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深化村社共建試點、助力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指導村級供銷合作社規范發展,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經營管理制度。
在內部管理上,建立起理事會、監事會、社會公開制度、村民代表大會決議制度,重大決策實行民主決策和社務公開,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在分配機制上,明確了在提取公積金、公益金后按資分配制度,完善村集體、供銷社和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在激勵機制上,建立集體經濟經營收益與村干部收入掛鉤制度,激發廣大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

星月村依托供銷社公司,進一步流轉了村里116畝土地,引進薄殼山核桃種植產業,帶動了更多村民致富增收。
經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后,銅陵基層供銷社建設形成了一整套成體系、可復制的模式,越來越多的改革紅利加速釋放。
村級供銷社就像一個支點,通過杠桿的作用,將撬動鄉村振興全局的發展。
蓮西村黑斑蛙連續兩年長勢良好,給公司帶來可觀利潤,預計今年的純收入可突破八十萬元。黑斑蛙養殖場種植的水稻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產出的有機水稻賣出了比普通水稻數倍的價格。
村集體經濟得到發展,蓮西村的公共服務事業也有了充足的資金保障。如今,蓮西村八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個月都可以獲得一百多元的特殊津貼。村里有了垃圾清運點,聘請了專門的鄉村保潔員,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星月村依托供銷社公司,進一步流轉了村里116畝土地,引進薄殼山核桃種植產業,帶動了更多村民致富增收。村級供銷社公司的成立,更發揮了產業“造血器”作用。越來越多的鄉村優秀人才回流,投身鄉村產業振興的火熱事業中。“有了產業發展平臺,還有規范的制度設計,如今我們回鄉創業更有底氣了!”一位回到星月村發展養殖業的村民感慨道。
村民的底氣,體現了對村集體的信任。改革后的基層供銷社進一步密切了基層組織與農民的利益聯結。破解了黨委政府多年來要發展鄉村集體經濟卻難以找到有效抓手的問題。
“村級供銷社是一支黨委政府能抓得住、用得上的集體經濟發展之手,這支農村集體經濟力量,與黨在農村的政治力量、村民自治力量一同,構成了穩定鄉村發展的三支基礎力量。以黨建帶社建,促進村社一體化發展,形成了黨組織、村委會、供銷社‘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王善為分析道。
目前的村級供銷社改革只是起點不是終點,推動改革進一步深化,銅陵已經著手謀劃。
“通過村級供銷社平臺,進一步向下拓展,根據業務需要創辦勞務、運輸、種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專業化合作社。與此同時,也可以向上延伸,通過產權或業務紐帶,組建新型鄉鎮供銷社。”銅陵市義安區供銷社監事會主任魏明介紹,銅陵目前正著手在義安區探索建立新型鄉鎮級供銷社,打造與基層組織體系并行的供銷社體系,加強上下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