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
[摘 要]以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為研究對象,首先界定了高校編制管理的內涵,歸納總結了高校編制管理的三個特點,繼而探討了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編制管理的意義,包括編制管理是學校管理的基礎工作、編制管理具有很強的導向性、編制管理和教職人員發展有密切的關系,繼而從實施環境、激勵效應、定編方法、管理模式等維度剖析了編制管理的問題,并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河北省;師范類高校;編制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4-1722(2021)24-0082-03
對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而言,編制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統籌使用各類編制資源,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完善國家機構組織法”,為高校編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事業單位總體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編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傳統的編制管理已經不再適用。因此,緊扣國家層面改革的方向以及高校自身的發展要求,探索新的編制管理體制,成為當前高校的重點任務。
一、高校編制管理的內涵與特點
編制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編制管理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上的編制管理是指特定組織內人員的數額及職位的配置,廣義上的編制是指法定社會組織的職能范圍、機構設置、隸屬關系、規格級別、人員數額、人員結構及職位的配置[1]。因此,高校編制管理即高校內人員的數額及職位配置。高校編制管理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權威性。高校編制管理是我國事業單位編制管理的一環,也是學校層面的頂層設計,既需要緊扣國家層面編制管理改革的要求、方向,也要結合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具有權威性的特點。編制管理的權威性主要體現在定編的科學性以及編制計劃執行的嚴格性上,因人設崗、因人設編,均不符合編制管理的要求。其次,穩定性。高校編制管理在一段時間內具有穩定性的特征。作為高校管理的基礎性工作,編制管理的穩定性是高校自身管理穩定性的要求。高校編制管理的穩定性主要表現在在編人員數量相對穩定以及各類在編人員人數比例相對穩定性上。編制管理的穩定性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決高校編制管理中混亂、粗放的問題。最后,發展性。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學校人事管理制度,高校編制管理會同時受到社會發展以及學校發展兩個方面的影響,具有發展性的特點,如改革開放以來的編制管理便在人員聘用等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二、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編制管理的重要性
(一)編制管理是學校管理的基礎工作
師范類高校作為高校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管理既有一般高校的共性,也有師范類高校的特性。夯實學校管理是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發展的先決條件,而編制管理則是學校管理的基礎性工作。首先,編制管理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當前情況下,編制管理是高校人事管理的基礎,也是高校控制教職工規模的關鍵。科學的編制管理有助于學校打造一支高素質、高穩定性的隊伍。其次,編制管理與學校其他管理息息相關。學校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編制管理與學校管理的其他環節,如教職工激勵管理、財務管理等有密切關系,可助力學校其他管理的實施。
(二)編制管理具有很強的導向性
作為河北省師范人才培養的搖籃,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肩負著重要的任務,如教學任務、科研任務、社會化服務任務等,充分履行好自身的職責是當前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發展的重點。對此,編制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編制管理對學校發展有著很強的導向性,比如,聚焦學校的教學與科研。學校在編人員類型眾多,受計劃經濟時代殘留因素的影響,不少學校存在行政管理人員占比過高,教學、科研人員不足的問題,影響了學校的健康發展。編制管理可以借助各類編制人員比例的調整、優化,凸顯學校的核心職能[2]。又如,減輕學校的財政壓力。編制管理可以推動學校非核心職能的市場化,比如后勤市場化等。
(三)編制管理和教職人員發展有密切的關系
教職人員是編制管理的對象,也是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教學、科研、管理、后勤等工作的實施主體。教職人員自身的發展對學校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人力資源開發是學校人力資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有效的人力資源在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價值、推動學校戰略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戰略人力資源理論的提出,越來越多的學校認識到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性,而編制管理則是當前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載體。一方面,編制管理可以合理確定在編人員的總數以及各類型在編人員的比例,使學校編制具有更強的科學性;另一方面,編制管理在推動學校激勵機制建設、內控機制建設中也有著顯著的作用。
三、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編制管理的問題
(一)缺乏良好的編制管理環境
良好的外部環境是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編制管理深入實施的前提條件,也是保障編制管理效果的客觀需要。但當前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編制管理的外部環境并不理想,首先,編制管理重視程度不高。一些學校領導對編制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沒有認識到編制管理在學校發展中的重要性,僅僅被動地執行教育部以及地方教育廳有關編制管理的要求,沒有從學校自身情況出發,出臺相應的編制管理方案。其次,編制管理制度建設滯后。編制管理作為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涉及編制的數量確定、定編方法、配套管理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同時,編制管理與學校其他層面的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系。制度建設滯后使得編制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依據,給編制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二)編制管理的激勵效應不佳
激勵效應不佳是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編制管理中的典型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兩點,首先,撥款方式不科學。傳統的撥款方式將人員經費、專項經費、公用經費等分開,人員經費與編制掛鉤,具有鮮明的計劃經濟特點。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生均撥款模式成為常見的撥款模式。生均撥款模式以學生人數為撥款依據,以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為參考變量,學校可結合自身情況使用經費,提高了學校的自主權限。但生均撥款模式與編制的聯系并不緊密,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其次,二級單位自主性不高。學校在經費使用中缺乏合理的分配制度,沒有認識到二級單位在經費劃撥與使用中的主體地位,經費使用存在過嚴、過死的問題,自然難以調動二級單位的積極性,降低了編制管理的激勵效應。
(三)編制管理的定編方法單一
定編方法是編制管理中的重點內容,科學合理的定編方法在優化編制管理效能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面臨著定編方法單一的問題。首先,編制計算缺乏科學性。多數學校的編制計算僅僅將學生規模作為參考依據,根據學生規模計算出編制總數,忽略了專業、課程、班級、工作量等對編制管理的影響。單一指標的編制計算方法使得學校編制管理缺乏科學性,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其次,編制分類管理滯后。不同類型編制的工作內容、要求有很大的差別,其中,教學、科研編制是編制管理的重點[3]。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缺乏分類管理的意識,沒有從編制類型出發確定針對性的定編方法,模糊了不同編制的差異性,影響了編制管理的效果。
(四)編制管理存在僵化的問題
受傳統編制管理遺留因素的影響,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編制管理存在僵化的問題,導致編制管理與學校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脫節,弱化了編制管理的作用。首先,編制管理調整周期較長。當前,我國已經步入知識經濟時代,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的專業設置、課程體系的變革速度加快,學生生源變化情況較大。編制管理調整周期較長致使學校編制管理難以在動態化中優化、調整,使編制管理中的問題越積越多,嚴重影響了編制管理的效果。其次,流動編制占比較低。流動編制是高校擴大用人范圍、提高教職工隊伍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雖然已經在推行流動編制,如聘用博士生當兼職助教,但流動編制的占比并不高,遠不能滿足當前編制管理改革的要求。
四、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編制管理的對策
(一)優化編制管理的實施環境
實施環境不佳是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編制管理的首要問題,對此,要從以下兩點采取措施:首先,提高重視程度。學校領導要深刻認識到編制管理的重要性,從國家事業單位編制改革的總體要求以及學校自身發展的需求出發,將編制管理作為學校管理的基礎性工作,著力以編制管理來增強教職人員的凝聚力與競爭意識,并使編制管理與學校其他層面的管理,如人力資源管理等有機結合起來。其次,加強制度建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建設是編制管理規范化開展的重要條件。要建立健全編制管理的制度體系。高校事業單位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特別是當前事業單位編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任何環節的疏漏、缺失都會對高校的整體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對此,要從保障和完善高校教職工利益的角度出發,圍繞編制管理的內涵、要求,構建覆蓋編制計算、編制設置以及編制配套保障的制度體系。
(二)凸顯編制管理的激勵效應
編制具有雙重特點,一方面,編制能夠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提高教職人員的凝聚力;另一方面,編制也容易滋生養懶人的問題。對此,要凸顯編制管理的激勵效應,而擴大學校乃至二級單位的自主權限則是凸顯編制管理激勵效應的重點內容。首先,持續完善財政撥款方式。生均撥款模式是一種過渡性的撥款模式,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從長遠的角度而言,撥款模式要和編制管理深度結合起來,以編制數為依據合理設崗,并根據崗位的性質、類別來核撥經費,以經費總額包干的形式來擴大學校的自主權。其次,下放編制管理權。激勵的核心是分配,二級單位的自主分配權對編制管理激勵效應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4]。學校要依托職稱評聘以及經費分配來強化二級單位的自主權,比如,在職稱評聘中,將崗位設置與編制管理掛鉤,從總量層面控制編制數量,賦予二級單位在具體崗位編制中的調控權。
(三)完善編制管理的定編方法
定編方法單一是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編制管理中的典型問題,對此,要從以下兩點完善定編方法。首先,采用混合定編模式。單純以學生數量作為編制計算的依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學校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要將專業設置、學科發展、班級規模、教學工作量等均納入到編制計算的參考因素中,一方面,從宏觀層面以師生比例來控制編制的整體規模;另一方面,從微觀層面發揮好工作量在各類人員占編比例確定中的作用,構建混合定編模式[5]。其次,實施分類定編。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編制分為教學編制、科研編制、管理編制、工勤編制等多個類型,不同編制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以及對學生發展的影響有著很大的差別。學校定編中要堅持教學、科研優先的基本原則,對教學編制、科研編制實施基礎管理。至于管理編制、工勤編制,則可引入社會化管理方式,如合同制、勞務派遣等,降低非教學、科研人員的占編比例。
(四)構建編制管理的動態模式
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涵蓋多個類型,各師范類高校生源情況并不確定,專業開設情況也存在小幅度的變動,因此,編制管理也要具備動態化的特點,能夠結合學校當前的發展特點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合理調整教職人員的數量、占比,從而使編制管理更好地滿足學校發展的需要[6]。對此,固定編制與流動編制相結合是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編制管理改革的重點內容。教育部2014年發布的《關于新時期加強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有條件的高校頂編兼職教師一般應占到教師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為固定編制與流動編制的結合提供了政策依據。固定編制與流動編制相結合,可以有效打破現行管理體制的束縛,提高學校用人工作的靈活性,使更多的優秀人才能夠參與到學校的教學管理中,同時,流動編制的存在也能讓固定編制教師產生緊迫感、危機感,提高他們的競爭意識。
五、結語
編制是極具中國特色的人事管理方式,主要應用于機關事業單位的管理中,在人力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河北省地方師范類高校在編制管理中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從優化編制管理的實施環境、凸顯編制管理的激勵效應、完善編制管理的定編方法、構建編制管理的動態模式四個角度采取措施,以提升編制管理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徐珂.高校編制管理的特點、問題及改革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9(04):96-97.
[2]辛春暉.高校內部編制管理的思考和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2(14):25-28.
[3]吳斌,駱琪.高校編制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2(09):42-45.
[4]劉景苗.分類改革視閾下地方性高校編制管理及對策研究[J].成都工業學院學報,2020,23(01):86-88.
[5]趙志鯤.高校編制管理改革探微[J].教育與職業,2020(08):24-25.
[6]張文霄,楊蕾.河北省高校編制管理改革探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1,33(05):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