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
近日,OpenInfra基金會年度用戶調查報告發布,報告顯示OpenStack的部署規模顯著增長,且用戶對OpenInfra項目的應用需求強勁。
OpenInfra基金會執行董事Jonathan Bryce表示:“不光大型企業在使用OpenStack構建大規模云平臺,越來越多的小型企業正在小規模云平臺上采用OpenStack進行創新。OpenStack用戶記錄了各種規模的云平臺的爆發式增長?!?/p>
OpenStack持續風靡“LOKI”成崛起的新秀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OpenStack所管理的實際生產中的部署規??傆嬤_到2 500萬計算核心,與2020年相比增加了66 %。同時,有Line、中國移動等7家組織達到了百萬級計算核心OpenStack的部署規模。不止如此,OpenStack的發展勢頭也延伸至持續增長的公有云領域,目前全球遍布180多個由OpenStack支持的公有云數據中心。
OpenInfra基金會執行董事Jonathan Bryce表示:“2021年新增的100多個OpenStack云平臺,這僅是基于參加用戶調查的范圍所進行的數據統計。毫無疑問,今年實際新增的OpenStack云平臺數量應該比這個數字更多。不止是很多大型企業在用OpenStack構建大規模云平臺,越來越多的小型企業正在小規模云平臺上采用OpenStack進行創新?!?/p>
JonathanBryce表示:“在這180個OpenStack云中,近80%已在實際生產環境中運行,13 %正在部署中,8 %在POC概念驗證階段。這些數字充分說明,OpenStack是非??煽亢涂尚刨嚨?,是可以在實際生產環境中使用的云平臺。通過調查發現,混合云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種做法,有200多家用戶采用混合云進行部署,將OpenStack與其他主要公有云如亞馬遜或谷歌云進行結合,或者將自身的私有云與基于Open Stack的公有云進行結合?!?/p>

數據顯示,有70 %的受訪者采用裸金屬+虛機+容器的混合部署方式,有很多客戶在部署云基礎設施時,采用了Linux+OpenStack+Kubernetes的組合。這形成了OpenInfra規范———LOKI,即Linux OpenStack Kubernetes Infrastructure,代表了基礎設施領域中一種新興的廣受追捧的技術組合。它不僅基于OpenStack,也基于Linux和Kubernetes,這些是當前最活躍的三大開源項目。
OpenInfra基金會壯大:微軟加入
Mark Collier在溝通會中透露,2021年,OpenInfra基金會企業成員數量新增25 %,其重大消息之一是微軟加入了基金會,成為白金成員。OpenInfra也首次迎來了泰國的首家黃金成員Nnipa,是公有云擴展領域的一個組織。“這些新成員融匯在一起,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動力,也讓我們看到了未來10年開源基礎設施的發展態勢?!盡ark Collier說。
據悉,全球大規模部署開源基礎設施的廠商都將參與OpenInfra基金會的交流活動,例如阿里巴巴、螞蟻集團、Facebook、華為、烽火、微軟和AWS等,因此,OpenInfra基金會也被稱為開源與基礎設施領域的協作大本營。
此外,OpenInfra還創新地引入了一個主要面向學術、科研單位的新類別———聯合成員。例如,波士頓大學、CERN。值得一提的是SODA Foundation,這家基金會有很多來自中國的企業成員參與。
此外,在項目方面,針對很多客戶面臨混合云和多云管理的挑戰,烽火開源的太白項目加入了OpenInfra Labs。據了解,太白項目采用微服務框架為企業提供可擴展且可定制的多云平臺,簡化多云管理流程,提升云計算資源的利用率。用戶、管理員和運維人員可借助太白的統一服務端口跨多個數據中心及公有云平臺管理多云架構及第三方集成軟件。在混合和多云環境之下,太白可以把很多管理工作統一起來。例如資源的跟蹤、編排工作、日志以及權限許可等。
Jonathan Bryce表示,OpenInfra基金會將持續加大在中國社區的投入,他呼吁更多的中國企業和開發者加入到基金會和社區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