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強 陳昊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公路工程建設的發展越來越完善。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軟土路基是常見的、難以避免的部分,施工單位通常采用針對性的軟土路基處理技術進行處置。然而,在處置過程中也會面臨諸多問題,處置效果不甚理想,尤為重要的是,處理質量的好壞將直接與后期運營有密切的關聯。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全面分析公路工程軟土路基的實際情況和專業特性,對軟土路基處理技術進行合理化的應用,全面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質量,確保后期運營安全。
關鍵詞:軟土路基處理技術;公路工程施工;探索與應用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公路工程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其工程項目數量越來越多,工程項目規模逐漸擴大,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對公路工程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應當重視對公路工程施工的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若遇到軟土地基,須予以高度重視。由于軟土地基無法滿足公路工程施工要求,需對其地基進行加固處理,應通過有效的措施來改善軟土地基性質,不斷地創新公路工程施工技術,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效益,促進公路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1施工技術
1.1測量放樣
軟基處理開始前,先根據圖紙明確處理段的起點和終點里程與處理寬度,然后使用全站儀準確放出路基中心及涵洞等所有結構物的中、邊線與坡腳線,同時通過撒白灰標出邊界,之后結合軟基處理圖紙與經監理方審核通過的樁位布置圖在現場進行樁位的準確布設,在確定的樁位上使用標志物準確放樣,以此為之后的施工提供可靠參考與指導。
1.2原地面處理
為便于現場作業,作業開始前要先綜合處治原地面。例如平整操作和全面清表,同時還要做好防排水。(1)將原地面上的樹根和雜草清理干凈,并進行20cm深度的清表,以此清除松散土、腐殖土及耕植土,之后對清理干凈的原地面實施整平夯實處理,將所有溝渠與小坑穴都填補平整,并將其初步夯實。(2)對施工過程中的臨時排水溝,可直接利用施工便道的排水溝,也就是在護坡道之外設置臨時排水邊溝,和路基的永久排水設施協調統一,初期開挖注意不可太大,特別是在填高超過30m的段落及橋頭處。對于便道內側排水設施中的水可分別通過便道或主線上的涵橋進入附近的排水系統。此外,臨時排水溝通常不能與附近農田的排水與灌溉溝渠共用,而且在施工過程中不可長時間積水。(3)對處在河塘段范圍內的路基,需填筑擋水埂或采用其他排水設施,將水抽干并清理完淤泥后,在橫向與縱向分別開挖臺階,再回填素土與碎石。
2公路工程施工中軟土路基處理技術的不足
2.1施工機械水平有待提高
在公路工程路基處置施工期間,采用的傳統技術中所應用到的各項機械設備,仍然比較落后和低效,容易造成處理效果不佳、處理效率低,很難符合社會逐步發展對公路工程施工設備的客觀需求,進而致使在對軟土路基處理期間,很難符合公路重交通、重載運行的客觀需求和規定,最終使得公路工程建設完成后,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和質量問題。
2.2軟土路基處理技術應用針對性有待加強
在公路工程施工階段,在對軟土路基處理技術方面還存在明顯的不足,主要體現在應用過程中靈活性偏低,未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開展,在地理環境相對復雜的情況下,所應用到的處理技術和地質環境與條件出現偏差的現象,這樣也就造成軟土路基處理技術的各項有效資源很難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方案設計時還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
3軟土地基條件下公路工程施工技術應用的有效措施
3.1高壓噴射注漿技術
在處理公路工程軟土地基時,可采用高壓噴射注漿技術進行施工。此技術屬于化學處理方式,工作原理為確定好鉆孔位置后,進行鉆孔施工,再將混凝土漿液用高壓噴射方式澆筑于鉆孔內,地下土層在受到漿液壓力后,能在一定范圍內,與漿液形成固體,使內部結構更加穩定,提高軟土地基的密實性,達到加固地基的目的。在應用高壓噴射注漿技術時,需嚴格按照相關規章制度來作業,把控好每一道施工工序。其優勢如下。(1)能把控固結體的形狀,可根據公路軟土地基的實際施工情況,調整適宜的噴射速度,控制好其他參數,從而使固結體形狀滿足施工要求,符合設計標準。(2)所需的施工設備便于管理,無須重型、大型機械設備,占地面積較小,而且構件和構件之間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在施工上較為便捷。(3)施工流程不復雜,較為簡便,只需根據施工設計要求確定鉆孔位置,并鉆出小孔,再利用旋噴管灌注漿液即可,可有效規避軟土地基發生變形。
3.2強夯技術
在軟土地基條件下實施公路工程施工,可實施時應用強夯技術。所需的施工設備較為簡單,施工效率高,施工工期也較短,并且能得到較好的施工效果,施工成本相對偏低。但并不是所有情況下都能使用強夯法,會產生較大的噪聲污染,如施工區域位于居民區較為密集的區域,則不可使用此項技術。為保障強夯技術的應用效果,應當注意2方面內容。(1)在實施夯實工作時,施工人員須嚴格按照相關施工順序作業,不可違背規定的施工流程,在完成夯實作業后進行質量檢測,查看夯實指標是否達到要求。(2)要控制好施工安全距離,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周圍建筑物,以使之更加穩固,避免其因強夯施工而出現震蕩。強夯技術分為2種。(1)強夯擠密法,主要應用于一些粘性土、碎石土地基加固施工中,可有效改善塑性指數低于10的軟土地基性質。(2)強夯置換法,主要適用于一些軟粘土層厚度在6m以下的地基加固中,可通過邊夯邊填的方式,構建復合式地基,一般情況下深度為3~6m。
3.3固結排水技術
如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地基為有機質粘土,或飽和粘土,可通過應用固結排水技術來加固公路工程地基,使之更加穩固。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構建完善的排水系統,其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豎向排水體和水平排水砂墊層,有利于加快軟土地基固結速度,縮短地基空隙的排水距離,優化排水邊界。如軟土滲透能力強,或土層較薄,在實施加固作業時,應在地表中鋪設砂墊層,無須設置豎向排水體。一般而言,當砂墊層的厚度為50cm左右時,可選擇中砂、粗砂作為填料。另外,其兩側應留出公路地基兩邊100cm冗余,要維持排水系統的正常運行。
結語
綜上所述,公路工程軟土路基的施工質量是保證安全通行的前提條件。因此,有關公路工程施工單位進行施工期間,必須根據所在區域所存在的客觀情況展開相應的分析,并根據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以確保公路工程質量和安全措施符合相關方面的規范標準要求。針對性地選取合理的施工技術,防止出現對不同施工技術的盲目性使用給公路工程留下隱患問題,以合理的施工技術有效地指導現場施工。
參考文獻:
[1]王大洋.公路施工中軟土路基的施工技術處理探討[J].四川建材,2021(1):151-152.
[2]劉鋒林.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軟土路基施工技術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20(23):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