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桂蘭
摘要:目前,我國社會不斷的發展和進步,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水準也因此而逐漸變高。然而,隨著環境問題的不斷增多,環境危機的進一步加劇,在發展工業和科技的同時,如果不注重環境的保護,人類就是在自掘墳墓,所以我們在做好市政工程的同時,應該關注并解決環境問題,做到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文章簡要的提出了市政工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列舉出環境問題的原因并找出解決的方式,提供給相關工作人員,希望能夠有助于我國市政工程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市政工程;環境保護;措施
引言
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過程中,市政管理的影響非常重要。在市政管理的全過程中,要長期健康地發展,就需要塑造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念。如果單純依靠技術,無法有效解決建筑工程建設對環境危害和資源消耗問題。改善生態環境保護,需要運用法律控制,整合建筑工程的經營決策理念,合理處理建筑工程建設的相關問題。所以,本文結合建筑施工的一些經驗,提出市政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一些改進和預防措施。
1市政工程環保施工的理念
是指在規范市政工程前期建設過程中,在可以保障工程質量與滿足安全工程建設的基礎上,認真貫徹與落實國家綠色環保施工理念,通過十分先進的行政管理工作方式與城市科學的管理技術,降低施工可能會給城市環境造成的自然破壞與物理污染,積極進行開源節流,通過節約用地與節水節能,提出的環保工程施工理念。也就是在國家法律法規體系之下健全并切實遵守各項規章制定,對市政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進行規范,以此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基于此,在市政建筑施工設計中,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技術要求與因地制宜的原則,全面達到環保建筑施工的工程管理服務質量。
2常見環境污染問題
(1)噪音污染。在市政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噪音,同時,噪音污染輻射的范圍較廣,傳播速度較快,部分施工單位連夜施工,機器設備以及運輸車輛持續產生噪音,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2)廢水污染。廢水污染主要是在建筑施工中產生的施工廢水、混凝土養護的廢水以及材料加工的廢水。施工中如果不對廢水有效處理,會滲入地下或排入河道,對土壤和河流造成污染。(3)粉塵污染。施工粉塵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為施工現場的車輛以及施工中所產生的粉塵,不僅會給施工人員的健康造成損害,也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3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措施
3.1合理布置施工現場
施工現場的合理布置,是對于污染控制的良方。在施工過程中,合理的、科學的布置施工現場,人材機的正確運用,均對施工的效率、協調性、工程進度、施工現場利用率均有顯著的提升,從而增強施工過程的整體性,減少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染現象。布置原則是減少非必要的設備使用,并對工地周圍進行隔音處理,加設防塵綠化帶,增強裸土覆蓋措施,同時,充分利用現場原有的供排水的管線。最后一方面,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市政工程的監管和監督,同時,建設單位進行投資,并委托監理單位進行監督和管理,通過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擇施工單位進行工程施工,且在招投標的過程中對可能面臨的環境問題進行充分的考慮,將對環境影響的各項保護措施在文件中有所體現。在施工過程之中,政府、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抽調部分工作人員成立工程施工環境保護小組,專項監管各項施工過程對環境造成影響的行為,在整個項目中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責任感,同時也要設立相關監管制度,責任明確到個人。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預防市政工程施工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3.2加強項目組織和管理
加強項目建設,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需要建立環境保護責任機制,確保環境保護總體目標得到實現,建立環境建設隊伍的相關義務。能夠明確施工人員和管理者相關的工作職責。對于主要職責來說,就是制定可替代資源,從而達成節約能源的戰略目標,尋找資源替代品,降低能源消耗,改進工程建設生產工藝方法,使生態資源可持續利用。對于環境保護的工作,項目經理是第一責任人。在施工現場,要建立環境監測系統管理制度,設立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者和管理者。施工隊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具體實施者,需要參考廢水污染、垃圾污染、煙塵污染等一些排放標準,以及科研機構根據國家制定的環境保護水平從而進行施工。
3.3噪聲污染管理
第一,需要有效地控制施工時機械設備所產生的噪聲,例如可以選擇沒有噪聲或噪聲很小的機械設備,保障這些設備產生的噪聲分貝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第二,要將居民區與市政工程施工現場隔離開來,布置和安裝好隔音屏障,有效地阻隔施工時產生的噪聲影響到周圍的居民;第三,合理地選擇施工時間,盡量在工作日進行施工,在午休與夜間時間不要進行施工,即使在這些時間段要加急施工,也需全力避免機械設備同時開展工作,降低產生噪聲的分貝;第四,要有效地控制施工現場的人為噪聲,施工開始前要與所在施工地點的居民進行及時的交流與溝通,盡量避免因噪聲而導致的不必要的糾紛。
3.4節水施工管理
第一,從現階段水資源使用情況來看,浪費現象嚴重,分布地區差異化較大,因此必須要加強現場用水管理。在項目實施階段,應該提高計量的精確度,保證數據信息的準確和完整性。通過大數據技術的資源整合,及時整改異常數據,實現資源的高效應用,同時結合工程實際制定完善的防御措施。第二,工程現場要積極防范雨水侵襲,通過分流加強管理,污水必須經過嚴格的處理才能排放到自然界中。現階段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都事先安裝好污水處理設施,避免給自然環境帶來破壞。第三,注重市政工程施工工地生活用水的合理控制,選擇適宜的節水設備,同時必須要定期查看其性能,并做好相關養護工作,確保其高效運行。項目施工用水可以合理利用雨水資源,將其應用于混凝土相關的構件養護施工。這樣既不影響正常工作,同時又節約了水資源。市政工程項目的混凝土作業完成后,需要及時進行養護作業。主要是防止表面干裂,影響其主要性能。通常情況下在結構表面覆蓋上草簾,防止水分過度蒸發,為項目質量做好全面保障工作。
3.5粉塵控制技術
首先,需要在運輸施工材料過程中控制粉塵污染,可以用覆蓋的方式控制粉塵,而且還要防止在材料運輸過程中出現泄露問題,因此需要做好材料的密封保存工作;其次,在材料運輸到施工場地以后,由于一些沙土材料會產生粉塵,可能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在運輸以后需要全面徹底地清洗運輸車輛,確保車輛潔凈環保;最后,在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還需要科學地規劃運輸通道以及施工目標之間的通道。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噪聲污染、垃圾污染、光污染等環境污染實施相應的管理控制舉措,能有效的減少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保證了施工人員與周圍居民的心身健康,節約了資源和資源的利用率得到提升,使綠色環保施工理念深入人心,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胡亞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環保型施工措施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20(12):181.
[2]付智宇.市政工程管理中環保型施工的應用[J].化肥設計,2020(2):61.
[3]熊建勇.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環保型施工措施的應用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20(8):60.
[4]吳玉民.市政工程施工中環境保護分析[J].中國高新科技,2019(10):100.
[5]謝全濱.市政建筑施工與環境保護分析[J].低碳世界,2018(11):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