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君
摘要:在城市化背景下,大多數建筑行為發生在城市。建筑設計還注重延續城市文脈,適應城市規模,從而生成建筑形式,并按照特定的流線將使用功能安排到建筑中。在建筑設計中合理運用空間元素的組合,有助于滿足使用者的行為需求,提高整體美感,使人感到舒適;本文主要闡述了建筑空間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建筑設計;具體應用
1在建筑設計中應用建筑空間構成元素的意義
建筑空間主要是指建筑內外空間的總稱,包括門窗、地面、周邊街道和樹木。這些構成元素在建筑中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相互支撐,從而形成建筑的整體風格,創造空間美。建筑空間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它強化了建筑的功能,體現了建筑的效果。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不僅要注意建筑的功能效果,還要考慮建筑的美觀,從而為人們提供一個強大、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建筑空間構成元素的應用能滿足上述要求,突出建筑的實用價值和功能表現效果。例如,建筑內部的光影功能設計能充分反映建筑整體的光影效果,為居民提供舒適、健康、和諧的功能享受。另一方面,提升建筑的整體美感。建筑空間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美學效果,使建筑從整體風格層面上具有一定的審美趣味。具體來說,空間元素在設計中的運用可以借助多樣化的表現形式表現出不同的風格,進而表現出不同的審美效果。總之,在整體設計中運用各種元素有利于提高建筑的外觀形象。
2建筑設計中應用空間構成元素應遵循的原則
2.1主題
如上所述,不同的空間構成元素組合方式可以產生不同性能和外觀的建筑產品,從而賦予建筑獨特的主題。一般來說,一個特定場所的建筑空間設計往往需要一個集中的主題,從而使其更具整體性和鮮明的文化色彩。所謂主題原則,是指為整個建筑的設計制定綱領性規范,以體現其核心文化內涵和不同空間結構的生命力。
2.2審美規律
當代建筑的設計不僅要追求實用性,還要注重其外部美,這是評價建筑最直觀的因素,也是吸引公眾視覺的重要手段。為了使建筑具有更加美麗的外觀,包括美麗的色彩、輪廓、線條、框架等,在設計建筑外觀時,必須遵循美學原則的要求,把藝術美學作為重要的追求,以便溝通建筑與用戶之間的溝通。
2.3可操作性
空間元素有很多種。它們的綜合利用必須經過科學的平衡計算過程。根據其平衡原則的要求,必須保證設計方案的可操作性,這也是保證設計方案有效實施的重要步驟。此時,應注意綜合考慮各要素的特點、整合的可能性和建筑的施工需要,確保方案內容與實際情況相一致。
3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3.1點元素的應用
點元素是建筑空間的基本元素,在建筑空間設計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在三維圖形中,設計師應發揮點的作用,利用點元素連接圖形,保證三維圖形的完整性。對于建筑結構,單個點只能聚焦于視覺,但多個點可以產生吸力重力和相關性,增強視覺沖擊感,并將其應用于建筑設計中,可以提高建筑的整體欣賞價值和藝術美感。例如,北海道兒童心理康復中心的主體由許多小的幾何單元組成。設計師通過巧妙的點元素旋轉,增加了空間中的過渡空間,形成了一個有趣的自然與兒童互動空間。
3.2線元素的應
直線包括曲線、曲線、直線等類型。它是建筑空間的重要組成元素。目前,人們對建筑空間的美學和實用性的要求已經提高。因此,設計師越來越重視中心線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通過不同形式的線元素來整合建筑空間的整體水平它能有效區分不同的功能區域,促進建筑空間藝術價值和功能的提高。線條元素具有變異性、多樣性和方向感的特點,可以豐富建筑設計手段,引導人們的視覺感受。例如,中銀大廈采用線條元素進行立面設計,即借助45°灰色鋼結構形成多面體的結構造型,給人以向上的視覺運動,突出中銀大廈的氣場。
3.3面元素的應用
表面元素的類型豐富多樣,可分為不規則表面、表面、平面等。不同形式的表面元素具有不同的含義和功能。如梅島河石設計的2009蛇畫廊、金澤21世紀美術館等作品,采用表面元素,表現出輕盈典雅的風格,鋁板、亞克力板、玻璃等輕質材料,通過表面造型構造、墻面輕盈、立柱精致,建立了多樣化的建筑形式,如開放性、輕盈性、白色、流動性和模糊性。在建筑設計中,中立于實際需要,科學運用對立元素,可以合理構建建筑空間結構,呈現出獨特的建筑效果。
3.4體元素的應用
體元素是點、線、面等元素的綜合運用,體現建筑設計的協調性和完整性。對于建筑空間設計來說,它包含著豐富多樣的體驗,需要有形、可感知、可觸摸,這也是建筑空間藝術區別于其他藝術的關鍵。生活中常見的形體有立方體、球體、圓柱體、長方體、圓錐體等,這些形體的存在可以突出建筑的不同特征。例如,埃及金字塔的主要形狀是一個三角形的圓錐體,其規模巨大,外觀給人一種圖騰和崇拜的感覺。值得注意的是,身體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并不能給人們帶來厭倦感和僵化感。要正確運用設計技巧,體現人體元素的靈活性,營造舒適美觀的建筑。
3.5光影元素的應用
在建筑設計中的空間造型設計中,經常使用光影元素來增強建筑的光效敏感性,從外部感知和直觀視覺方面實現明顯的誘導,激發人們的內在情感。由于光影與建筑相互協調、相互映襯,建筑空間強調光影效果的合理布局,以增強視覺效果。光影效果是以建筑空間為載體呈現的,因此設計師需要在建筑空間設計中適當運用光影元素,增加建筑的整體光澤度,呈現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光之教堂借助光影元素,將光影與建筑融為一體,將建筑變成與神靈對話的殿堂,營造出神秘獨特的氛圍。另外,不同的天氣條件、季節和時間呈現出不同的光影效果,有利于增加建筑的美感和魅力。因此,設計師需要將空間設計與自然光有機地結合起來,借助自然光的變化表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
3.6聲音元素的應用
聲音元素在建筑空間設計中的應用可以反映設計師對建筑功能和舒適性的控制。我國建筑行業明確規定了噪聲標準,但在實際設計環節沒有注意到內部噪聲,導致施工質量低下,這就要求設計人員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內部噪聲的控制:室內裝修過程中,對墻面進行降噪處理,采用先進的吸聲材料,提高隔聲能力,減少室內噪聲的傳播。并在建筑空間設計中,應選擇符合流體力學的家具和材料,以盡可能減少噪聲源。
3.7紋理元素的應用
在建筑空間設計中,使用的材料不同,設計效果也不同,對建筑空間的影響也不同。當代中國建筑設計空間裝飾材料以石材為主,西方建筑的空間裝飾材料以木材為主。兩者所表現出的空間特征明顯不同。因此,設計師應在具體的設計環節中密切關注不同材質的設計價值,并注重肌理空間的良好創造。例如,建筑基本材料使用石頭,并使用石頭創造的大氣感覺來設計具有不同紋理的建筑。例如,玻璃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可以給人們帶來輕松的視覺感受,而磚石材料可以增強建筑的簡潔性。在現代建筑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建筑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可以有效優化施工工藝,改變建筑的整體肌理,突出建筑的整體美感。
4結論
綜上所述,建筑設計是系統的、復雜的,空間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直接影響到建筑設計的效果。因此,在建筑設計中,設計師應充分結合設計的要求和理念,采用各種空間元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促進中國建筑設計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揭豐瑋.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20(6):83.
[2]侯鑫亮.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城市住宅,2020(1):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