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摘要:目前我國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發展十分快速,房屋建設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結合當下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房屋建設變得越來越精細,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各類施工技術的應用也相對變得十分頻繁。防滲漏技術是房屋建設過程中經常使用到的一類施工技術,因為在房屋的使用過程中,滲漏問題相對比較嚴重,為了能夠給用戶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防滲漏技術的應用在房屋建設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大量實踐證明,任何建筑在使用過程中,都可能出現滲水、漏水問題,一旦不幸發生滲漏,必然會影響到整個建筑物質量,甚至還會破壞整個建筑物內部結構,從而危及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近年來,我國建筑房屋產生滲漏現象的問題比較多,許多房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滲漏現象。
關鍵詞:房屋建筑;滲漏防治;建筑工程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建筑行業在施工質量方面取得顯著進步。但現階段房屋項目施工仍然存在無法完全避免的房屋滲漏問題,影響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以及居民的居住體驗。因此,需要在實際的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采取更有效的房屋防滲漏技術,避免出現滲漏問題。基于此,文章將針對房屋建筑工程滲漏原因以及施工防治技術展開分析,旨在為類似項目提供參考。
1房屋建筑工程滲漏的原因
1.1設計不合理
在房屋建筑的實際設計過程中若沒有科學合理地選擇防滲漏技術,屋面保溫層的排氣口沒有進行科學合理設置,會導致水汽蒸發,引發房屋建筑的滲漏問題。包括在施工的過程中如果過度追求施工項目的建設進度,沒有關注房屋的施工質量,會嚴重影響房屋建筑工程項目的防滲漏效果。
1.2地下室結構裂縫問題
通常建筑的地下室大多密封嚴密,因此往往并不會發生大面積的滲水和漏水現象,但是由于一些施工單位在進行地下室外墻、頂板或底板的混凝土結構施工時,存在工程設計不科學或施工不規范等不良現象,往往導致混凝土表面出現不規則的細密裂紋。地下室墻體結構出現了工程裂紋,在降雨頻繁的情況下便會進一步導致部分雨水通過不規則的收縮裂縫進入到地下室中,這樣便產生了建筑物滲漏問題。同時,導致地下室混凝土墻體表面出現裂縫現象的其他原因,還包括止水臺實際預埋高度與工程設計預留高度存在較大差異,導致閉合止水環防水效果不佳。其次,由于施工人員在混凝土澆筑時沒有對施工廢料及時清理,產生了夾渣和混凝土整體結構松散等問題。施工單位在工程后期又沒有進行鑿除處理,導致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地下室混凝土墻體結構的工程裂縫問題會愈加嚴重,建筑滲漏的問題也會進一步惡化。
1.3防水材料質量問題
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滲漏施工中,為達到最佳的防滲漏施工效果,往往也需要選用高質量的防滲漏施工材料,但可選擇的防滲漏施工材料種類較多,假冒偽劣材料充斥市場,如果選擇的防水材料質量不能達到施工要求,后續再規范化的防滲漏施工作業也無法保障施工效果。在工程實踐中,有的工程企業在開展防滲漏施工時,沒有對防水材料的性能、質量進行對比和檢測,存在使用劣質防水材料的現象。
2房屋建筑過程中的防滲漏技術
2.1外墻防滲漏技術
房屋外墻一般是分為里外三層的一種墻體結構,最外層是防水涂料以及膩子,中間一層是砂漿,最里面一層是就是墻體的主要結構,而當建筑物外墻上所預留的空調孔洞、螺栓孔洞,穿墻孔孔洞等沒有做好相對應的封堵措施時就有可能造成相對比較嚴重的滲漏情況。每一種孔洞在進行封堵時都有著相對應的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這就要求施工人員在進行封堵時嚴格按照施工要求來進行。
2.2屋面防滲漏技術
一般情況下,屋面出現滲漏的主要部位為入水口位置、檐溝、出氣孔管道等重點部位,因此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應對以上部位進行針對性滲漏預防。(1)在實際的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需要綜合施工位置的具體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科學合理地選擇溫度卷材和防漏材料,確保各種施工原材料的型號和質量滿足房屋建筑的施工工藝以及設計要求,并確保施工人員能夠嚴格遵照施工規范展開施工。(2)在展開鋼筋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需要時刻保持作業狀態,避免出現間斷作業的狀況,最終形成冷裂縫,進一步增加出現滲漏的概率。在鋼筋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確保振搗密實,避免出現鋼筋露筋以及蜂窩等施工問題。(3)進一步強化找平層的防滲漏施工,確保找平層的整體結構性、強度以及剛度都保持良好的狀態,保持科學合理的坡度。(4)對于平屋面而言,采用結構來找坡度時,應不小于3%,材料找坡時應保持2%左右。對于檐溝和天溝在展開縱向找坡時,應不小于1%,避免房屋屋面板積水導致滲漏。
2.3地下室防滲漏防治措施
在地下室防滲漏強化施工時,應重點把握混凝土墻壁的澆筑質量、地下室底板和邊墻的密封效果。施工單位要進一步加強對混凝土振搗與澆筑環節的質量控制,可采用分層澆筑法對墻體結構逐層澆筑,并對分層銜接處進行抹平避免產生澆筑縫影響到墻面的防滲漏性能。同時在剪力墻混凝土養護時,應進行必要的溫度檢測,并根據實時檢測數據控制與分析,及時采取保溫措施調節混凝土墻的性能穩定性。另外,可以通過灌注密封膠和安裝止水帶等方式處理地下室墻面的施工縫區域,在焊接止水帶時要保持外裸露區長度在15cm以上,同時可配合使用固定構件與止水帶形成閉合的止水環來提高防滲漏效果。在混凝土振搗時,要提高振搗的頻率和力度,這樣才能形成緊密度更高的混凝土墻面結構,在澆筑過程中要對施工現場全面清理,避免廢料殘渣混入。施工完成后,針對松散的混凝土結構問題,可利用鑿除處理進行優化與加工。一旦地下室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嚴重的滲水問題,應通過對滲漏現象的分析找尋滲水的來源,同時沿著上水管道的路徑檢查破損部位,及時更換管道或對墻面存在的滲漏孔隙進行封堵。
2.4衛生間施工
很多房屋建筑工程中,衛生間均采用的是同層排水形式,這是一種新型的工藝。具體應用中,排水管道在本層內部敷設,共用水封管配件的使用,替代了常規的P彎和S彎,經由這一結構設計,滲漏點大大減少。在具體的設計工作中,衛生間結構樓板下層300mm的位置作為管道敷設空間,相當于在此部位做了結構沉箱,在結構沉箱的支模體系建設中,由吊模來完成,吊模嚴禁用磚塊作支撐,結構沉箱側墻模板支撐體系所對應的對拉螺桿要使用止水螺桿。衛生間墻體下部,應進行鋼筋混凝土導墻的設置,衛生間給水管的穿越,應從上部鋼筋混凝土導墻直接進入衛生間,嚴禁出現直接穿越的現象,盡量將衛生間墻體布設為多孔頁巖磚。穿過混凝土的管道,必須要進行預埋鋼套管和止水環的安裝,對于管道與套管之間的間隙,必須要進行防水材料的填充,并做好相應的封閉處理。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房屋的建筑過程中程序與過程是非常繁瑣的,房屋可能會由于在建筑過程中的各種缺陷導致滲漏等后期問題。所以,防滲漏的施工技術是整個房屋建設環節的重中之重,監管人員應當加強對防滲漏施工工藝的監管,減少房屋的滲漏問題,而施工人員應當嚴格按照工程質量管理標準來進行施工,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以此來減少房屋的滲漏問題。
參考文獻:
[1]王曉峰,孟慶峰.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滲漏原因及防滲漏施工技術分析[J].低碳地產,2020,2(20):69.
[2]劉嘉賓.房屋建筑工程防滲漏施工技術要點[J].城市周刊2019(32):86.
[3]秦源材.房屋建筑工程防滲漏施工技術分析[J].四川水泥,2020(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