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兆國
摘要:高質量的園林綠化工程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與生態環境質量。苗木的成活率成為衡量園林工程建設質量優劣的標準,因此,提升苗木成活率是項目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分析了影響園林工程苗木成活率的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園林工程;苗木栽植;苗木成活率
引言
園林綠化是維護生態環境的基礎,城市園林綠化為城市創造出一條靚麗的風景線,也體現出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但是,由于苗木栽植和后期養護不當,導致苗木成活率不高或生長不良,影響綠化效果,給園林綠化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苗木栽植是園林綠化工作的首要環節,栽植后要對苗木的成活率進行定期檢查,并做好相應記錄,時刻關注苗木的生長動態。苗木養護是指栽植成活后對苗木進行保養和護理,包括澆水、施肥、清除雜草亂葉、進行園林綠地清潔、防治病蟲害等,對不易存活的珍稀苗木要進行特殊保養,還要加強自然災害預防工作,確保苗木健康茁壯成長,美化城市環境。
1促進植物成活的必要性
在園林綠化工程中,工作核心是生態環境優化,以綠化為主要手段,在為群眾生活提供優質休憩場所同時,完善文娛氛圍,潛移默化進行環境文化熏陶,塑造自然氛圍,優化自然環境,展現生態魅力,促進宜居環境改造。在綠化工程中植物存活是重點難點,植物種類不同對生長生存環境和栽植技術有不同要求,種植環境選擇不當或者栽培技術偏差極易影響植物生長形式,或致植物枯萎死亡,影響園林工程宏觀質量與經濟效益。
2城市公園園林加強綠化養護的作用
2.1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城市公園園林綠化建設可以有效強化城市生態環境,杜英、廣玉蘭、垂柳打造出多層次、多角度的城市公園園林綠色區域,此類植被搭配后色彩鮮明,且觀賞性較強,基本不會受到氣候的影響,在實際種植時應用直線型規劃設計方案,將植物的搭配進一步完善,以多植物搭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進而起到降噪、美化的重要作用,防止城市出現“熱島效應”
2.2減少城市噪音
現如今,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人們對于生活物質需要也明顯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為了方便出現,購買車輛,而這些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則會釋放出尾氣,與此同時,汽車的鳴笛聲也產生噪音污染,這樣人們的生活則會受到影響。所以,人們開始注重噪音污染,并研究降低噪音污染的方法,園林景觀工程的建設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噪音污染,在美化環境的同時,改善城市的環境,這樣人們就既可以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也能為人們創建出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2.3能夠顯著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城市化的全面建設,讓人們大多處于鋼筋混凝土的包圍之中,這樣便導致人們與大自然和綠色植物的接觸機會變得更少,很多城市居民并沒有充足的時間到野外感受大自然,漸漸便會使人們的情緒受到較大影響,在遇到困境等情況時,情緒會變得比較急躁,并存在較為突出的低落問題。而通過園林景觀工程的全面建設,可以在改善自然生態污染問題的同時,讓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綠色元素變得更多,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并始終與自然生態環境保持比較高的互動性。最為關鍵的是,通過園林景觀綠化種植的積極影響,能夠讓人們形成比較強的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保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這不僅是園林景觀綠化的重要目標之一,更是實現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
3影響苗木栽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3.1苗木選取不合理
合理選取苗木是園林綠化工作正常進行的基礎。選取苗木時要注意地域因素的影響,南方和北方種植的苗木各有不同,需要考慮光照、溫度、土壤等因素,從而選取適宜當地種植的苗木。然而目前園林工作人員大多看重苗木的價格和外觀,導致苗木由于不適應當地的環境而難以成活甚至大量死亡,這不僅對接下來的養護工作造成一定阻礙,也對整個園林綠化工程產生嚴重影響。
3.2水分脅迫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植物光合作用和植物的生長環境息息相關,而水分條件在很大程度上也對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影響。苗木水分在大幅下降時,苗木光合作用能力會顯著下降,不過因為水分脅迫導致苗木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在學術界尚未達成統一,目前為止,對于水分脅迫作用下苗木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大致可歸結為以下3點:(1)苗木在水分脅迫作用下,氣孔變化是制約苗木光合作用的關鍵因素,其中氣孔導度是影響苗木光合作用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4]。(2)受到水分脅迫影響,葉肉細胞的光合活性大幅下降,造成苗木光合作用效果下降。水分脅迫會導致苗木葉綠體的結構遭到破壞,葉綠素含量降低,還原酶活性降低,二氧化碳的同化速率也顯著降低。水分脅迫作用下,葉面積擴大被抑制,葉綠體的光化學、生物化學活性被降低,導致苗木光合作用下降。(3)水分脅迫作用下,氣孔、非氣孔均是造成苗木葉片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的共同因素。如果水分脅迫不太嚴重,氣孔導度下降是造成苗木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限制因素,如果水分脅迫過于嚴重,苗木葉肉細胞光合活性就會下降,從而引起苗木光合作用下降。
3.3園林綠化養護不到位
由于植物自身的季節性變化十分明顯,一旦缺少了關鍵節點上的養護工作,會直接影響綠化建設的整體效果。若技術人員和工程人員對于種植植物自身特性的了解不夠全面,那么在養護的過程中則不能夠實行有利于植物生長的措施,如月季,在養護管理過程中以區域植物統一管理為主,未能在月季的泥漿中摻入1%~2%的硫酸銅,降低了月季的生長速度,且部分月季出現了死亡的情況,違背了月季的生長規律,這樣的養護勢必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3.4綠化技術不科學
園林苗木種植是一項完整的系統工程,要跟當地城市的實際情況相符,但部分施工單位在種植園林苗木的過程中忽略了城市的實際情況,沒有科學地育苗,盲目地追求綠化的覆蓋面積。園林綠化的養護技術是最為重要的,倘若沒有對苗木科學育苗,在后期的養護中就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從而給當地城市的財政帶來壓力。
4提升苗木栽植成活率的關鍵策略
4.1確保苗木含水量
要保證苗木的成活率,首先要保證苗木的組織效果程度,苗木的含水量是衡量苗木組織鮮活程度的關鍵指標,而苗木含水量包括自由水、束縛水,以此來斷定苗木不同失水程度下組織、器官代謝活動與生長情況[8]。本次研究中使用失重法對苗木樣本進行處理,起苗時失重記為0,后期每失重5%就代表一次處理,與此同時對不同失重程度下葉片的自由水、束縛水含量進行測定,作為評價參照,最終得出不同失水程度與植物體自由水和束縛水相對含量的關系。
4.2了解種植區域氣候環境
在園林綠化施工中,之所以必須了解當地氣候,是因為氣候是植物生長的宏觀環境。溫濕度異常可能影響植物生長,或引起植物枯死。分析種植區域氣候特點,科學選擇苗木,規劃適合在該區域實施的園林綠化方案。針對該區域設計綠化方案時,應結合本區域氣候特點,從氣候條件出發設計綠化方案。不僅如此,氣候條件直接影響植被生長,應結合區域氣候合理選擇植被,保證二者相宜適配,進而提升植栽種后成活率,并保證栽種成功后可以長期存活,保持長久優良長勢。例如,當植物種植區域為溫帶季風氣候時,東北地區即具有此類典型氣候,園林綠化規劃中,可選擇部分適宜栽種在室外的多年生類型綠化用喬木。此時應考慮美觀因素,保證綠化的視覺效果,還應考慮實際情況,科學選購可在此氣候中良好成活的植物種類,以免植物種植后無法過冬而導致凍死,影響園林綠化長期效果。在苗木種植后,應保證當時可以栽種成活,還應保證在天冷之后,在當地溫濕度惡劣的環境中植物也能存活。
4.3種植位置的清理
在對種植區域進行清理工作的過程中,除雜是必要的環節,在除雜階段,施工單位需要對種植土壤的厚度進行測量,在保證土壤厚度達到20cm后,對土壤進行翻整,并要進深翻,將雜物徹底清除。在完成除雜后,施工單位應進換土作業,由于原來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品,并且受到酸雨或者其他化學物質的侵蝕,從而導致土壤的性質出現變化,并且有毒物質較多,所以要進行換土,在換土階段,要對土壤的分子進行檢測,了解土壤組成成分,對于土質較差的土壤,施工單位應選擇其他位置種植樹木。對于一般土質的土壤,施工單位則可以對土壤進行改良,在土壤中融入營養物質。之后,在確保土壤質量符合要求后,施工單位再對土壤進行開挖作業,在開挖時,要對植物種植坑的位置進行距離的測量,根據植物的生長特點,確定坑的大小距離,讓坑壁處于垂直的狀態、底部保持水平,再將有機肥融入坑中。施工單位必須嚴格遵循施工圖紙的要求,對施工位置進行確定,運用先進的經緯儀選定坑的基準點,并做好標記,然后再運用繩尺放樣,這樣施工質量才能得以保證。在清除雜草時,可以適當的運用除草劑,但一定要根據除草劑的說明書合理使用,否則過量的除草劑會導致土質出現變化,也會影響植物的健康成長。
4.4綠化苗木的采挖與修剪技術
一定要選擇優質、綠化景觀效果好的樹種作為苗木。大多數起苗的時間是在春季苗木發芽時。首先,需在起苗前的2~3d灌溉苗圃,保障苗木能夠吸收到充足的水分,減少苗木根系的損傷,保證苗木根部的土壤凝固,同時能夠提高苗木的抗干旱能力。其次,在起苗的過程中,不要將苗木強行拔出,否則會損壞苗木。要盡可能地保留更多的根須,如果有過長的主根或側根,可以將其切斷,但對有損傷的根需要及時修剪。除此之外,如果起苗的數量過多,那么苗木還需要帶著土球,并且用草繩將其捆住,這樣才能保證苗木的根須有較強的吸水能力,提高苗木成活率。
4.5加強樹苗的運輸工作
樹苗運輸是園林建設中一項重要環節,運輸的質量和效率,影響著園林建設的質量和效率。運輸過程中,我們必須要盡量避免外界因素對移植成活率的影響,確保運輸環境的溫度和適度適宜,一般情況是,采取將根部包裹在土球的方式,避免根部因陽光照射造成的水分缺失。此外,還有注意人為因素,因工作人員操作不當,苗木運輸知識不足,造成的影響。因此,要提前對這些人進行苗木運輸知識培訓,確保苗木運輸工作的順利進行。只有提高苗木運輸的速度,才能提高園林建設的速度,從而提升城市的發展速度。
4.6做好施工過程中的綠化植物的選擇和移栽
為了確保園林景觀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在強化施工技術管理水平時,必須要從對以下幾個角度進行管理。首先,在選擇綠化植物時,需要選擇健康、強壯的植株,不選擇矮小和存在病蟲害問題的綠色植物,保證綠化植物苗木的質量和外觀達到最優標準。要根據不同園林景觀綠化工程的類型,選擇不同的綠化植物,突出綠化工程的整體性和合理性,比如,在公路兩側就需要盡量選擇抗性能力較強的植物類型,要具備較強的抗病、抗旱、抗風等突出能力,并且要求枝干比達到相關要求,苗木的規格要足夠大,避免在種植施工后出現倒伏或者枯死的情況。其次,在轉移綠化植物時,必須要做好對苗木等植物的保護工作,確保植物在移栽后的成活率。如果苗木出土后需要經過比較長的運輸距離,就需要保護好苗木和花卉的土球,可以選擇使用塑料袋纏繞保護,一方面避免水分快速流失,導致苗木和花卉枯萎,另一方面能夠保護植物的根系不受損傷,并提升移栽成活率。在運輸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避免植物的枝葉掉落,要保證根莖不受到損傷,尤其是一些幼小的花卉,要嚴防根莖斷裂或花瓣掉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施工技術人員應當根據當地的自然氣候環境特征,合理選擇苗木和花卉的出土轉移時間,以及移栽時間,不選擇在氣溫較低、大風、環境氣溫較高的時間段。這是保證綠化植物種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4.7準確把握土壤回填技術
第一,挖掘地表土之前,工作人員需要先檢測土壤性質,對土壤的酸堿情況,濕度硬度進行分析。如果土壤含水量較低,可以安排施工人員進一步挖掘土壤;如果土壤含水量過高,土壤呈現比較濕潤的狀況,那么則應該等到土壤干燥后再挖掘。挖掘工作對天氣也有一定要求,晴朗天氣挖掘效率高,且挖掘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陰雨天會有影響。第二,挖掘工在挖掘表層土時,可以選擇采用鏟車倒退的方式,不能重復碾壓同一處土壤,應始終保持同一方向施工,這樣可以確保土壤的團粒結構不受損。第三,改善下層土壤。可以通過融合耕耘的方式,必要時采用深耕細翻的方式,提高下層土壤質量。第四,施工人員需要為表土回填作業保留適合的排水坡度。種植高度要科學合理,通常情況下,園林主要種植草坪花卉,土壤回填的厚度較低;如果種植的是喬木或灌木時,土壤回填厚度較高。第五,移植苗木前,要清理土壤雜物、如果雜物較多時,可以換土處理,然后再進行栽植。
4.8綠化地點的灌溉施肥
土壤水分和肥力的保持情況在苗木的養護過程中是最為重要的,因此,要對苗木進行適時的灌溉和施肥。在灌溉時要注意苗木的種類、季節、生長情況及當時的天氣狀況等,不可以隨意進行灌溉。如夏季北方地區干旱少雨,苗木由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需要較多的水分,只有進行適當的澆灌,才能保證北方地區的苗木生長能夠有充足的水分;但夏季南方地區雨水較多,不能頻繁灌溉苗木。在冬季時,絕大部分地區都少雨,灌溉時就要增加水量,保證苗木正常生長。同時,苗木的澆灌還要根據苗木種類的特性來確定,有的苗木喜潮濕,因此可以增加澆灌量。對綠化的草坪進行淋水時,尤其是在每年10月到次年2月的干旱季節,要格外地注意冬季的保綠工作。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適當的根外追肥,保證草坪能夠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從而度過干旱的秋冬季。
結束語
對景觀工程中美的理解和展示,不僅是平衡性的體現,更是對工作和生活中智慧的不懈追求。環境在變化,但對美的追求不變。應不斷在理論中進行分析總結,在實踐中進行研究試驗,在理解美和創造美的過程中,尋找到適度之道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徐劍.園林綠化建設要高度重視樹種選擇與栽植[J].浙江園林,2019(04):47-48.
[2]魏云飛.園林園藝施工養護技術探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36):200.
[3]王敏.淺議園林綠化設計及樹木栽植技術[J].山西林業,2019(06):36-37.
[4]陳翠俊.園林綠化工程設計與施工管理綜述[J].中國標準化,2019(24):110-111.
[5]汪慧敏.綠化工程園林園藝施工及養護技術[J].花卉,2019(24):68-69.
[6]楊濤.芻議園林綠化中苗木種植施工與養護技術要點[J].花卉,2019(24):113-114.
[7]馬娜,趙新.談反季節栽植施工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花卉,2019(24):148-149.
[8]王云飛,崔院院,申偉.城市園林綠化喬木栽植與管護具體措施[J].花卉,2019(24):159-160.
[9]張其明,張洪光.園林施工中樹木反季節栽植技術[J].江西農業,2019(24):60.
[10]吳游凱.探析園林施工技術難點及解決對策[J].福建建材,2019(12):6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