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三 張豐
摘要:基礎測繪,是指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進行基礎航空攝影,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測制和更新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建立、更新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基礎測繪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先行性基礎工作本文以嘉祥縣為例,對本縣“十四五”基礎測繪規劃編制進行分析和探討,并作出相應歸納和總結。
關鍵詞:基礎測繪;規劃編制
引言
基礎測繪,是指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進行基礎航空攝影,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測制和更新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建立、更新基礎地理信息系統?;A測繪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先行性基礎工作。積極推進基礎測繪建設,增強測繪地理信息公共服務能力,可為嘉祥縣打造特色鮮明魅力獨具的制造強縣、科教強縣、種業強縣、交通強縣、文化強縣、生態強縣提供強有力的測繪保障。
1 規劃編制背景
基礎測繪規劃是政府指導基礎測繪事業發展、審核重大基礎測繪項目、安排政府投資和財政支出預算、制定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和綱領性文件。編制基礎測繪規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賦予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的法定職責?!笆奈濉被A測繪規劃編制作為機構改革后的第一次基礎測繪五年規劃編制工作,既要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山東省測繪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更要圍繞自然資源管理,聚焦服務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新任務,順應高新技術深度融合新需求。
2 嘉祥縣基礎測繪基本形勢
2.1發展基礎
“十三五”期間,全縣基礎測繪工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重大戰略、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實施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取得新成效。全縣基礎測繪管理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現代化測繪基準持續優化,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更加豐富,測繪地理信息管理穩步加強,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為縣經濟發展和民眾生活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和技術支撐。
2.1.1 基礎測繪發展環境不斷完善
基礎測繪發展政策日益完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山東省測繪地理信息條例》頒布實施,省政府制定了《山東省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省市縣政府均印發了本級“十三五”基礎測繪規劃,為全縣基礎測繪工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管理體制機制更加健全。2020年,機構改革順利完成,嘉祥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成立,統一管理全縣山水林田湖草等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A測繪全面融入自然資源管理,重點支撐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的履行。
2.1.2 現代測繪基準體系持續優化
全面使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投入資金50萬元,實現基礎測繪數據向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數據的轉換與無縫銜接,推動了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不動產登記等重點工作順利實施。
多措并舉強化測量標志管護。落實責任,與鎮街資源所簽訂測量標志保護責任書和委托保管書,把保護工作落到實處;加強巡查,定期和不定期對縣域范圍內33個省級測量標志點進行巡查并完成測量標志動態監管系統數據庫錄入;落實經費,“十三五”期間,申請財政資金8萬元,發放到各鎮街資源所,用于測量標志點日常巡查管護工作。
2.1.3 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日益豐富
實現多尺度遙感影像覆蓋。結合嘉祥縣中心城區基礎信息普查項目,2017年獲取嘉祥全境0.5米分辨率航空影像,獲取0.05米分辨率航空影像214平方千米。與省級基礎測繪統籌,全縣域優于0.5米分辨率遙感影像實現年度覆蓋,遙感影像精度進一步提高。
測制大比例尺地形圖。成果包括嘉祥縣城市開發區邊界范圍150平方千米1:500數字線劃圖、202平方千米1:5000數字線劃圖。為信息化建設、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
與省級基礎測繪統籌共享,實現全縣域2米格網精細化數字高程模型全覆蓋。
2.1.4 基礎測繪服務能力逐步提升
積極響應各行業各部門有關重大工程建設和信息系統建設的基礎測繪成果需求,有效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急需測繪成果供給,基礎測繪的經濟社會效益持續增長,“十三五”期間,為不動產登記、城鎮管理、水利建設、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等提供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和服務,為相關工作的展開提供了重要數據支撐和科學保障。
測繪地理信息市場服務監管進一步加強。在全縣部署測繪成果保密檢查、地圖市場大檢查等工作,開展了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和測繪法宣傳教育,僅2020年就發放宣傳材料2000余份,增強了廣大群眾對國家版圖的認知和自覺維護地圖市場秩序的意識,為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2.2 存在的主要問題
“十三五”期間,我縣基礎測繪工作為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基本測繪保障,自身也取得了一定發展。但隨著嘉祥縣戰略目標調整、經濟建設和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基礎測繪狀況與嘉祥縣現代化發展的需要仍存在一定差距,具體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2.2.1 基礎測繪財政投入有待提高。
基礎測繪公共財政投入與經濟發展不協調。盡管近年來我縣財政對基礎測繪工作投入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財政投入與面臨的工作需要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僅能完成省市部分常規目標任務。“十三五”期間,基礎測繪實際資金投入為358萬元,較“十二五”期間有所下降。
2.2.2 基礎測繪更新機制尚需健全。
現有基礎地理信息產品的內容、形式、現勢性、覆蓋范圍等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社會各領域、各行業的需求還有一定距離。全縣1:5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僅覆蓋城市開發區邊界范圍的150km2,現勢性為2017年,建制鎮等重要區域尚無大比例尺數據?;A地理信息更新機制不健全,更新頻率低。
2.2.3 基礎測繪服務模式亟需創新。
地理信息社會化服務仍以傳統的圖紙和地圖為主,對數據庫、信息系統開發利用的深度和廣度不夠,難以滿足信息化社會和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多樣化、精細化、個性化的需求。不同部門之間地理信息資源交換共享機制不健全,基礎測繪服務模式亟需創新,服務能力有待提升。
3 面臨形勢
3.1 融合高新技術,基礎測繪發展注入新動能
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融合,正不斷催生各種地理信息新應用、新產品和新服務。我國自主研制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衛星遙感應用不斷深化,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機載雷達、無人機、傾斜攝影等新型技術裝備在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新技術的應用,為基礎測繪技術體系升級轉型,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動能。
3.2 立足機構改革,測繪地理信息迎來新使命
機構改革后,嘉祥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成為新的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基礎測繪發展的體制環境發生重大變化?;A測繪在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測繪服務保障的同時,全面融入自然資源管理大平臺,支撐“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的履行?;A測繪服務對象和目標更具體、更明確,對測繪地理信息公共服務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實現跨越發展,測繪地理信息面臨新要求
審視嘉祥縣縣域態勢,“十四五”時期,是嘉祥縣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加快實現增長動能升級的攻堅階段和關鍵時期,挑戰與機遇并存。這對測繪地理信息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基礎測繪加快轉型升級,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應用新技術、解決新問題,從而為推動嘉祥縣新時代現代化強縣建設提供新的、更高質量的基礎支撐保障服務。
4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形成適應嘉祥縣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的測繪地理信息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有力支撐自然資源管理;建立完善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實現全面、高效、穩定的高精度基準服務,現代測繪基準體系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構建全覆蓋、高精度、立體化的地理信息資源體系,推進地理信息資源成果廣泛應用于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民生保障,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向縱向橫深化,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為實現嘉祥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計劃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健全應急測繪服務保障,加強應急測繪裝備、應急測繪信息資源建設,應急測繪能力邁上新臺階;圍繞新技術、新業務引進先進測繪設備,組建與新環境相適應的基礎測繪隊伍,科技創新能力切實提高。
5 主要任務
5.1 優化現代測繪基準體系
配合省級基礎測繪升級改造我縣現有測繪基準基礎設施,加快完善基礎測繪基準體系。高度重視測量標志保護工作,認真履行保護職責,實行分類保護制度,推行測量標志的重點保護與一般保護相結合的分類保護制度,健全測量標志保護長效機制;開展常態化測量標志維護管理工作,提升測量標志管理信息化水平,摸清控制點現狀。開展測繪科普和宣傳工作,引導社會公眾增強測繪地理信息法律意識和對測量標志的保護意識。
5.2 豐富基礎地理信息資源
5.2.1 統籌獲取全縣遙感影像。
共享省級基礎測繪年度獲取更新的優于0.2米分辨率遙感影像、半年覆蓋的優于0.5米分辨率遙感影像、季度覆蓋優于1米遙感影像、月度覆蓋優于2米遙感影像以及分年度獲取1次全省陸域1米間隔機載激光雷達點云數據,擴大優于0.05米分辨率和0.2米分辨率遙感影像獲取范圍,滿足全縣各部門及社會公眾對多分辨率遙感影像和高精度地形數據的需求。
5.2.2 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
堅持按需更新原則,采取增量更新、協同更新模式,建立健全標準規范,開展基礎地理信息更新。根據影像獲取情況,制作相應分辨率正射影像圖、更新1:500數字線劃圖和1:2000數字線劃圖,實現重點要素年度更新。開展地下管線、管廊數據普查更新,優化地下管線管理系統,提高地下空間現代化管理水平。依據省級一體融合時空數據庫建設的市縣分級負責協同機制,積極配合基礎測繪成果及專題資料定期收集匯交工作。
5.2.3 建立實景三維嘉祥。
利用高精度傾斜影像開展重點區域地理要素的實體化建設,共享省市級基礎測繪地形級實景三維模型,整合全社會已有的部件級實景三維模型,形成全域覆蓋、尺度融合的實景三維展示和分析能力,滿足我縣各部門對三維地理信息的應用需求。
5.3 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務能力
協同更新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框架數據,及時向“天地圖·山東”匯聚,并在線發布。進一步豐富公共地圖產品服務,提升地理信息知識化服務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公眾民生提供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強化應急測繪保障能力。健全應急測繪保障預案,定期組織應急培訓和應急演練。
5.4 深度融入自然資源管理
充分發揮基礎測繪數據在自然資源管理數據中的空間定位作用,加強與自然資源業務協同,實現與不動產登記、自然資源調查、國土空間規劃等成果共享和融合,精細化服務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調查監測、確權登記、生態保護修復、執法監察等自然資源管理。
5.5 加快地理信息科技創新發展
積極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高新技術在基礎測繪中的應用,推動地理信息產業創新發展,加強科技創新經費投入,提升地理信息科技創新能力。完善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基礎測繪地理創新人才。加強對提供服務的涉密基礎測繪成果領取、存儲、使用監管,確保提供使用的涉密基礎測繪成果安全。
6 結語
嘉祥縣“十四五”基礎測繪規劃是全縣在規劃實施期內基礎測繪各項工作順利實施的政策保障,是編制基礎測繪年度計劃、安排財政預算投資及項目實施的主要依據。嘉祥縣應立足全縣基礎測繪發展實際,堅持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宗旨,以發揮好測繪地理信息“兩服務、兩支撐”為核心,以服務嘉祥縣城鎮建設、文旅融合、民生優先工作為重點,建設測繪強縣,助力嘉祥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基礎測繪條例[M].北京:測繪出版社,2009.
[2]嘉祥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嘉祥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嘉政發〔2021〕11號)[G].嘉祥:嘉祥縣人民政府,2021.
[3]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山東省“十四五”基礎測繪規劃編制工作方案》(魯自然資辦字〔2019〕44號)[G].濟南:山東省國土資源廳,2019.
[4]李國華,張月珍,王壽利,等,基于市縣“十三五”基礎測繪規劃的編制工作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7,4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