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志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日新月異的發展,在科技不斷創新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規模在擴大的同時,建筑施工的工藝技術也越來越完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較為常見,但對其施工技術質量的控制卻是難點問題,同時對施工技術質量的控制要求相對嚴格。本文重點對施工技術方案和技術實施保障措施進行分析,在大體積混凝土技術溫度裂縫產生原因及施工技術指標控制措施、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控制等方面進行具體分析,期望能夠給同領域施工技術管理人員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引言
當前的建筑物數量已經逐漸不能滿足于城市居民的需求了,這也就直接的促進了建筑行業的發展與壯大,高層建筑以及大型建筑的數量開始與日俱增,這也對建筑施工的技術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應用比較廣泛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方面有著很明顯的提現,對其質量水平上也有著全新的要求,在進行混凝土澆筑的時候,應該減少出現裂縫的情況。下面將會對混凝土的這種建筑技術以及它的應用展開探討,希望可以進一步促進這種施工技術的進步。
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簡介
國民經濟能力在不斷增強,人們的生活狀況得到改善,更加注重建筑設計的美觀及建筑功能,更加關注建筑施工的質量,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建設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該技術能決定建筑的質量,以及建筑將來的使用壽命。針對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由于存在不同的施工結構,因此對混凝土結構有著不同的要求。通常情況下,混凝土體積較大,有時候甚至能超過所規定的體積,具體建設過程中,應當結合工程項目實際情況,合理運用該技術,以確保建筑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及安全施工。
2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要點
2.1攪拌與運輸混凝土技術要點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攪拌中,材料的攪拌狀態最終會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所以,在混凝土攪拌中需要做到:第一,混凝土配比中,需要按照石子、水泥以及沙的配比方案,進行材料的配合分析,并根據工程項目的需求,適當的加入水,增強混凝土攪拌的整體質量;第二,在混凝土攪拌中,也需要對外加劑的特性、質量等進行全面分析,保證外加材料的正確使用;第三,在混凝土攪拌中,為了保證混凝土材料攪拌的均勻性、顏色一致性,施工單位管理者要結合攪拌工序的特點,通過合理攪拌提升混凝土的實用性,使混凝土材料質量符合工程項目的需求。對于攪拌好的混凝土,一般建議施工方使用膠輪車將其運輸到澆筑地點,運輸階段要做到“三隨”,實質上就是隨拌、隨運、隨澆,減少或規避發生石子沉降與水泥漿下浮或漏漿等不良狀況,結腸方式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更符合工程設計要求,有序推進混凝土的澆筑、振搗工序進。運輸混凝土階段,要求工作人員減少轉運、震蕩,盡可能的短縮運輸時間長度,一般要求運輸時間≤30min,如果超出了以上時間要求,則要在混凝土入倉之前再行拌和一次。針對已經有初凝表現的混凝土,需要將其作為廢料科學處理,無論是在哪種工況下,運輸混凝土過程中都不可以向其內添加水。
2.2混凝土施工的澆筑技術要點
在對建筑施工期間,混凝土澆筑施工,主要是把混凝土澆筑到相應的模具上,并直到混凝土產生塑化。混凝土施工周期長且施工技術復雜,如果不進行合理的控制,那么就很有可能產生裂縫的情況。因此這就要求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要將灌入模具時的溫度以及澆筑的范圍控制在標準的范圍內。另外,要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全面檢驗支架、預埋件等器件的質量,要在保證它們質量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保證施工的順利開展。混凝土坍落度主要取決于施工的實際狀況,通常墻、梁、板要保持在16-18cm的范圍內,這樣便能達到泵送和澆筑的標準。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要以混凝土澆筑速度作為標準,確保混凝土施工的連續性,避免產生施工冷縫。同時在澆筑過程中,還要保證混凝土下料時,能夠勻稱地灑落到混凝土的每個部位當中,下料高度要控制在2m的范圍內,這樣混凝土便不會產生離析現象。若大于2m則要使用溜槽,在進行澆筑期間,還要委派專業工作人員查看模板,如果存在跑、漏、脹膜的情況要馬上予以有效的處理,此外還應將鋼筋放在合適的位置。
2.3混凝土振搗技術要點
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施工單位要對混凝土工程進行振搗,過程中要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振搗工序,規范混凝土振搗的整體效果,為行業的運行及發展提供保障,一般情況下,在混凝土振搗中需要做到:第一,施工人員需要結合工程項目的特點,對混凝土的厚度、深度等進行分析,合理選擇表面振搗器,如果遇到混凝土厚度較淺的問題,需要使用振搗器進行處理,規范混凝土施工質量,避免混凝土振搗中工序不足問題的出現;第二,在機械振搗方法使用中,施工人員要保證振搗幅度、頻率的均勻性,并將震動力均勻的傳遞到混凝土自重,減少混凝土顆粒之間的黏著效果,提升混凝土的流動性;第三,在使用機械振搗技術時,需要保證水泥漿的均勻填充,降低振搗空氣、數量等問題的出現,增強混凝土的密實度;第四,人工振搗中,由于振搗的消耗量相對較大,在施工量較小以及施工難度增加的情況下,通過人工振搗可以更好的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到了工程項目施工的整體效果,增強混凝土施工的穩定性。
2.4溫測技術要點
在建筑工程中,要想充分保證施工質量,應用該項技術來測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應該對混凝土的溫度進行充分的把控,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混凝土出現裂開的現象,需針對每一小塊混凝土,對其溫度進行預測,在房屋建筑中進行測量,往往會借助電阻型溫度計,來對混凝土溫度開展測量。在測量完每小塊混凝土溫度之后,需做出一定的標記,這樣可以避免遺漏,最后對整體混凝土進行測量,以保證大體積混凝土與建筑施工需求相符,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混凝土進行測量時,必須準確測量,對混凝土溫度進行準確測量,就可得出混凝土準確溫度,避免因為混凝土溫度,從而引起一系列的問題。
2.5養護作業技術要點
在完成了對于混凝土的澆筑工作以后,第一次凝固完成的時間通常都是在2個小時之內,但是最后凝固的時間相對來說要更長一些,而且這個過程非常容易會受到來自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在結束了結構的振動運行以后,一定要使用一些方法來維修整體結構,對維修的時間也要加以控制,最好是在一周上下完成。在對混凝土進行養護的時候,主要就是對其加以保溫和保濕,這個過程與季節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如果是夏季的時候進行養護,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注意對混凝土進行保濕。在振搗工作結束以后的十二個小時以內,在結構的表面上應該覆蓋上一層草席,草席上面一定不要忘記灑一些水,使混凝土的結構表面可以保持濕潤的狀態。如果是冬季的時候進行養護,那么一定要做好混凝土的結構保溫方面的工作,可以將草席或者是塑料薄膜覆蓋在結構的表面上,盡可能的不要去灑水,對周圍的環境溫度也要進行實時的監測,以免出現水化的熱量向外溢出的現象,最終使結構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裂縫。
結語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至關重要,要首先做好混凝土的制備與運輸,將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工作落實到位,科學合理地進行混凝土的調配,加強對振搗施工技術的優化,將混凝土養護工作落實到細處。此外,要做好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質量控制的應急措施,按照施工技術應用規范及標準,針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查找原因,保障施工技術質量的嚴格把控。
參考文獻:
[1]荊志朋.淺析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產業創新研究,2020(14):138-139.
[2]徐雄.房建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無縫技術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