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壽志
摘要:我國的水資源儲量有限,人口基數龐大導致人均水資源十分稀少,為有效解決水資源調配、利用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我國的很多地區都加大了在水利工程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以通過水利工程建設來有效進行水資源的科學配置。但水利工程的項目規模龐大,在開展一系列建設任務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對工程現場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或大或小的影響,為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目標,工程企業在開展水利工程建設任務時,都要結合區域情況和工程建設要求,做好總體的規劃和設計。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引言
為解決水資源污染、水資源浪費及水資源不足等問題,我國近些年完成了很多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工作。由于水利工程項目屬于綜合性較強、施工工藝較為復雜的建筑項目,因此在建設及運行階段需要進行嚴格的管理,這樣才能確保水利工程符合施工質量標準,實現預期的運行效果。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國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及運行管理工作尚且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為水利工程的順利使用帶來了很多阻礙,因此必須得到妥善解決。
1水利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1.1水利工程建設是非自然行為的人類改造自然包括生態環境的活動
水利工程建設的最終任務是為了有效對區域內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加以科學調配,以最大程度發揮水利工程在區域中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任何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都屬于非自然行為,為改造項目,處于特定的自然環境條件下,工程建設任務的實施會對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和干擾。
1.2水利工程建設是生態環境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
人類的生存中,對于自然環境有著極大的依賴性,生態環境不僅可以給人們提供基本的食物、生產生活材料,更能夠給人們提供基本的自然環境條件支持,在正常的水循環、空氣凈化等方面都有著突出的作用。因此,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是生態環境全面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求。
1.3良性的生態環境是水利工程的保護傘
水利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其所處的自然環境相對特殊,人類雖然在長期實踐的過程中有了極高的世界改造能力,但自然卻有著巨大的能量,如果在水利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能夠遵循生態性原則,就可以保護區域的生態環境,而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樣可以作為水利工程的保護傘,但如果生態環境相對惡劣,勢必會導致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水土流失等各種不利條件,影響了水利工程的整體效益。
2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2.1水利工程建設當中的技術及質量管理問題
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關鍵環節,這個環節的管理如果出現問題,會直接導致整個工程的失敗。目前我國較大型的水利工程項目自然會有專業的技術團隊負責設計和施工,在技術及質量的管理上相對比較完善,但是很多小型的農田水利工程則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因此設計人員及施工人員的專業能力會比較低,而且整體素質也會有所下降,因此會忽略掉施工的過程中及后期的運行管理,這就為工程的質量安全帶來隱患。
2.2缺乏運行管理意識
目前,我國有很多水利工程已經投入使用,在運行的過程中,很多質量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其中很多質量問題就是由建設過程中及運行過程中的疏于管理導致的。部分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者和管理人員并沒有良好的管理意識,在建設過程中缺少對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及質量審核,工程竣工后也沒有及時組建完善的養護隊伍,以至于很多水利工程因為維修不及時而停止使用,給國家財產帶來嚴重的損失。
3實現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3.1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
為使得水利工程建設中有效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快推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各個水利工程企業都應結合水利工程的特點,與專業部門合作,構建完善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利用該體系來對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的環境影響加以準確評估,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施工設計優化和改進。正式的水利工程項目實施之前,專業的工程師要對工程現場的條件加以全面調查,在此基礎上進行工程建設中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后續的工程建設中,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等都要始終堅持生態保護的原則和要求,不斷結合項目實施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減小工程建設對區域生態環境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在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的構建中,做好評價體系內評價指標的合理性,以使得該評價體系能夠在水利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有效發揮其作用。
3.2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設規劃與選址
針對水利工程項目實施,前期的建設規劃和選址工作是尤為關鍵的,為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平,工程企業在參與工程建設時,都要以可持續發展作為基礎,來結合現場情況,進行建設規劃和選址。因為水利工程建設設計過程中,往往會導致河流的流域情況發生明顯的變化,為符合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設計階段就需要安排專人來對河流加以規劃和評估。選址工作關乎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便捷性、工程效益,在選址工作開展時,要使得工程建設活動對于周邊地區的環境、人類活動的不利影響降至最小,最好選擇在生態環境影響偏小的區域內,以控制移民率和建設成本,工程師和有關的技術人員,要做好綜合性因素的考慮,經由全面評估來選定最佳的建設規劃方案。
3.3制定完善的、合理的江河流域規劃
因為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緊密關系,各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中,也需要結合流域的具體情況,來制定相對完善且合理的江河流域規劃。我國在河流整治的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隨著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加劇,很多河流流域中的自然條件、環境等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種變化使得人們對于水利工程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個流域都要結合其具體情況,來進行流域計劃的進一步調整,反分析或者后評估原來流域,進一步進行自然規律的分析,對流域整治計劃加以全面優化。流域管理體制中,要充分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鼓勵相關主體積極參與到流域規劃和治理的工作中來,堅持流域水資源治理。
3.4建立生態環境補償體制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規模龐大,其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為確保各種建設目標的全面達成,必須要保障足夠的資金投入,但巨大的資金投入勢必會導致當地政府的財務負擔同步增大,因此,針對水利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而言,國家相關部門和政府機構,要進行生態環境補償體制的構建,經由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實施,使得在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既能夠符合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律、環境保護要求,更能夠最大程度上減小水利工程建設中對當地環境等造成的不利影響,總體上遵循在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誰破壞、誰治理的要求。但生態環境補償體制的構建中,需明確相應的主體和范圍,以通過責任的全面落實來提高水利工程的整體建設水平。
結束語
水利工程建設實施往往會對周邊環境造成一定的積極和消極影響,針對這些影響情況,各個水利工程項目實施中,都要結合工程現場的環境特點、工程建設要求,處理好工程建設與區域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劉輝.水利工程建設對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分析[J].新農村(黑龍江),2017(03):108.
[2]劉博文.水利工程建設對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分析[J].魅力中國,2017(14):254.
[3]尚文韜.淺析水利工程建設對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J].四川水泥,2019(07):333.
[4]劉潔.試論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J].科學技術創新,2018(18):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