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沁含

摘要:現階段,隨著中國建筑行業的迅猛發展,不但傳統式建筑技術得到了調節和提升,而且各種現代化技術也加入其中,產生了綠色建筑技術等新的建筑技術,可以有效地達到我國現階段的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給排水系統作為綠色建筑施工流程的重要階段,能夠高效提升綠色建筑的質量。因而,文中科學研究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的節水對策,期望能給予有關學者一些參照。
關鍵詞:綠色建筑;給排水;節水
前言:
在搭建階段中,要大批量的資源,其中很多是不可再生的。因而,與其他行業相比,建筑行業具有大氣污染程度高、能耗高的特點。在資源節約和綠色環保時代的基建環節,建筑企業在綠色建筑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必須節能減排。給排水工程的施工是施工現場的關鍵環節之一。本環節所采用的施工程序將對節水的實際效果造成重大影響。節水環保節能技術的運用可以實現污水的循環利用,提升水資源的使用率,這對減輕我國淡水資源緊缺有著關鍵意義。
一、改進選料用材
改善選料用材關鍵就是指材料,包含管道材料及相應零配件材質的選用時要特別注意挑選環保型材料,這樣不但能確保水資源的節省,并且還使水資源的輸送及應用更為安全。在這里要特別注意的是下列幾方面:
1.1充分應用太陽能系統
近幾年來太陽能的應用使我們看到了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極大益處。太陽能是一種新式、能再生的資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并且其不易造成其他環境污染,因而在開展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的歷程之中可充分應用太陽能系。
1.2選用節約型用水器械及配件。
據分析,選擇資源節約型的自來水設備及備件,可使綠色節能建筑的排放量減少5%左右。因此,在綠色節能建筑的給排水設計過程中,可以選用更加節約資源的自來水設備及配件,既經濟又保證了實際效果。
1.3應用環保給水管道材料
當然,水會被腐蝕,這會對金屬復合管的原材料造成嚴重的腐蝕,從而降低水中的氯含量,增加致病菌,最終污染水質。目前,許多歐美國家已禁止在日常生活給排水中使用鍍鋅鋼管,國家也在大力推廣使用新型綠色環保給水管材料,如ppr管、鋼-塑料復合管、PE管、共聚聚丙烯管(PP-R管)等新型管件,以更好的保障飲用水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
二、提升完善給水管道設計技術
為全面支持我國綠色發展戰略,綠色節能建筑必須提高完善給排水系統制定的技術性,從根本上重新調整給排水系統,使其能夠以促進節約用水。由于污水管道的良好設計,可以大大避免水源流失和滲透問題。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給排水系統中的壓力,也可以增加各種元件在給排水系統中的應用。此外,在開發綠色建筑給排水系統的設計理念時,必須融入防腐技術,工程建設應選用綜合質量優良的材料,從而有效提高節能環保水平。給排水系統的保護特性。在優秀高科技技術的驅動下,綠色節能建筑的給排水系統還必須精通太陽能發電系統及相關技術。太陽能作為一種新的可再生資源,不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并且在應用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的環境污染,這與綠色建筑的設計思路如出一轍,將給排水系統與太陽能設備融合,還不會降低建筑相應的電量耗損。
三、改善方案設計
設計方案的改善關鍵就是指在進行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時包含其給水方法、壓力、給水加壓設備等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加以改進,以從源頭上提升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的合理化及科學性。實際可從以下幾方面下手:
3.1給水系統分區供水
對于市政給水管網而言,一般的給水方法無法達到大城市高層住宅綠色建筑的供水要求,所以現在國內一二線城市多采用磁盤分區供電的給排水方式。給排水盤隔水主要是利用市政工程排水管網的余壓,達到降低收費能耗的目的,從而促進低收費時經常出現的水源消耗的減少。房屋。給排水盤分區供電其實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二次充電供電;另一個是區域供電。二次充電和供電多用于需水量非常大的公共文化服務和商業服務設備;區域供電可根據各區域的具體情況進行,如1-3層、4層可選擇立即供電。以上可以選擇采用二次充電供電,既可以改變小水泵房總面積,又可以減少用電負荷,有效減少間歇性電能的消耗。
3.2注意中水的回收再利用
中水是指可以通過儲存在溫室或綠色節能建筑類別中的溶液作為雜自來水的所有水源,包括日常污水、冷凍自來水和降水。中水的回收再利用實際上包括中水的收集、儲存、沉淀,以及無塔供水設備。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居民小區使用中水后,水流量可減少30%-40%,而同時其污水排量也大大減少,降低量達35%-50%。
3.3維持有效的水壓
在進行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時常常會發生衛生工具的使用壓力大大高于其壓力的最低限的狀況,這非常容易導致其具體出流量遠遠地高過其額定流量,但對客戶而言不會發生變化,也會消耗水源。更嚴重的,可能是工作原因。壓力過高或泄漏過多都會造成安全生產事故。關于立管和給排水部件的壓力,我國《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2009年版)中有明確的標準和具體說明。因此,正在實施綠色建筑。在給排水設計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有關規范選擇合理的壓力,不宜過高或過低。注意各地區環衛產品排水管點最小靜水壓不超過0.45Mpa,靜水壓超過0.35Mpa的進水管(或排水橫管)應配備緩壓或變壓機械和工具。
3.4挑選適宜的加壓設備
現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中多應用新式的無負壓供水設備,這類設施是根據變頻式恒壓供水設備而發展下去的,其可同時連接市政管網,進而降低儲水箱的設定。在這樣的情形下,只需應用市政給水管網的余壓便可合理降低全部供水設備的動能外流,進而實現節能環保的目的。與二次加壓設備對比,無負壓供水設施的應用大幅度降低了給水能耗值。更主要的是此設備所需投資少、占地面積小,且其屬封閉式的供電設備,不用擔憂其會給水資源系統造成二次污染。
3.5生活給水系統及消防給水系統要分離
日常生活給排水系統和安全消防給排水系統所需要的壓力不同。根據要求,日常生活給排水系統壓力設計在300-400Kpa中間,最好是不能高過800Kpa,而消防給水系統的水壓要大大超出其最大值。
四、找尋可取代的水資源
開源是最好的節流,如果想擴大水源。一是靈活中水。中水是各種污水管道解決后在選定范圍內使用的非生活用水,比如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污水,可以設計收集計劃對其進行凈化。處理生活中使用的非生活用水,如沖廁和景觀花園的自來水,不僅可以提高水源利用率,還可以大大減輕大城市的排水設備負荷。二是要精細化利用資源。能夠設定一定的裝置將雨水利用起來,集中凈化處理、儲存,用以園林灌溉等,在其中綠色灌溉以噴灌、微灌等高效農業節水灌溉方法為主導,這就大大地節省了用水成本。
五、加強節能觀念
要做到節約用水,其取決于人,由于人在城市用水中處于核心低位。因而在開展給排水設計的歷程中必須提升用戶的節約用水觀念。首先,要宣傳水資源的珍貴性,可從在我國水資源總量及人均占有量談起,讓用戶可以真實感受到我國水資源的貧乏,進而加強大家的節約用水觀念。其次,消費者可以通過扣除水電費,首先感受到水的珍貴。通過實踐活動,消費者可以在形象中感受到水源對每個人日常生活的影響和重要性。歸根結底,要加強公共區域水源地管理,對相應的給排水設備進行維護保養,確保所有水源正常供應。
結束語:
總體來說,在建筑施工和運用過程中運用節水環保節能技術是十分需要的,這不僅僅能夠保證施工質量,同時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在給排水系統設計的階段中,還存有許多問題,為了更好地處理這種問題,施工隊伍要運用新式節能環保設備,實現再生水資源的運用,同時也要對排水管道進行升級。
參考文獻:
[1]孫兵.綠色建筑給排水節能技術探析[J].江西建材,2017(3).
[2]萬丹.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對策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9(5):56~57.
[3]魯建舉.關于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的節水措施探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7(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