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杰祥

摘要:南方某鎮位于高新區的核心園區,是以工業為支柱,“園鎮融合”的典型地域。在上一輪治水中,全鎮已搭建完善的市政污水收處系統,為進一步提高現有系統的污水收集能力,減少以至杜絕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水體,需充分論證存在問題,以排水單元為抓手,精細化、高質量開展現有污水系統全面升級改造工作。
關鍵詞:高質量治理;化整為零;排水系統整治
正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笆濉?、“十三五”期間,該鎮一直致力于水污染防治工作,開展了公共管網建設、截污工程、入河排污口整治、河涌生態修復、黑臭水體治理、應急性凈化治理等一系列水環境整治工程,削減了入河污染物,在改善河涌水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該鎮地處珠江三角洲河網區,合流區域,流域水環境整治任務依然非常繁重。
本文以該鎮排水系統現狀存在問題分析為導向,在充分利用現有管網、設施的條件下,提出精細化高質量整治的排水工程的工作思路,化整為零劃分治理工程,分層分級夯實近期建設工作,探索排水系統全面升級改造的中長期方案。
一、現狀存在問題剖析
1、污水處理設施
該鎮目前共有數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納污范圍覆蓋整個鎮域,但由于存在離島式位置、地形高差、市政污水管覆蓋不足等原因,仍存在個別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站。
根據2020年用水量數據,測算該鎮集中處理率為75%-80%。雖然污水集中處理率較高,但從部分污水處理廠進廠COD、NH3-N濃度可知,系統中存在外水進入的情況。另外,根據各污水廠現狀運行負荷看出,個別污水處理廠接近滿負荷,個別時段還存在超負荷運行情況。
因此污水廠存在問題是:部分污水廠處理規模不能滿足發展需求,另外,系統中存在外水進入問題,也擠占了部分污水廠的處理能力。
2、市政污水管網系統
該鎮現狀污水主干管網總長度約600多公里,排水體制為分流制、合流制混合系統。根據地理信息系統識別排水用戶,進行市政污水管網覆蓋情況統計,現狀公共管網覆蓋率達87%,僅有200多個排水用戶周邊未有公共市政污水管網。在、擬建管網長度達300多公里。在、擬建管網建成后,市政公共污水管網覆蓋率接近100%。
本輪研究也對現狀管網的運行效能進行充分的評估,評估內容包含管道過流能力以及實際運行水位??紤]目前仍存在截流式污水管道,因此管道過流能力評估中取截流倍數為2,經統計管道規模不滿足要求的長度占比僅為2.8%,大部分管網均能承載污水流量。但在進行管道現場實際摸查中發現,不少主干管網存在高水位運行情況,結合管段的COD濃度實測數據,以及管道缺陷探測數據,判斷管道高水位運行的原因是外水通過截流式污水管道的溢流口進入管網,另外也有地下水通過結構性缺陷管段進入管網。
3、排水單元情況
排水用戶系統屬于排水系統“最后一公里”,是最為關鍵、最難改造的環節。排水用戶的污水是否接入市政污水系統,直接影響污水系統運行效果。因此,本次研究將龐雜的排水用戶化整為零,根據排水用戶的用地性質、后續排水改造的責任主體的不同,劃分為1700個排水單元,并對每個排水單元的排水體制進行現場摸查。據數據統計,大部分屬于工業、城中村、住宅類排水管理單元,仍有約60%的排水單元屬于合流制單元,其余雨污分流單元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雨污錯混接問題。
4、現狀問題總結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一直充分發揮事業單位、環境治理專業單位的力量,高速的搭建主干污水系統,基本形成完善的污水收集、轉輸、處理系統,公共管網覆蓋率高。但歷史形成的排水用戶,由于建設標準不高,排水系統存在問題較多,直接影響污水系統的收集效果,也是導致仍存在河涌水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另外,由于南方河網地區河涌水位高、地下水位高的問題,導致外水倒灌進入污水管網系統,擠占管道容量,增加了污水提升泵站、污水處理廠的負荷,也是污水系統需解決的迫切問題。
二、精細化高質量整治工作
依據過往各類排水管網、設施建設資料,結合現狀問題的初步研判,本研究以污水量研究專題、污水管網及設施運行效能評價、零散工業廢水收集處理研究、排水單元劃分及問題研究專題作為切入點,對現狀問題進行精細化的判斷,找出不同區域問題的主因,因地制宜確定不同的改造方案。下述為技術路線:
另外考慮現有排水系統已經相對建設完善,根據標本兼治的原則,提出高質量、精細化的整治工作目標,將排水系統升級工程劃分為五大板塊,分別是:
1、公共管網完善工程
現狀公共市政污水管網覆蓋率雖然比較高,但仍存在城中村的村道需要繼續敷設管網,以滿足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項目的污水接駁要求。因此,本方案通過現場踏勘,充分核定主干村道污水管道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制定詳細的城中村公共管網完善工程。
此外,結合城市土地利用規劃、道路系統規劃,制定中遠期管網方案,以確定中遠期新建市政道路的污水管道規模、排向、接駁點,為后續建設提供指導。
2、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
結合尚未整治的數段典型合流渠箱,開展污染源溯源調查工作。渠箱清污分流結合渠箱納污范圍內的排水單元同步改造,從渠箱摸查出發,全面清查渠箱的污水暗接點,并對暗接點所關聯的排水系統進行溯源物探,判別問題根源,根據問題類別,進行關聯排水系統的雨污錯混接改造、雨污分流改造、排水立管錯接改造,以實現雨污水各行其道,無污水接入渠箱。
3、現狀系統擠外水專項整治工程
污水系統擠外水工程,問題點較為隱蔽,需要以“繡花”功夫,精準摸查,定點改造。擠外水工程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沿河溢流口整治,二是管道缺陷性修復。沿河溢流口整治需以主干管段水質污染物濃度檢測作為外水范圍判斷依據,并結合地表水系分布,篩選出可能存在大量外水的管段范圍,后需對外水管段加密水質檢測點,縮小外水管段摸查范圍,再對外水管段每個沿河檢查井進行揭蓋摸查,找出具體問題點,制定工程改造方案。管道缺陷性修復需結合管道檢測結果確定修復方案,主要結合管道建設年代較長的管段,以及運行水位較高的管段,開展管道檢測,根據缺陷等級,優先進行三、四級缺陷管段的修復。
4、排水單元達標改造工程
排水單元達標改造內容繁雜,協調溝通部門多,改造阻力較大。需識別主因,結合海綿城市改造,以提升人居環境為導入,提升社會配合度,進行專項改造。
排水單元改造首先需劃分責任主體,明確責任部門及出資單位,由政府主導,制定工作方案。首期重點結合正在開展的流域水環境治理工程、村級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工業園截污工程,同步開展排水單元達標創建工作。二期工程結合近期擬實現雨污分流的區域,同步開展排水單元達標創建工作。三期工程在一、二期的基礎上,優先對剩余的城中村與機關事業單位排水單元開展排水單元達標創建工作。四期工程屬于查漏補缺,實現排水單元全部雨污分流。
5、工業廢水治理工程
由于工業在經濟結構中所占比例較大,為提高工業廢水治理、監管效率,在工業企業較為集中的區域,建設工業廢水收集、處理系統。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研判工業集聚區分布,中遠期將由現狀工業廢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大部分涉水企業的廢水,其余零散工業廢水,達標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收入城市污水處理廠一并處理。
水污染防治是一項持之以恒的攻堅戰,在上一輪治水過程,搭建系統是主要任務。目前在系統完善之后,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排水管道,并同時精細化、高質量改造現有排水系統,讓雨污水從源頭實現分流,讓污水系統有效運轉發揮其本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