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軍 譚啟發
摘要: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有效地推動了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城市中建筑工程的建設規模呈不斷擴大的趨勢,而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因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建筑結構常常出現裂縫問題,不但會影響建筑物外表的美觀性,而且會降低建筑結構工程的安全性。在一般情況下,房屋建筑結構出現一些比較細小的裂縫問題,并不會威脅房屋建筑使用者的生命安全與財產安全,可一旦發生地震,在遭受地震荷載作用后,建筑結構的穩固性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對建筑物使用者產生較大的威脅?;诖?,本文就房屋建筑結構裂縫成因與應對措施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房屋建筑;結構裂縫成因;應對措施
1導言
對于房屋建筑工程而言,結構裂縫是一類具有較為嚴重危害的施工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較為復雜,實踐之中,必須加強思想認識,把握導致結構裂縫出現的原因,并采取針對性控制及處理技術及時對問題進行解決,避免其所造成的危害擴大化,切實改善房屋建筑工程的整體建設質量。
2房屋建筑結構裂縫的主要特點
絕大部分的房屋建筑結構裂縫的寬度均大于0.3m;房屋建筑墻體的兩端很少會出現裂縫,而在房屋建筑墻體的中間位置常常會出現裂縫;房屋建筑結構裂縫的主要形成原因就是沒有及時有效地養護混凝土結構,因此,施工單位一定要重點解決對房屋建筑結構溫度型裂縫問題;在房屋建筑豎向結構中出現的裂縫是最多的,很多裂縫均與豎向結構的高度之間存在密切關系。通過深入分析房屋建筑結構裂縫問題后可知,很多裂縫都是沿著房屋建筑結構進行延伸的,不能精準確定裂縫的末端,很多裂縫中間位置處的寬度都是偏大的;當房屋建筑結構出現裂縫問題時,假如施工單位沒有對其進行及時處理,則這些裂縫會進一步發展,裂縫的寬度、數量會隨之不斷增多,最終會對房屋建筑結構造成嚴重破壞;房屋建筑墻體裂縫常常會出現滲水現象,但滲水問題一般都是較輕的。
3房屋建筑結構裂縫成因
3.1地基變形
地基變形是導致房屋建筑工程中出現結構裂縫的重要原因,地基變形裂縫既是一類最為常見的裂縫形式,又最具特殊性,因其易形成多種變形種類,導致控制與處理難度增大。此類裂縫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建設前期準備與規劃實踐中,未能對于各項關鍵因素進行系統全面的考慮,因而所得到的數據存在誤差,未能準確掌握土質結構承載力,造成地基容易出現變形,進而導致裂縫形成。
3.2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
溫度變化也是造成房屋建筑物裂縫的重要原因之一。具體而言,混凝土加工技術是建筑物建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術。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水泥與水產生水化熱的化學現象,并且產生混凝土溫差裂縫和收縮裂縫,進而引起結構性形變,出現明顯的建筑物結構裂縫。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為了保證建筑物結構的強度,現在很多建筑物都是由鋼筋混凝土建成的,而水泥在水化過程中會產生水化熱。在混凝土澆筑期間,由于水泥的水化,混凝土溫度會明顯升高,進而產生混凝土溫差應力裂縫;混凝土和磚砌體熱膨脹系數不同,在溫差變化較大時,建筑很容易產生裂縫。
3.3選用不恰當的施工方法
在對混凝土建筑結構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施工質量的好壞會在極大程度上受到施工方法合理與否的影響。如果采用不夠合理、不夠規范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建筑物則極易產生裂縫。例如,在攪拌、運輸混凝土的過程中,混凝土的坍落度會隨著含水率的下降而降低,造成混凝土因收縮而出現裂縫。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如果外界環境溫度降低,混凝土便會出現不均勻的固結現象,造成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裂縫問題。在澆筑完成后,如果沒有對混凝土建筑結構及時采取有效的后期養護措施,支撐維護體系也不夠穩定,那么混凝土模板便會在外界壓力作用下出現較大的形變,從而影響混凝土建筑結構的固化凝結效果,最終會出現建筑結構裂縫。
3.4混凝土收縮因素
在呈塑性狀態下,混凝土極易發生收縮現象,從而導致建筑結構出現裂縫問題。在凝結過程中,混凝土外部環境會和混凝土內部材料發生水化反應,導致混凝土表面出現失水現象,從而加大混凝土的坍落度,最終促使混凝土建筑結構的表面產生裂縫。另外,在澆筑過程中,當混凝土出現收縮現象時,建筑結構也會產生裂縫。另外,施工單位常常不注重對混凝土澆筑結構的覆蓋養護,混凝土內的水分在受到外界環境作用下會隨之蒸發,從而改變混凝土水灰配合比,不能滿足施工標準與要求,最終導致建筑結構表面產生裂縫。
4房屋建筑結構裂縫應對措施
4.1加強材料選擇與質量控制
在對裂縫進行控制和處理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合理選擇材料,避免引入質量不合格的材料導致出現適得其反的控制效果。首先,需要對材料供應商的資質進行全方位的審核,確保其資質與材料及時供給能力后方可與其進行簽約,應重視在合同中詳細規定責任追究細節,進一步增強材料質量控制實效性;其次,在材料正式進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前,工作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再次檢測,確保其質量和安全性達到相關標準要求。在這一環節,尤其需對于水泥這一澆筑混凝土的關鍵材料進行嚴格檢測,認真審核相關檢驗報告,確保其處在保質期內,并對其成分進行檢測,嚴格杜絕內含硅酸鹽成分的水泥進入施工現場。在選擇沙石材料前,需要根據水泥的選用情況進行確定,并根據水泥的使用劑量合理確定比例,從而提高混凝土的配比質量,有效防止裂縫的出現。
4.2溫度應對措施
首先,為了有效減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適量的引氣劑、塑化劑等;在對混凝土進行拌和的過程中,施工單位可以對碎石進行冷卻處理,或者在水中加入適量的冰塊,以降低混凝土澆筑的溫度;當外界環境溫度較高時,施工單位一定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結構的澆筑厚度,不宜過厚,可以在混凝土結構中埋入冷卻管,然后注入冷水,以實現降低混凝土溫度的目的;根據施工要求拆除混凝土模板,在混凝土結構強度未達到規定強度要求時,不得提前拆卸模板。其次,針對因溫度變化而產生的建筑結構裂縫問題,宜采取以下解決措施:針對長條形建筑結構,如果其長度大于45m,則應設置伸縮縫;如果建筑物墻體為非承重墻,宜選用240墻,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建筑內墻對溫差的抗變能力;因為建筑物屋面承受的溫度變化是最大的,建筑物屋面會傳送最大的溫度應力,所以,一定要加強建筑物屋面的結構強度。
4.3嚴格落實施工養護要點
施工因素是導致結構裂縫出現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實踐之中必須重視提高對于施工環節的監督和管控力度,確保施工人員嚴格落實好各項技術要點:首先,需要嚴格按照相應技術標準對混凝土配比進行確定和應用,避免施工人員根據主觀經驗進行配比的行為出現;其次,加強全過程管理,通過將日常檢查和不定期突擊抽查相結合的方式,有效保障施工活動朝著標準化和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在房屋建筑工程完成整體施工之后,需要進一步加強竣工驗收活動,尤其應重視從預防混凝土結構裂縫出現的角度出發,進行全面系統的質量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其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再者,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明確各個參與人員的具體職能和責任,進一步增強其責任意識,若發現存在施工質量不達標之處,嚴格按照制度規定進行責任追究和懲處工作;最后,開展培訓活動,重視通過培訓幫助施工人員掌握混凝土結構施工要點和裂縫控制措施,并通過培訓進一步增強其質量意識,提高其職業道德水平,促進其在開展各項施工活動的過程中認真落實好各項技術要點,從而達到嚴格控制施工質量的目的。
結束語
總之,結構裂縫是導致房屋建筑工程強度變低、穩定性與安全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導致這一質量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有地基變形、溫度變化、干縮現象及未在施工過程中落實各項技術及工藝要點并做好養護工作。對結構裂縫進行有效控制和處理的技術主要有填充處理、灌漿處理、強補處理、表面處理及混凝土處理技術,此外,應重視做好施工材料的選擇及質量控制工作,并認真落實好各項施工技術與養護措施。
參考文獻:
[1]劉錚.房屋建筑結構裂縫的成因與防治對策分析[J].居舍,2020(06):141.
[2]胡彥雯,陳林,劉剛林.房屋建筑結構裂縫的成因與防治對策探析[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06):144-145.
[3]尚新怡.房屋建筑結構裂縫的危害及預防[J].江西建材,2020(09):116-117.
[4]劉鵬.房屋建筑結構裂縫的成因與防治對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9(09):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