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瓊玉
摘要:對于現代工業生產,起重機械是重要的設備,廣泛應用于各種原材料的運輸和安裝。這種設備的應用大大降低了人體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但是,在進行吊裝作業時,由于司機操作、方向錯誤等因素,可能發生安全事故,不僅影響起重物體的安全,而且對施工現場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巨大威脅,因此,必須嚴格管理,確保各環節的吊裝過程嚴格按照相應的操作規范和實施規范執行。
關鍵詞:起重作業;安全風險;控制;分析
引言
在現代建設施工中,起重機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施工機械化程度,還保證了項目施工質量和效率。隨著建筑企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施工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首先介紹了施工機械設備的應用特點,然后闡述了設備的安裝作業流程,提出了吊裝作業過程中“危險預知”管理方案,旨在為國內機械吊裝作業提供參考。
1起重吊裝作業概況
所謂的起重吊裝作業,主要是指使用橋式起重機、龍門起重機、井架等起重設備進行相關的吊裝作業。在吊裝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起重裝置、索具、起重裝置的起重能力和工作半徑等因素。對于起重機械,其額定起重能力是指制造商在設備標簽上標明的最大起重能力,即起重機械在正常情況下能承受的最大重量。工作半徑是吊物中心垂直線與起重機臂旋轉中心之間的水平距離。在使用這些起重設備時,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操作規程操作,實行規范操作,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2現階段起重吊裝作業的安全風險
2.1起重機械工作環境復雜。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現場環境惡劣,而起重機在施工中的高空作業,也會受到現場環境的影響。因為在實際的高空作業中,起重作業人員離地面比較高,作業中存在一定的操作難度,因為一些搬運原料、重物、拆卸等工作都需要上層操作人員的精確控制,所以施工難度很大。[1]而且,起重機的臂架比較長。在一個項目中,常常有幾個起重機同時在工地上工作。如此高密度的施工將對工程安全產生影響。各吊臂間距小,在相互操作中容易產生沖突,信號強度容易受到干擾,導致施工信號混亂。為工程安全埋下隱患。
2.2起重機械安裝存在隱患。
[2]在起重機起重設備的實際施工操作中,底部基礎是否牢固決定了工程的安全因素。如果起重機在工程運行中安裝不夠牢固,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將大大增加。起重機的基礎就像一座高樓的地基。如果這座高樓的地基不穩定,那么隨時都容易倒塌。一旦這座高樓倒塌,那將對在那里工作的人們的生命構成嚴重威脅。在一些起重機事故中,往往涉及到起重機底部的基礎不夠重視,從而導致了悲劇的發生?,F階段,施工起重機仍存在此類事故,有些工作人員運氣不好,在施工前不檢查吊車底腳,施工前沒有對施工地形進行詳細的勘察,一些施工隊趕去上班,趕在沒有詳細檢查的情況下趕上工程進度,一些施工隊由于時間問題,在混凝土基礎尚未完全穩定和風干時匆忙安裝吊車底座。由于施工基礎不夠牢固,混凝土強度不夠,因此在以后的施工中傾覆設備全部發生,導致起重機事故頻繁發生。
2.3高空起重作業有一定難度。
在起重機機械施工過程中,高空起重作業存在一定的技術難度。而一些工作人員長期處于疲勞工作狀態,為施工安全埋下隱患,這也會影響起重機施工的安全。由于起重機械的作業難度系數比較高,所以在實際施工中,對施工人員的要求比較高。起重機械施工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技術人員需要同時考慮信號、起重、裝載等因素,配合不同工種人員進行實際操作。然而,在現階段的建設工程中,一些技術人員技術素質不高,安全意識不夠明確,甚至有的還沒有達到專業施工標準等,這也給我國工程建設的安全帶來了諸多困難。
3 起重機械吊裝作業的安全操作管理措施
3.1 起重作業前
制定作業方案,確認指揮和操作人員的資格;檢查起重設備以及吊具,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檢查吊裝區域的安全狀況;對個人佩戴防護用品的情況進行檢查;預測可能會發生的安全事故,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措施。
3.2 起重作業過程中
在起重作業過程中,首先必須明確指揮人員,并且要求指揮人員佩戴明顯的標志。操作起重工作過程中,指揮人員應嚴格按規定的指揮信號進行指揮;起重過程嚴格執行吊裝方案,一旦發現問題,立即和方案設計人員進行協商和解決。在開展正式吊裝作業前,需要進行試吊,通過試吊對所有的機具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先將工件放回地面,只有排除工件故障后才能重新試吊,試吊一切正常后方可開展正式的吊裝操作。在吊裝過程中,一旦起重設備出現故障,需立即上報指揮人員,沒有工作命令,任何工作人員都不能擅自離崗。在特定的吊裝作業范圍內,需要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嚴格禁止工作人員和工作車輛通行。吊裝作業嚴禁在風級超過6 級的天氣進行,嚴禁在雨天和霧天進行。如果因為其他因素必須中斷吊裝過程,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嚴格禁止設備或者構件長時間懸在空中。
3.3 吊裝作業完畢
吊裝操作完成后,將所有的吊具和吊索放置到指定的位置,然后對其進行合理地檢查和維護;交班時,應將設備的異常情況告知接班人員;對起重機械設備開展維護工作時,需要切斷其電源,然后掛上相應的標志牌或加鎖。
4起重作業安全管理策略
4.1組織危險源風險教育。
對操作人員和指揮人員應計劃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取得相應資質文件,保持有效期,規范安全標準的執行。針對起重作業人員開展危險性風險教育活動,指導相關人員根據起重作業情況,從環境、設備等不同方面識別危險因素,實際上是一個識別危險、把握其特點的環節,如果操作者不清楚所從事工作的具體危害,從長遠來看,這將導致傷害事故。針對已識別出的危害進行專業評價,參照現行的預防措施,檢驗人員的技能,全面落實整改措施,此外,必須組織對提出的預防措施進行深入研究。
4.2嚴格工作環境的管理和控制。
指揮人員和起重機司機應一起檢查起重物品的重量和工作路線。[3]根據空間內的懸浮物和高壓線進行目視清理,確保轉彎半徑的提升路線上沒有障礙物。評估天氣狀況,科學規劃作業區域,合理設置警戒線。起重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在施工過程中,夜間必須有適當的照明,如遇雷雨天氣立即停止作業。吊裝前,要按規定檢查各設備、工具的安全性,確保安全有效,不允許有任何僥幸心理。開始運作時,一定要明確分工,按標準規范。吊裝作業時,必須參照規定科學安排吊裝貨物,同時,選擇理想的吊具和索具。認真遵守“十不”標準,具體如下:指揮信號不清不吊、斜吊、吊重不清不吊、松綁不緊不吊、吊物過多、機械安裝不正常不吊、現場燈光不亮不吊,邊緣物體與鋼絲繩接觸不存在任何防護不掛、六級以上大風不掛。
4.3做好設備定期保養、檢查工作
[4]對起重吊裝設備的要求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管理者根據實際作業地點和內容的不同作出相應的而改變。管理人員按照規定對起重吊裝設備定時定期做檢查、保養和維修,起重機作業性能較為特殊,必須制定相關的作業實施方案,要求相關負責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安全意識和責任感,在檢查時一旦發現起重吊裝設備的安全性受到破壞,必須第一時間上報維修,嚴禁在高危情況下繼續使用,對于老化、落后設備及時保修或者購入新設備,減少安全隱患。各個崗位的作業人員需明確了解自己的責任范圍,每臺設備也都應有相應的安全質量認證和投入生產許可證,堅決不使用不合格產品,將安全事故扼殺在搖籃里。重視起重設備的拆卸、安裝過程,要求相關人員完全了解設備的特點,熟練掌握操作過程,以確保安全施工。
4.4制定科學合理的應急預案。
在進行大型起重作業前,技術人員應組織策劃起重作業方案和應急預案。起重作業計劃應考慮每個作業環節,特別是交叉作業的危害風險,認真做好工作步驟,同時細化到每個人。通過對潛在重大風險的應急計劃減少損失。此外,起重作業方案和應急預案需要經過管理人員進行嚴格審批,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共同學習。
5結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程項目建設,促進了起重作業的廣泛應用。為保證起重作業的順利進行,必須加強其安全管理,通過實施各項安全措施,才能有效提高起重作業乃至一切危險作業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水平,提高項目的整體安全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黃奇志.起重吊裝過程的安全控制與設計實踐[J].冶金叢刊,2013(01):40-45.
[2]李林.起重吊裝作業安全風險與控制[J].科技風,2013(15):264.
[3]孫鵬偉.淺談起重吊裝作業事故起因分析與對策[J].化工管理,2014(03):48.
[4]李儒.淺談起重吊裝作業的安全管理[J].神華科技,2015,13(01):17-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