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琳,藍惠蘭,黃超敏,彭逕英,何焯欣,李泓瑩
(珠海市金灣中心醫院,廣東 珠海 519040)
新冠肺炎作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已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按甲類傳染病管理[1]。由于近幾年國家開放“二孩政策”,高齡孕產婦數量急劇增加,孕產婦作為特殊易感人群,在此次疫情中格外受到關注[2-3]。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于做好兒童和孕產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4]中明確指出,孕產婦和兒童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我院是民生工程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現代新型醫院,醫院全面運行不足3年,我院雖不是新冠肺炎患者收治的定點醫院,卻是金灣區設立的作為篩查新冠肺炎和疑似患者隔離觀察的重點醫院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確保每一位孕產婦安全度過妊娠、分娩和產褥期,我院作為非定點救治醫院,對孕產婦診療管理模式的應急流程管理及防控策略提出相應建議,為臨床提供參考及借鑒。
我院婦產科包括婦產一病區、婦產二病區和產房,全科醫生共14人,主任醫師兩人,副主任醫師兩人,主治醫師7人,住院醫師3人;全科護士共29人,主管護師6人,護師13人,護士10人。我科于2017年全面開科運行至今不足3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于孕產婦屬于特殊人群,一旦感染極易發展成重癥或危重癥,甚至死亡。我科在醫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帶領下,嚴密部署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孕產婦診療管理模式的防控措施。
病區嚴格按照呼吸道傳染病院感控制要求劃分為污染區、潛在污染區、緩沖區、清潔區,各區域均張貼醒目的標識。污染區物品及人員不得直接進入清潔區,必須經過緩沖區進行相應處理后再進入清潔區。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要求把普通患者和疑似孕產婦電梯分開、通道分隔,設立醫護人員專用電梯,嚴格控制交叉感染,保護醫護人員和患者安全。疑似孕產婦設立獨立檢查區域,由專人專通道帶領檢查。
婦產科門診停診,婦產一病區和婦產二病區重組合并,能夠出院的輕癥患者盡快安排出院,不能出院的所有住院孕產婦轉至婦產一病區集中管理。有流行病學史或體溫超過37.3℃的所有新入院輕癥患者安排在談話間等候就診,急診患者安排在監護室,普通患者安排在護士站。病區共有19張床位,留出1個房間作為必要的隔離觀察室,有流行病學史或伴體溫超過37.3℃的孕婦安排在產房的隔離產室待產。疫情期間,病區只收治急癥患者,如臨產產婦、異位妊娠等,暫不收治人工流產、婦科擇期手術等患者。
迅速建立科室疫情防控小組,做好科室人員分工。由科主任擔任組長,主要負責科室全面統籌工作,技術把關;護士長擔任副組長,負責優化科室工作流程及制度,保障科室防護物資;護理組長負責科室醫護人員防護用品的申領,做好后勤工作,確保科內防護物資充足,保障醫護人員安全;教學組長負責科室醫護人員感染防護指導及防護用品的培訓及考核;責任護士每天對科室防護用品消耗及庫存量進行盤點,并對當天上班人員的口罩進行發放及登記。
按照醫院關于新冠肺炎環境清潔與消毒規范要求,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每天對病區地面、衛生間、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桌椅、辦公區域等用0.5%的含氯消毒液進行消毒,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隔離產房及13樓隔離病房用1%的含氯消毒液進行消毒;監護室、談話間、處置室除了用含氯消毒液進行地面、物體表面等的常規消毒外,還用移動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血壓計、聽診器、額溫計、心電監護儀等固定給患者使用的儀器用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病區使用后的拖把或抹布需分類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再進行清洗。全科開窗通風,嚴防院內交叉感染和醫護人員職業暴露。
護理部根據緊急狀態或特殊情況下護理人力資源調配需求,建立了一支由科護士長、護士長、護理組長、護理骨干及機動護士組成的應急梯隊,通過有計劃、系統地對應急梯隊成員進行防護理論與技能培訓,提高成員理論知識、臨床操作技能及應變能力,以保障全院護理工作的連續性和有效性。通過對各科室人力資源現況梳理,向人力資源短缺的科室提供機動護士,以便在護理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同時,保障機動護士多專科輪訓計劃的實施[5-6]。護士長做好科室護士彈性排班,科學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合理動態調配護士以應對突發事件。每天護士在微信群里報告科室動態,護士長綜合評估病區患者數量、護理人員在崗情況等,進行相應人員調整,預備抽調人力協助發熱門診及隔離留觀病房開展醫療工作。
由院內培訓師資團隊組成的培訓小組,通過多形式、多場次、手把手對各科室兼職院感醫生和兼職院感護士進行實踐培訓、現場操作培訓和演練,再由各科室兼職院感醫生和兼職院感護士對各自科室人員進行現場集中講授與一對一帶教結合培訓,內容包括穿脫防護裝備及鼻咽拭子標本采集方法。制訂本科室護士緊急調配預案,并組織全科進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突發狀況下孕產婦診療管理流程的應急演練等。在科室疫情防控小組、護士長或教學組長的監督下對科室每個成員進行逐一培訓,要求每個人都熟練掌握,院內培訓小組成員通過錄制網絡視頻教學結合網絡答題方式對全院醫護人員進行考核。

圖1 突發狀況下的處理流程圖
我科在不具備接診疑似新冠肺炎感染孕產婦的條件下提前做好應急處置預案,出現必須在我科生產的緊急情況,在醫護人員、隔離產房做好充分消毒的前提下,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醫生及護士全部實行二級防護標準。(1)對流行病學史可疑但不符合疑似病例標準的孕婦,留取痰液、鼻咽拭子標本采集后送檢,完成分娩后的產婦由專人通過專用通道收住13樓隔離病房進行醫學觀察,待檢查一切指標正常且達到出院標準方可辦理離院,并對出院的產婦進行隨訪追蹤和復查。(2)對疑似病例孕婦,同樣采集鼻咽拭子標本送檢,進行相關檢查[7],并安排在科室隔離產房單間隔離待產,分娩后由專人通過專用通道直接轉至由舊廠房改造的臨時隔離病區單獨隔離觀察,并聯系市專家組會診,轉定點收治醫院。(3)對于在隔離產房分娩的需要觀察、治療的新生兒,則收住在新生兒科負壓病房單間隔離,由新生兒科安排專人護理并實行二級防護標準。
各病區采取封閉式管理,迅速關閉科室其他通道,只留一個通道進出,進入病區前由安保人員對進入病區的患者及其家屬復核流行病學史記錄,測量體溫。進入病區人員必須佩戴口罩并用快速手消毒液進行手衛生消毒后再進入。如有異常癥狀,如體溫超過37.3℃或有疫區流行病學史者拒絕進入病區,急診產婦出現此類現象,由專人帶領至監護室候診,按照二級防護標準進行診治。疫情期間禁止探視,特殊情況下留陪人需由主管醫生開具留陪人醫囑,管床護士按醫囑發放陪人證,患者家屬需持陪人證方可進入病區。限制留陪人數,留陪人必須固定、一對一進行陪護,盡量安排一位健康狀況良好且沒有慢性疾病的人進行陪護,不得隨意更換。
由管床護士對所管孕產婦進行基本防護知識宣教,教會其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住院期間不得擅自離開病區及互串病房。指導其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袖或屈肘將鼻完全遮住,將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衛生間垃圾桶。咳嗽打噴嚏后,用流動的清水按照“七步洗手法”規范清洗雙手或用病區走廊懸掛的快速手消毒液進行手衛生消毒,時間持續2分鐘[8]。對13樓隔離病房進行醫學觀察的產婦,相關檢查均未能排除新冠肺炎前,不建議母乳喂養[9],在禁止母乳喂養期間,為避免發生乳腺炎,由管床護士對產婦進行相關宣教并教會擠奶技巧,督促產婦定時排空乳房。
產后由于性激素、社會角色及心理變化所帶來的一系列影響,產婦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焦慮、易激惹、失眠等產后抑郁癥狀,面對網絡負面的疫情信息,產婦會出現情緒波動及消極情緒,給產婦及其家人帶來負面影響。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重大危機,孕產婦作為特殊易感人群,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做好疫情防護的同時,提高心理建康水平尤為重要。產后應提供安靜的環境,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早期進行母嬰接觸,在接觸新生兒之前做好手衛生消毒,避免在產婦面前提及有關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敏感話題,減少產婦的擔心和焦慮。疫情期間,指導產婦學會調整心情,減少負面情緒,遇到問題可以通過電話、互聯網等多與家人、朋友交流,相互鼓勵、溝通感情,加強心理上的相互支持。管床護士密切關注產婦的心理變化,準確評估產婦的心理狀態,針對不同問題實施相應心理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