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媛
蘭州建投基礎設施建設有限公司 甘肅蘭州 730000
與其他建筑結構相比,混凝土結構具有低成本、高綜合性和簡單的施工工藝等優勢。在施工實踐中,許多因素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質量造成惡劣影響。應在施工實踐中對混凝土的施工技術予以高度關注,確保混凝土的澆筑質量,爭取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前提下,讓工程建筑的整體質量得到充分保障。
該工程占地面積約48800m2,包括2 層地下車庫和28 層地上住宅樓。其中地下室的混凝土強度為C60,住宅樓需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和框架結構。
在土木工程施工階段,周圍的環境溫度發生突然性改變,可能導致混凝土的表面溫度出現大幅降低,使混凝土結構的內外部產生大幅的溫差,造成的溫度應力。隨著溫度不斷提升,溫度應力也會提升。當溫度應力達到一定水平,會出現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結構的整體美觀性,對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造成嚴重危害。
為了使混凝土性能指標得到切實提升,需要對混凝土結構及材料配比進行合理控制。在土木工程施工階段,常發生施工質量較差、材料配置方法不規范等問題,影響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施工效果。如果原料購置、貯存發生問題,或施工質量檢驗有所疏忽,也可能造成施工質量問題。如果施工人員未能嚴格落實施工規范標準并據此展開對于材料配比的檢驗,且未能充分結合施工實際展開靈活調整,會導致施工設計與實際混凝土配置強度及坍落度之間出現較大落差。
現階段,許多企業在施工階段未能嚴格按照規范作業的要求進行施工。企業為了追求較短的工期,常忽略澆筑過程中的振搗步驟;也有部分企業會在構件強度未能達到設計要求時直接強行拆模;混凝土養護時間有限及養護措施不到位等問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混凝土結構的整體強度,進而影響土木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在土木工程建設過程中,建筑材料的配制及施工技術十分關鍵,需要有關人員在材料制備及混合施工階段建立對材料組成結構的充分認知。在施工階段,需要在水泥材料中增加低堿添加劑、低堿活性骨料等材料,以期提升建筑材料的整體強度。
有關工作人員在進行模板建設時,需要對內外模板進行區分,并建立對模板目的、規格的深刻了解,讓外模板的長度始終長于內模板。此外,需要在模板和墻壁之間放置海綿,確保二者可以實現良好的配合。在模板澆筑前,需要對模板進行清潔,保證模板具有良好的整潔狀態,并針對固定模板予以糾正。大量工程實踐表明,模板施工過程中常發生位移。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施工人員采取積極合理的方式放置短鋼柱頭,讓模板得以更好地固定,保障后期模板澆筑項目的順利開展。墻體模板吊裝是一項具有較高專業性的技術,可能在施工實踐中對各類模板的澆筑效果造成一定影響。因此,要求結合施工展開對鋼管及壁膜距離的合理調整,在此基礎上進行吊裝安裝。
為實現對溫度應力的合理控制,需要以保障混凝土材料質量為前提,降低水泥材料的使用頻率,有效降低水泥攪拌產生的介質熱量。可以利用大壩水泥替代水泥,減少施工過程中各類不必要的消耗。可以在混凝土結構中進行水管預設,不斷向其中注入冷水,確保其中的部分熱量被水流帶走,進而降低混凝土結構中的熱能,實現對溫度應力的有效管控。
為了充分保障施工澆筑質量,要求施工人員在正式實施混凝土澆筑前,對各個環節中使用的預制板坯材料和模板實施全面檢查,以保障后續施工的有序開展。連續澆筑方法是在結束一次混凝土澆筑后、材料干燥前實施二次澆筑的方法。完成混凝土澆筑后,要求現場工程人員針對澆筑整體質量實施反復檢查,讓結構的牢固性得到充分保障。
(1)充分混合各類添加劑,實現對混凝土自收縮狀態的充分把控。在注入添加劑時,要求針對添加劑的后添加技術予以充分把控和嚴格規范,讓其得以達到統一的標準,以保障其使用效果。
(2)后添加增強材料。現階段,一般采用金屬纖維結構添加、有機無機復合材料添加等技術保障混凝土的施工狀態。上述材料均具有良好的拉伸綜合性能,可以讓材料的抗裂性得到切實提升。
為了讓工程建筑混凝土整體結構的現場施工質量得到充分保障,要求施工人員積極關注混凝土養護工作,充分關注澆筑面和施工層面保護,進行細致全面的養護工作,輔之以適合的保護設備,如絕緣毯、塑料薄膜等,實現對混凝土的全面保護。在此過程中,確保混凝土表面的硬度達到質量要求后實施后續施工,將養護實踐控制在3~5d,降低裂紋及斷裂發生的風險。
作為常見的土木工程施工材料,混凝土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建設項目的整體質量。應積極采取科學合理的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充分保障混凝土基礎結構的強度,讓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