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娟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立德樹人教育,就是始終要把“德”放在第一位的育人理念。在立德樹人的理念下,高校護理專業教學要與時代的發展相結合,改革教學方式,提出新的教學思路,將立德樹人理念引入專業教學中來。護理專業學生,大多數需要服務于醫療衛生一線,其工作性質對自身的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要求很高。高校的護理專業教學有責任也有義務通過德育教育來加強學生職業精神和素養的建立,使護理專業學生能夠實現德才兼備的發展目標。
醫療護理作為國計民生的重要內容,在新時代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其一,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醫療器械及相關設施更加先進,呈現出更加智能化的效果,這就需要醫療護理人員能夠有效掌握這些設備的使用技術和使用要求;其二,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醫學環境千變萬化,對未來就業的護理專業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必須要通過在校的學習來了解和熟悉行業的發展變化,以便在未來的就業中更快適應工作崗位,快速將專業知識應用到實踐工作中。
在新時代環境下,我國的醫療衛生系統取得了很大進步,其一,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醫藥技術的發展與革新,使得醫療護理變得更加高效和人性化。這也需要醫療護理人員質量能夠相應提高,不僅需要掌握先進醫療設備的使用規范與要求,還要加強醫療系統的管理和服務能力;其二,我國醫療衛生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鄉村地區的醫療衛生系統也逐步完善。對于醫學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除了具有專業的護理知識之外,還應該具有一定的國家意識和艱苦奮斗的精神,能夠積極投身到廣闊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當中。
人們除了對醫療技術和效果的要求在不斷提高以外,對醫療服務及醫療管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針對公共醫療衛生體系,尤其是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內容,要進行有效改革與創新。高校護理專業學生除了專業技術能力之外,就是對職業精神和服務理念的要求。而高校的立德樹人教學理念,就是要充分對學生建立職業道德的培養要求,使學生能夠樹立良好的醫療護理服務意識,這樣才能適應未來的崗位要求。
高校護理專業教學沒有突出時代的特點,在教學內容上只是進行單純的專業知識講解,沒有使學生對行業領域進行深刻了解。護理專業的學生在進入高校學習之前,沒有足夠的社會經驗,對于醫療護理工作沒有足夠的認識。在護理專業的學習中,雖然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較為熟練,但依然缺乏對醫療護理行業的認識。當下的醫療護理領域發展變化較快,在技術和管理上都呈現出了很大的進步,而學生對這些內容不甚了解,會導致學生無法有效適應今后的工作崗位要求。
醫學護理崗位有著很強的特殊性,不僅需要有專業的技術,能夠為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同時還需要有很強的服務精神和服務意識,這樣才能確保與患者進行良好溝通。但從目前高校護理專業教學現狀來看,德育教學的內容是較為缺失的,其一,在護理專業教學中,只是注重專業知識的教學,缺乏對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延伸;其二,在課堂教學中,缺乏人文主義素質內容的引入,導致學生整體缺乏必要的人文知識和人文內涵。
護理專業的實踐性較強,而在專業教學中,卻往往對于實踐的教學內容較為忽視,更著重于護理專業的理論教學。造成這種情況有很多原因,其一,教師對實踐教學不夠重視,只是強調理論知識的內容,要求學生用很多精力來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其二,高校的實踐場所和實踐設施較為缺乏,無法滿足眾多護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訓練,使得學生很難通過學校的實踐訓練來完成學習,只能通過課堂的理論和實驗模擬等形式來實現;其三,在護理專業的定崗實習中,由于學校的就業資源有限,將一些護理專業安排到了非醫療崗位,學生只是通過實習積累了社會經驗。
在護理專業的教學中,除了專業知識內容之外,還應該適當引入其他內容,如:加入我國歷史發展中涌現出的眾多醫學優秀人物及其救死扶傷的功德事跡。通過這樣鮮明的人物事例,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醫療護理專業的認識,增加其人文主義精神。在護理專業課程教學之外,還應該增加相應的人文主義選修課程,如近代史、文學、藝術鑒賞等課程。這些課程的引入能夠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調節學生的思維,緩解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壓力。
在高校護理專業教學中,要通過一定的形式來引入德育內容,如:教師可以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適當引入社會熱點話題,對護理專業人員的職業精神進行講解和引導,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事例來對自身的專業及崗位要求有所認知。教師還可以通過其他形式,如:校內的會議講座、校園文化活動等,加強學生的道德素養建設,同時利用互聯網等線上課程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及價值觀的塑造。在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下,要充分利用課堂專業教學之外的一切機會和形式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價值領域的教育,使學生能夠有效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
作為實踐性較強的護理專業教學來說,要充分提升實踐教學的比重,將理論與實踐教學進行合理搭配。高校要增加實踐教學的場所和設施,盡可能滿足護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課程安排。若實踐場所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可以在課堂中引入計算機虛擬仿真等設備,利用教室場所來進行護理專業的實訓演示,最大程度保證學生可以有效將理論與實踐進行吸收和轉化。在實踐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之外,還要對學生加強實踐精神的培養。針對學生不同的工作崗位要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勇于奉獻的精神,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未來的就業環境中更具優勢。
立德樹人理念下,護理專業教學改革既要符合時代的發展需求,也要結合當下學生的特點。要加強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深入貫徹職業素養的培養。只有不斷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才能培養出符合當下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實現自身價值,為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