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芳
(貴州商學院,貴陽 550000)
飲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飲食是人類生存的基礎。由于地理位置、氣候環境、農業作物不同的影響,我國各地區擁有不同的飲食文化。尤其是南方和北方,由于氣候、環境、溫度等不同,南北的農業種植有很明顯的區別。而南北方各自又可以劃分出更加詳細的飲食習俗來,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習俗。貴州地處我國西南,全省范圍內沒有平原,以山地和丘陵覆蓋,地形地貌十分獨特。貴州自明代建省以來,人口逐漸增加,除了漢族人口之外,還聚集了大量的少數民族居民。由于地形地貌以及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貴州地區的少數民族飲食文化有明顯的特點,也因此而成為中華飲食文化中獨特的一部分。
苗族是貴州省除漢族之外的人口第二大民族,苗族與漢族一樣,世代居住在貴州地區,形成了穩定的生活方式。在其自身長期適應社會生存環境的過程中,雖然受到了周圍漢族飲食習慣的影響,但是也保留了諸多本民族與生俱來的特色。苗族主要聚集在黔東南地區,包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及眾多苗族自治縣。苗族的飲食以酸辣口味為主,這種飲食口味所集中的特色食品已享譽海內外。位于貴州東部地區的凱里,是苗族人口的聚集地,當地著名的酸湯魚是特色菜品,也是廣受游客喜愛的美食。
貴州西南地區聚集的布依族,也是貴州地區人口眾多的民族,布依族飲食文化中,野味和糯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布依族居民世代在山區生活,食用野生動物和野生蔬菜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在無農耕時節,布依族居民會到山上狩獵或采摘,已經形成了一種勞動傳統。由于人類對原始森林的破壞,使得原始森林的覆蓋率逐漸減少,而且野味所帶來的各種傳染疾病幾率也較大,因此,采摘和狩獵這種方式正隨著科學觀念的深入而逐漸減少。布依族的糯食文化也有很長的歷史。糯食是布依族的主要食物內容,衍生出多種糯米食品,如:花色糯米飯、糍粑、糯米粥等,其中的花色糯米飯是布依族節日的重要食物,不同節日所用的糯米花色也不同,在三月三、六月六等節日,花色糯米飯也常用來做祭品。
貴州的茶酒文化享譽世界,貴州北部的余慶盛產苦丁茶,遵義盛產毛峰茶。在歷史上,由于地形交通的限制,貴州的茶葉只能與本地區及周邊地區進行交易,而我國南方地區依托沿海地域的交通優勢,使得茶葉可以遠銷海外。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貴州地區的基礎建設也在逐步完善,交通的便利為貴州地區的茶葉銷售提供了基礎條件。除了茶葉之外,貴州北部地區的仁懷被認定為中國酒都,眾多白酒品牌,如:茅臺、習酒、國臺等,都享譽海內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貴州省的白酒產業發展迅猛,成為了重要的支柱產業。除了白酒之外,少數民族地區也有著較為獨特的酒文化,充滿著民族性和地域性,如:三都九阡鎮水族于明代創立且傳承至今的九阡糯米酒,貴陽花溪青巖鎮布依族始創于清咸豐年間并傳承至今的刺梨糯米酒等。
自然環境直接影響著農業耕作方式。貴州獨特的自然環境,使得本地區的飲食文化十分獨特。黔東南地區的少數民族喜食酸味,這與自然環境密不可分。黔東南自治州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整個貴州地區的空氣較為潮濕,年平均濕度為78%~84%,具有夏日長、冬日短、氣溫高、潮濕溫熱等氣候特征,容易引起一些腸胃疾病,已逐漸演變為貴州地區居民的生理特質。而當地人發現,實用酸味食品可以提高食欲,幫助消化、止瀉。因此,黔東南的苗族居民會在日常飲食中將食材進行腌制食用。
貴州地區的地理環境以山地為主,野生動物較多,但傳統的農業生產資源有限,種植業也大多都是集中在山區。因此,貴州地區的少數民族居民會以野味為食,進而形成了一種飲食文化。貴州地區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越,故釀酒產業十分發達,所產白酒濃郁醇香。
曾經的貴州地區交通不便,為了能夠將食物長時期保存,人們就開始將食物進行腌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特色的飲食文化。
貴州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內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進行少數民族飲食文化推廣中,要開展多種手段,加強宣傳力度。目前來看,電視網絡媒體對于飲食文化的宣傳有著很大優勢,一些食品的制作過程或是成品展示,都可以通過一定的藝術處理更加強烈地展示出來。在貴州少數民族飲食文化宣傳中,可以將視頻和圖片作為宣傳素材,然后通過網絡及電視媒體進行宣傳,讓大眾所熟知。
在貴州省飲食文化的推廣上,要建立良好的品牌意識,打造多種飲食文化品牌。以貴州省的釀酒文化為例,正是因為白酒的品牌價值增加,進而帶動了整個貴州的白酒產業發展。因此,在少數民族的特色飲食上,也應該加強品牌意識,如:對少數民族的某些特色食材或食品注冊商標,同時也要提升量產的能力,開發成品速食的加工方法,這樣能夠實現最大的經濟價值。
貴州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風光和紅色文化資源,這些紅色資源是現在進行旅游開發的主要元素。在貴州的文化旅游中,將特色飲食融入其中是十分有效的飲食文化推廣手段:其一,在一些著名的旅游地區,包括少數民族的聚集地,要打造特色美食項目,使游客能夠集中體驗本地的特色食品;其二,將飲食作為一種民族文化進行廣泛宣傳,使游客能夠通過特色飲食而對少數民族的文化有一個更加直觀的理解;其三,開展多種主題旅游活動,將貴州地區的特色飲食與眾多文化資源相結合,打造更加豐富的飲食旅游文化活動。
貴州地區的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和民族種類繁多,在這里世代生活的少數民族居民所形成的傳統飲食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加強對貴州少數民族飲食文化的挖掘和推介,使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能夠走進大眾視野,讓人們發現其中的魅力。通過開發特色食品及旅游文化產業,能夠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