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涌,鄭麗華
(1.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30;2.內蒙古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工學校,內蒙古 包頭 014030)
加工技術工藝飛速發展,機械裝置功能和性能在不斷提升,但是加工技術誤差制約著其發展。機械加工是一項復雜的作業任務,涉及機械、技術、工藝各個方面,不同作業環境下加工的產品具有差異化。為確保產品符合生產要求,達到預期目標,應選用最佳工藝技術,嚴格控制生產加工流程,盡可能減少技術誤差,在提升零件加工精細度的同時,提高零件穩定性和耐久性。機械生產過程中,加工產品尺寸、生產類型和技術要求各有不同,只有選擇合適的加工工藝和機床,才能保證加工產品滿足實際要求。
機械加工工藝非常復雜,需要根據要求執行操作,以確保工作順利進行。加工技術復雜,加工過程會受到一定限制,產品可能無法滿足要求,生產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產品技術特征,還要考慮加工技術人員和可用設備等因素。應按要求制訂加工規范標準,以指導實際生產,根據不同生產要求及時調整生產過程。如原材料加工,應按照要求進行精加工,以確保裝配流程順利完成。
機械加工是工業產品制造的重要組成,對產品品質具有直接影響。人們對工業產品品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體現在多樣化、高品質生產材料應用方面,還體現在對復雜機械、先進工藝技術的引入上,使得機械加工工藝技術流程愈加煩瑣、高難度化,這對機械加工技術人員工藝技能、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為嚴格規范生產過程,應建立加工規則并控制生產過程。技術人員須將過程規范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充分了解所有生產環節,使其滿足特定要求。為滿足實際需要,還應根據產品尺寸更改下刀位置。
機械加工中,為盡可能保障產品加工精度滿足加工要求,要將工件擺放在最佳位置,即定位。定位誤差是工件在機床上的擺放位置不準確,導致加工產品出現數據誤差。定位誤差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因數據錯誤導致定位配合間隙變大引起的,即定位副加工誤差。還有的是因為基準不重合引起的。加工零部件過程中,如果要求基準與設定的定位基準出現沖突,就會出現基準不重合誤差。
機器長期運行會老化和磨損,使整個機器軸承出現問題,影響機床生產效率,引發傳動鏈誤差、主軸回轉誤差、導軌誤差等,這些誤差會影響加工精度、效率和質量。此外,未科學安裝機床導軌、機床管理不到位,也可能導致出現不達標問題。
設備使用不當也會造成誤差。如操作人員未科學設定加工數據,導致產品規格與預期存在差距,設備選擇不合理,不符合生產要求,無法確保精度,導致產生誤差。
機械加工是一項復雜任務,工藝技術誤差的產生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導致的,難以完全避免,只能采用科學方法降低誤差值,將誤差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應全面分析原始誤差產生原因并添加材料以填充誤差,盡可能確保機械整體狀態符合精細化加工要求,降低加工誤差。為填補機床誤差,要相應調整機器之間的螺旋距離,這將產生比正常值低的電壓,以補償組件中電壓影響,產生較高電壓,補償誤差。直接管理誤差相對簡單,為了通過機械加工降低誤差,需要將誤差最小化。要分析可能的誤差類型,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預防措施,提高效率,降低出現誤差的可能性,減小影響。
長時間使用設備引起的磨損會對設備靈敏度產生很大影響,這是機械加工操作中較為常見的問題。操作人員應定期檢查設備,一旦發現機械零件出現磨損且磨損度超出要求范圍,要立即上報管理人員,更換相關零部件,確保機械加工狀態平穩,增強產品加工精確度。開展機械加工操作時,要充分了解具體操作流程規范、工藝技術標準、加工設備使用及維護程序,避免發生機械加工事故,確保機械加工流程順利實施。
控制溫度變形。降低局部溫度的主要方法是加入冷卻液,使機械切削引起的摩擦熱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消散。減少機器和熱源的接觸,減少潤滑劑產生的熱量。高溫時,可將散熱裝置安裝在組件上,以減小組件因溫度引起的彎曲功率誤差。
要想實現規模化、質量化、品質化發展,統一標準的制訂是必不可少的。操作人員按照標準化要求操作,可以大大降低誤差出現的幾率。應制訂誤差標準,確保誤差得到有效控,提升機械加工產品質量。
機械加工工藝技術誤差會對產品加工精度、生產質量產生不良影響,但誤差的存在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誤差類型也多種多樣,這使得誤差難以被徹底消除,只能通過一定的管控手段,降低誤差值。未來,要加大對誤差的重視,掌控機械加工工藝技術流程,制訂有效的誤差控制策略,提升機械使用壽命,保證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