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亮
(河南省周口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河南 周口 411600)
環境統計范圍主要包括工業源、農業源、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移動源和環境管理等。環境統計把影響環境質量較大的污染源納入了統計范圍,但是還有污染源未納入或未能納入統計范疇,比如鄉村生活源、廚房油煙生活源、機動車行駛過程中產生的揚塵污染移動源、煙民每天吸煙產生的煙氣污染源、裸露土地隨風而起揚塵的面源、農業種植中噴灑農藥排放污染物的面源等等。上述污染源有的可以測算,有的難以測算,它們能產生多少污染物,對環境質量的影響有多大等都是問題。
設計生產時間。環境統計中,工業源有生產時間指標,沒有設計生產時間指標。不同企業,其設計生產時間不一,有的企業是24 h連續生產,有的企業是每天8 h間歇生產。單一從生產時間指標無法判斷企業生產是否正常,更不能從生產時間上對比不同企業的生產情況。
設計產能。環境統計中,工業源有產品產量指標,沒有設計產能指標,產品產量只反映統計年中企業的活動水平,不能代表企業的設計產能。從微觀而言,只有產品產量指標,不易預期單個企業未來最大活動水平和最大污染物排放量。從宏觀而言,比較難以預期未來最大活動水平,更不能預期其最大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削減能力。環境統計中,工業源有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指標,沒有污染物削減能力指標。同一行業,不同企業,其污染治理工藝也未必相同。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指標無法反映不同污染治理工藝中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效果,也不易找到先進的治理工藝。
排放能力。環境統計中,工業源有污染物排放量指標,沒有排放能力指標。從微觀上看,一個企業有污染物最大產生量,通過污染治理設施治理后,對應的也有污染物最大排放量。一個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量與生產時間、生產負荷、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效果有緊密關系,因此年報中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量可能與污染物排放能力有出入,甚至相差較大。從宏觀上看,一個地區整體工業污染物排放能力與污染物排放量也會存在這種問題。初步概算,某一行政區域內某年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是700多噸,而這些工業企業化學需氧量排放總能力約為1 500 t/年。也就是說,某一地區的工業企業污染物的排放能力和實際排放量可能會有較大差距。
排放濃度。環境統計中,工業源有污染物排放量指標,沒有污染物排放濃度指標。實際管理中,如果只重視污染物排放量,而忽視污染物排放濃度也是不可取的。比如,某年某火力發電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為55 t,在地區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從大到小的排名中占據前列,但其揮發性有機物產生(排放)濃度卻很低,為2.74 mg/m3。
生活源水污染物中,排放量核算還存在一定問題。廢水核算中,設區的市,由于受其他因素影響,可能出現廢水排放量小于城鎮污水處理廠和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生活廢水排放量的現象(回用水量除外)。廢水中各污染物排放量也可能出現邏輯關系錯誤。以化學需氧量為例,按照核算規則,生活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等于化學需氧量產生量,減去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和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生活化學需氧量去除量。實際核算時,設區的市中,可能出現生活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負值,或排放量小于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和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生活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與未處理生活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之和。生活化學需氧量為負值的問題容易發現,而生活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小于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和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生活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與未處理生活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之和的問題容易被忽視,環境統計業務系統中也沒有嵌入相應的邏輯審核指標。
移動源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問題。移動源比較復雜,在某一地區注冊的車輛可能會在域外行駛。有的地區相當一部分載貨汽車常年不在注冊地營運,其產生污染物也就不能排放到注冊地。因此,如果只是以機動車保有量來核算某一地區的移動源污染物排放量,可能與實際情況差別較大。
從國家層面,開展鄉村生活、廚房排放油煙、煙民抽煙等未納入統計范圍的污染源研究,測算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根據上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占現有環境統計中污染物排放量比重,適時拓展環境統計范圍。
增加設計生產時間指標,能直觀地觀察到企業的總體生產情況。增加設計產能指標,能反映企業生產活動水平。增加削減能力指標,能掌握企業污染物削減能力。增加排放能力指標,能大致預期企業未來最大污染物排放量。增加排放濃度指標,為精細化環境管理提供依據。增加區域污染物排放能力指標,反映一個區域內污染物排放能力。增加生活水污染物排放量與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和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生活水污染物排放量關系的審核指標,用于審核生活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合理性。
生活源水污染物核算中,要注重廢水排放量的核算。既要考慮流動人口、商品水、未納入統計范圍內用戶耗水量等因素,又要考慮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和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生活廢水排放量和回用量。還可以用生活污水處理量和未處理生活廢水量對生活污水排放量校核,避免出現生活供水量、生活污水排放量、生活污水處理量和生活污水回用量之間的邏輯關系錯誤。要注重生活廢水中污染物排放總量、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和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中生活污染物排放量、未處理生活廢水污染物排放量之間的關系。以化學需氧量為例,生活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核算后,如果出現生活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負值,或小于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和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的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與未處理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之和的問題,就要用生活污水排放總量、生活廢水處理量及回用量、未處理生活廢水量、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和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等相關指標進行校核。
增加機動車燃油消耗量指標,統計機動車油品和燃油消耗量。以油品和燃油消耗量校核移動源污染物排放量,避免出現燃油消耗量小,移動源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現象,以便統計結果能反映實際情況。
為做到科學管理和決策,在環境統計成果開發和應用中,要注重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注重統籌兼顧。制訂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時,既要注重現有污染源,又要注重未納入環境統計的污染源??紤]目標制定的科學性,目標實現的可達性。二是注重排放能力。環境質量改善措施的制訂中,特別是在污染減排中,要注重減排放能力,而不僅僅是排放量。從微觀上看,單個工業企業在不同生產年份,污染物排放量有波動實屬正常。單個企業生產時間多于上年,產品產量高于上年,污染物排放量自然也就可能多于上年,其不一定就違背環保政策和法律法規。從宏觀上看,區域內工業企業景氣指數較高年份,其污染物排放量也應該較大。三是注重精準管理。環境管理中,要切合實際,不能只注重單個企業污染物排放量,還要注意區分企業規模、生產時間、污染物排放濃度等因素,做到區別對待,精準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