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杰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播音主持學院
在我國的傳媒行業中,播音主持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廣播電視節目的播放過程中,播音主持的水平對廣播電視節目質量和收視效果產生著重要影響。因此,各廣播電視媒體都非常重視播音員、支持人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在當前的高校教育中,很多學校都開設了播音主持專業,其目的就是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為我國新聞傳媒行業的發展培養大量的、高素質的播音主持人才。然而,從實踐來看,很多播音主持專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甚至有的學生并不能勝任播音主持的工作,難以滿足現代傳媒行業的快速發展。進入到新媒體時代,高校一定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在播音主持專業的教育教學中注重改革創新,立足現實發展,真正培養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播音主持人才。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已經成功邁入了新媒體時代。很多新媒體形式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個人化、數字化、互動化等是其傳播的特點。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讓信息傳播方式和媒體的工作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也對播音主持專業人員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得不促使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進行積極的改進和調整。
從實踐中來看,一般優秀的播音主持人都具有較高的新聞素養。具備較高的新聞意識和敏感度是作為新聞工作者最基本的素養之一。所謂的新聞敏感度,主要是指新聞工作者能夠從事物的發展變化中捕捉到新聞點,能夠準確地判斷和選擇新聞的內容,使其價值最大化的能力。進入到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大眾對新聞信息傳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追求“新”,更要追求新聞的傳播速度。作為專業的播音主持人員只有正確地認知媒體行業的發展,提升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增強對新聞的敏感性,能有在眾多的信息中精準地抓住新聞題材,及時、準確地進行報道,才能吸引更多的忠實觀眾和聽眾,受到大家的歡迎,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優勢,在新媒體環境中得到較快的發展。
廣播電視屬于傳統的媒體形式,在廣大受眾群體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發揮著引導、教育大眾的重要作用,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模式、生活品質等方面產生著重要影響。進入到新媒體時代,人們不僅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時也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可以隨時隨地將自己編輯的信息發布出去。傳播主體的大幅度增多,使得信息的數量也呈現出爆發式的發展態勢,很多虛假信息、詐騙信息、垃圾信息隱匿其中,嚴重降低了新聞信息的質量。因此,作為專業的播音主持工作人員,一定要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嚴格審查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堅決杜絕一切虛假新聞信息,保證大眾接收到的新聞信息都是真實可靠的。
進入到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更快,互動性更強,大眾的參與性更高,這就給播音主持人帶來了更大的工作壓力和挑戰性,還要面對大眾的質疑和提問,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把控能力,而且需要具備良好的隨機應變能力。進入到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廣播電視節目的類型更加多樣化,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欣賞需求。這需要播音主持專業人員加強對節目的了解和認知,學習與節目相關聯的專業知識,只有熟練地掌握節目中涉及的專業知識,才能在更自由地實施廣播主持的行為,順利地完成廣播主持的任務,得到大眾的肯定和喜愛。另外,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很多先進的科學技術被運用到了媒體傳播當中,因此,廣播播音主持專業人員要想在新媒體環境中更好的從事信息傳播工作,需要適當地掌握一些新聞傳播方面的技能。廣播主持人員只有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注重在知識、素質、能力等方面提升自己,實現自己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才能在新媒體時代游刃有余地開展工作。
從當前的高校教育實踐來看,很多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通常都具有較固定的培養目標,即為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服務,為這些相關單位培養專業的高素質的廣播和主持人才。這樣的高校培養目標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容易造成播音主持人就業渠道的狹窄,適應能力不強的問題。受到培養目標的較大影響,各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在課程設置上,主要是廣播電視播音類的相關課程,涉及普通話語音、播音大聲、語言表達等語音基本功訓練,而在學生新聞素養的培育方面明顯比較乏力。從實踐教學來看,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發展比較緩慢,難以匹配現代新媒體發展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媒體行業的發展。
從當前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來看,依然在采用“大課+小課”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雖然也具備一定的教學優勢,能夠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對提升教學效果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在實際的運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突出的問題,對實際教學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例如,在開展大課的理論授課時,教師往往會主要依據教材內容進行理論知識的機械式教學,不能有效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小課的教學中,教師常常針對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進行找補,看似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促進他們的學習進步,但是教師的精力和能力是比較有限的,而學生的人數又是較多的,很難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個性化發展,使得人才的培養具有較大的雷同性,難以培養出多樣性的播音主持人才,更好地滿足新媒體時代傳媒行業的實際發展需要。
播音主持是一個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高低成為衡量高校教育教學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當前,很多高校為了單純的逐利,都爭相開設了播音主持專業,然而在實踐教學中,卻將理論教學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一些高校由于種種原因,不能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很少在話筒前、鏡頭前露面;有的高校建有實踐的實驗室,但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不完備,不能滿足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實踐需求;有的學校的實踐教學環境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不能做出科學、合理的整體規劃。在當前高校播音主持教育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方面的不足之處非常明顯,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和發展。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教師一定要提高認識,承擔起自己的教學職責,加強學習,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具備良好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只要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提高了,才能引領和指導學生開展高效的學習,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專業的、高素質的、適應能力較強的播音主持人才。從高校的實踐教學來看,一些學校的播音主持專業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專業教師的數量較少,不能滿足實際的教學所需,一個教師只能承擔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或者一些學校從新聞專業、漢語言文學等專業調配教師,要求他們承擔一部分的播音主持專業的課程教學任務。這其中的教師,有的根本不具備專業的播音主持專業知識,不了解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狀況,同時也缺乏相關的播音主持經營。因此,難以引領學生開展高效的專業學習。
在當前的高校教育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播音主持專業的培養目標的制定和專業課程的設置,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幫助他們提高新聞意識和新聞敏感度。其一,適當地增加新聞傳播類的課程,使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能夠將專業學習內容和未來工作相結合,更具方向性。其二,為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提供大量校內實習和鍛煉的機會,例如參與校廣播站、校報的采訪、編輯及播報工作。
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積極探索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努力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適當地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參與探索式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在新媒體環境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他們的未來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高校要積極為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實踐搭建良好的實踐平臺,例如可以開設網絡頻道、網絡廣播、網絡電臺等,為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提供多種參與實踐的機會,既有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又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和應變能力,能夠為將來的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專業人員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和工作挑戰,需要不斷地提升才能滿足現實工作的需要。高校在播音主持專業的教育教學中,一定要豐富教學內容,注重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真正提高教學質量,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播音主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