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 北京中唐電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隨著國家對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斷重視,高頻并網逆變技術受到了研究領域的高度關注,成為業內的重點研究方向。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太陽光伏、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系統中,高頻并網逆變器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視,屬于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的重要技術,其技術特點包括直流輸入范圍寬、大功率跟蹤功能、具有同步的輸出電流相位和頻率、具有孤島檢測保護功能等,因此,對此項課題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應用形式和變換技術,是高頻并網光伏逆變器拓撲類型的劃分依據。單相并網逆變器是本文所研究的對象,其原因在于此類逆變器的應用范圍較廣,分類依據為是否具備隔離變壓器。
這種逆變器的拓撲原理如圖1所示,省去了變壓器是此類逆變器的優點,正因如此,逆變器具有效率、功率密度較高、體積小、重量輕和便于使用等特點。但這種逆變器也存在缺點,主要表現為太陽電池組件直流輸出端與電網直接相連,不具備電氣隔離,太陽電池組件兩級存在電網電壓,并且高頻DC/DC的使用,導致EMC、EMI的解決難度大幅度上升,開關損耗也隨之增加,故此類逆變器的可靠性偏低。上述缺點的存在,影響了逆變器的使用性能,高頻逆變器想要進一步發展,必須攻克這項技術難點。Boost雙模式光伏并網逆變器屬于新型逆變器的一種,與普通電路相比,此類逆變器將旁路二極管應用到電路之中,其工作模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光伏陣列電壓偏低時,電路電壓會增加,同時將運行方式轉變為逆變運行,此時系統的能量變換方式以兩級能量變換為主。另一種是在光伏陣列電壓超出設定值時,系統會自動切換成單級逆變系統,以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此類拓撲結構,可以使光伏陣列的設計安裝更加靈活。

圖1 不具備變壓器的高頻并網逆變器拓撲結構
現階段,多支路DC/DC并聯光伏并網逆變器較為常用,在觀察其拓撲結構后可知,系統會對光伏方陣的輸出電壓和電流進行檢測,同時將電壓電流信息作為依據,對最大功率點位置進行判斷,再輔以控制手段,使DC/DC變換電路的占空比發生改變,最終實現預期的目的。在這種拓撲結構中,各路最大功率跟蹤輸出需要通過并聯的方式與直流母線相連接,其中,電解儲能電容會在最大功率跟蹤器和后級逆變系統之間設置,通過這種方式,使能量解耦的目的達成。
除上述并網逆變器之外,電流源型多級電流Boost逆變器也較為常用,此類逆變器具有諸多方面的優點,分別是電流平衡度高,可以控制功率器件的電流,EMI干擾也會隨之降低,因此,系統的魯棒性和適應性較強,并且,系統還具備非常高跟蹤精度。其缺點為平波電感值大,導致大功率下的電感損耗增加,系統運行效率也會因此受到不利影響。此外,缺少電氣隔離,同樣是系統的缺陷。
研究人員以單級光伏并網為基礎,設計了一種逆變器,該逆變器的全稱為三橋臂整流逆變單相并網光伏逆變器,其組成部分為三個半橋,這些半橋分別是整流臂、逆變橋臂和通用臂。與普通逆變器相比,這種逆變器的電路更具效率,并且,輸出電壓可以被有效調節,同時還能額外增加負載。
除Boost電路之外,有學者在研究后提出了一種以Buck-Boost為基礎的逆變器,這個逆變器由兩套PV系統和Buck-Boost斬波電路組成,其應用有助于對地漏電流問題的解決,這里所說的漏電流,常常發生在并網系統中電網和光伏陣列之間,但這種逆變器對光伏陣列的利用率卻十分低下,這是逆變器的主要缺陷。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此類逆變器拓撲結構的應用較少[1]。
總之,不具備變壓器的高頻并網逆變器拓撲結構,由于抗干擾能力偏低,因此,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雷雨天氣下,逆變器極易受損,為此,在使用此類逆變器時做好防雷接地措施十分關鍵。
以工頻單級逆變系統為例,這種逆變系統使用高頻變壓器對工頻變壓器進行了取代,減輕了系統的重量。由于具備變壓器,因此,其電氣隔離性能較為顯著。在查閱文獻資料后得知,此類逆變器系統具有三級能量變換方式,即DC-HFAC-DC-LFAC。其優點包括電氣隔離和重量輕,系統效率也超過90%。但此類逆變器的缺點為功率等級偏低,逆變器拓撲結構主要在2kW以下集中,并且高頻DC/AC/DC具有非常高的工作頻率,加大了EMC的設計難度,此外,抗沖擊性能差同樣是系統的缺點。
國外某公司研制了一種新型光伏并網逆變器,其最大功率為145Wp,即插即用是系統的特點,屬于典型的微型并網光伏逆變器,在功率為70-145Wp的光伏陣列中較為適用,可以在光伏組件背面直接插入。推挽電路是該電路的前級拓撲,因此,在低電壓場合,此類電路可以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為低功率MOSFET選擇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同時,還能使系統成本下降。但此類逆變器卻存在效率偏低的問題[2]。
高頻環節光伏并網逆變器,可以通過轉換光伏電壓的方式,向交流電網中輸出低頻交流電。其原理如下:逆變器首先會將光伏陣列電壓轉換為高頻電壓,在通過高頻變壓器的一系列調節后,由AC/低頻對其進行變換,促使高頻電壓轉變為低頻交流電。此類逆變器的組成部分包括變壓器、整流器、逆變器、濾波器和逆變橋組成。其應用,有助于光伏陣列最大功率點跟蹤和單位功率因數的實現,由于其結構復雜,功率變換級數較多,因此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過高等缺陷。
為促進系統效率的提升,研究人員嘗試在逆變器中應用串聯諧振技術。其原理為電容CR經過變壓器初級等效電感,實現串聯諧振環的目的。這樣一來,VSpv1和VSpv2工作模式就會變為ZCS,功率器件損耗也會隨之下降。
在大功率場合,必須采用具備變壓器的高頻并網光伏逆變器,在并網發電模式選擇方面,主要以分布式多支路并網發電模式為主。
總之,上文所介紹的集中逆變器拓撲系統,其功率變換模式為三級功率變換,因此,系統存在大量的功率器件,導致系統效率下滑,而成本上升。事實上,功率等級較小的并網系統,主要以二級功率變換為主。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以高頻鏈逆變器技術為基礎的并網逆變器成為業內研究的重要方向。其中,前級DC/AC具有轉換功能,可以使直流逆變轉變為高頻交流。而后級DC/AC部分可以使高頻交流變為低頻交流。但此類拓撲結構由于對PWM技術進行了應用,因此,在轉換過程中,容易受到漏感能量的影響,如果不及時處理,甚至會引發電壓過沖現象。一般情況,使用緩沖電路即可有效解決問題,但這種電路的使用,會影響變換效率,同時,還會導致電路復雜程度上升,系統可靠性也會因此而下降[3]。
此類拓撲族包括多種電路,分別為半橋全波式、推挽全波式、全橋全波式等,總計18種。并且,系統在運行期間,需要對多種功率器件進行控制,故控制難度較大。此外,這個系統還會面臨與并網電流相位同相的問題,相較于單一的高頻鏈逆變器技術,系統總體控制技術難度偏高,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系統效率較為低下,其使用性能也很難得到保證。因此,在市場上高頻鏈并網光伏逆變器并不受歡迎,所占市場份額遠低于普通高頻鏈逆變器。但事實上,在小功率場合應用這種逆變器,可以使其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小功率場合下,高頻鏈并網光伏逆變器所使用的拓撲結構較為簡單,主要由周波變換器和高頻變換器組成,在實際運行時,由周波變換器整流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為減少開關損耗,在應用高頻鏈并網光伏逆變器時,建議采用專用的驅動芯片。
綜上所述,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背景下,光伏發電、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發展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光伏發電技術想要實現發展,必須要應用電力電子和控制技術。其中,高頻并網光伏逆變器的應用,有助于光伏發電的發展。但目前所應用的逆變器主電路拓撲技術尚存在一些缺陷,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些缺陷會逐漸得到改善,從而在光伏發電產業中取得更加顯著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