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墨涵 張影 張禹 胡墨涵
落地請開手機,乘機勿摘口罩。
2019年的留學生,怎么會想到,2020年他們會在飛機上擔心一個叫做COVID-19的病 毒?
總結2020年,一年的風景看盡,疫情讓人體會到自由的美好,年初疫情的暴發讓已回國的留學生無所適從,讓沒返回國內的留學生提心吊膽,還讓大量私營航空公司挨個破產。
目前,全球已經有43家航空公司破產。不過,在秋季,大批留學生返回留學國家繼續留學和各國家陸續解禁航班讓部分航空公司盼到了曙光,家長和留學生卻開始擔憂。進入秋季,二次疫情在全球范圍愈演愈烈,歐洲各國已經相繼淪陷。而在疫情目前不那么嚴重的國家,諸如新加坡、日本等國家,或已對中國開放游客簽證,或已經單方面入境不再需要提供核酸檢測證明。大量航班國外航班恢復,對于回國和前往留學所在地讀書的學生,這既令人高興卻又令人感到害怕:能夠繼續完成學業確實令人高興,但衛生安全卻未必能夠保證。
隨著二次疫情的擴大,大量無癥狀患者可能搭乘航班抵達我國境內,2020年10月30日,一架自印度新德里起飛的前往武漢的AI1314航班抵達目的地,在隨后的入境檢測中,竟有23名印度國籍乘客新冠核酸檢測為陽性,據武漢市衛生委通報,該航班上有4名乘客為確診病例,而另有19名乘客為無癥狀感染者。隨后機上的254名密切接觸者也已被隔離。在后疫情時代,乘坐飛機究竟會不會感染新冠病毒也成為了一個問題。
雙核酸檢測 不一定能確保無虞
來自境外的新冠檢測結果并不一定能反映乘客是否攜帶新冠的真實情況。
在來自印度的AI1314航班的大批乘客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后,印度相關部門于2020年11月2日發表聲明,稱航班嚴格遵守了各項安全規章制度。乘客都具有新冠檢測陰性證明而且還在登機前接受了額外的兩次新冠檢測。而據《印度斯坦時報》2020年9月4日爆料,一名34歲的醫生和其助手由于向新冠病患兜售造假的檢測證明而被逮捕。據兩人稱兜售一份假的檢測證明,只需支付大約2400人民幣(折合人民幣大約215元),在印度的正規檢測機構中,也有造假的案例發生,據印度《德干先驅報》報道,班加羅爾的新冠檢測中心員工此前就曾有償向前來檢測的人員提供新冠陰性的檢測報告,每人需要大約1.2萬盧比(折合人民幣大約1077人民幣)。無論怎樣解釋,印度國內的新冠檢測結果都不能令人信服。
2020年11月10日,從新加坡出發,飛往廣州的CZ3040次航班上又發現了一名無癥狀感染者,其在隔離期間的病毒核酸檢測為陽性,但此前,他登機時的核酸檢測卻是陰性。自2020年10月份開始,我國駐各外國大使館已經先后開始要求航班乘客憑借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雙陰性證明登機。在11月8日,我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已經發布了搭乘航班赴華旅客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測雙陰性證明乘機的通知,此名無癥狀感染者也已經做過了檢測,但是他仍沒有被排查出來,雙核酸檢測辦法能否完全篩查出新冠病毒攜帶者成為了一個疑問。
在目前的情況下,雙核酸檢測是最有效的篩查方式,但仍不一定能沒有疏漏地篩查出所有新冠病毒攜帶者,不過乘客也不需要擔心,因為目前各國的客機公司都有各自的防疫辦法,而乘客自己也可以自主做好防護,保護自身的衛生安全,飛機自身也有不利于病毒傳播的系統。在國境外的乘客需要更多地關注自身。乘客為了其他乘客的安全,也為了服從管理規定,應該在搭乘班機2天之前拿到到我國大使館認證的檢測機構出示的雙核酸陰性檢測證明,提前閱讀所在國的中國大使館有關核酸檢測的規定、要求聲明,申領“HS”綠色健康碼。
以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的通告為例,中國駐印度使領館只認可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ICMR)指定的檢測機構。乘客就必須到ICMR的指定機構進行核酸檢測。另外各個大使館都對檢測證明所包含的信息有所要求,中國駐印度大使館要求檢測證明中必須擁有本人姓名、出生日期、采集日期、檢測結果、檢測機構名稱、檢測機構聯系方式、采樣日期等信息,證明必須以紙質版或電子版形式呈現。如果缺少相關信息,那么乘客就必須與檢測機構聯系,對相關信息進行補充,否則視作證明無效。由于大使館篩查檢測證明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乘客應打出提前量,盡早申請。
客機上沒那么不安全
如果你還在為乘機時感染新冠病毒而擔心,那么告訴你,大可不必。
在客機的環境中其實不容易感染傳播性疾病。早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暴發時期,世界衛生組織等世界性衛生機構就都發表過看法,認為同為冠狀病毒的SARS病毒在客機上傳播開來的幾率非常之小。而聯合波音、空客以及巴航工業公司于新冠疫情暴發后也針對可能乘坐飛機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做出了一份調查報告,該報告指出新冠病毒在客機中傳播,使乘客在乘機時感染新冠的可能性非常小,迄今為止只有44名新冠患者可能是在客機中感染的,另外波音、空客以及巴航工業公司也在各自制造的飛機上進行了流體動力學相關計算,以科學實證的方式研究,支持報告的結論。
就飛機本身的系統來說,現代飛機都安裝有HEPA過濾系統,HEPA是一種由片狀硼硅纖維制成的具有過濾空氣作用的設施,安置在客機的兩翼引擎口處,能夠高效除菌,過濾大部分細菌病毒,同時,HEPA過濾西永還可以從雙翼的引擎口處收集室外空氣,并通過每排乘客上方的通風換氣裝置,使室外空氣垂直進入客機中而后在座椅排中流動,實現通風換氣。基本上,間隔幾分鐘,客機中的空氣就會重新更換一次。目前國內的航空公司都裝備有HEPA過濾裝備除此之外出于為了保護電器系統的原因,飛機上的空氣在進入客艙前會被除濕,干燥的空氣不利于病毒的生長、繁殖。在這種環境中,其實感染新冠病毒的幾率非常小。
同時,在疫情擴散期間,國內外航班都出臺了相應的航班防疫政策,以南部航空為例,在客機起飛前,南部航空公司就會對機組人員檢測體溫,確保機組人員不會有傳播病毒的風險,而且,洗手間、座位前桌、艙門、扶、把手及洗手間都會有進行相應的消殺。南航也出臺了《中國南方航空航空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應急消毒方案》,會及時對突發情況進行處理,將突發情況中可能造成的風險降低到最小。在英國,值機時有相應的限流措施,客機規定空乘必須全部穿著塑料防護服,乘客乘機時必須佩戴口罩。航空公司也會提供獨立包裝的餐盒。
除此之外,由于世界范圍內感染新冠的人數眾多,其實客機的上座率并不高,部分國外航班的上座率甚至只有75%,由于需要靠座位號登記二維碼,不像以往,乘客是不能隨便更換座位的,這也降低了乘客在客機上的活動的可能性。另外,在乘機之前,大部分航班工作人員也會為乘客測量體溫。
感染幾率小 也要注意防范
在客機上感染上新冠其實并不常見,但是乘客也不能因為感染幾率小就忽視防范問題,“萬一”的可能性也會帶來難以承受的后果。所以,做好防護措施才能最大程度保證自己的健康安全。
最基本的防范措施就是在候機、乘機、到達目的地直至離開公共場所前始終佩戴口罩。現階段,大部分國內外航班都會要求乘客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既是保證自身的安全,也體現了對他人安全的負責。不在意他人眼光的話,防護服與護目鏡也要用上,上述兩樣衣物完全符合客機物品攜帶規定,可以隨身攜帶。
在客機上,一定要注意自身的消殺,如廁后、進餐前都要對手進行消毒。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國家民航局的規定,超過70%的酒精用品不能帶上飛機,酒精含量低于70%的消毒用品雖然不能隨身攜帶但可以托運,而雙氧水、過氧乙酸、84等消毒液以及漂白粉、高錳酸鉀消毒片、含氯消毒片、消毒泡騰片,都屬于航空運輸的違禁品。也就是說,上述消毒用品都不可帶上飛機或者沒必要帶上飛機。在飛機上,乘客可最好使用肥皂對雙手進行消毒。
飛行途中,乘客最應該注意的是盡量避免飲食,在飲食的過程中,乘客會摘下口罩,這也就極大地加強了接觸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如要咳嗽、打噴嚏,自己也一定要用胳膊擋住口鼻。雖然根據HEPA系統的運轉原理,受污染的空氣不會傳播向客機遠方,但卻會在打噴嚏的人的周圍旋轉,所有在佩戴口罩的基礎上,個人也一定要擁胳膊捂住口鼻,多加一層防護。另外,一定要減少對于公共物品的接觸,新冠病毒傳染的途徑之一就是接觸感染。
最后的最后,而在客機上如有任何不適,一定要與空客溝通,及時處理。乘坐客機其實并不可怕,只要防護到位,就一定能遠離疫情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