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傳剛
一位A股上市公司老板的離奇死亡,最近被傳播得沸沸揚揚。警方已經證實這位名為林奇、年僅39歲的企業家是因為遭人投毒而辭世,但他被害的具體情況仍然未知。
我們先把事情簡單梳理一下:數日之前,網上有人匿名發帖稱,游族網絡的創始人林奇被人投毒,“搶救回來但腦死亡,成了植物人”。但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這家企業卻接二連三地否認消息。不僅該公司的聯席總裁在朋友圈“辟謠”,游族網絡甚至在12月23日發出公告稱,林奇“身體狀況穩定并在持續好轉”,結果很快就被警方的證實聲明打臉,之后該公司才正式宣布了林奇的死訊。
雖然不能斷言這些說辭背后隱藏著什么目的,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家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如此前后矛盾,已經涉嫌違規。林奇的死訊被證實后,游族網絡的股價出現了超過兩位數的大跌,不少中小投資者慘遭深度套牢。在網絡上,人們對該公司的信披不及時、不真實有極大的怨氣,有人表示要以公司發布虛假信息為由提起證券賠償訴訟。
一家合格的上市企業理應做好信息披露,而企業實控人兼核心管理者的健康情況,顯然是能夠對公司股價產生較大影響的。即使游族網絡覺得“家丑不可外揚”,但本著對投資者負責的態度,也不應該說出“身體狀況穩定并在持續好轉”這樣的鬼話。更可恨的是,在真相被揭穿之后,這家公司非但沒有一點抱歉的意思,還在自己的官網上發布了“再見,少年”這樣不著四六的文字,對死者也談不上什么尊重。
信息披露涉嫌違規并非游族網絡唯一遭人詬病的問題。林奇生前,這家企業就出現了業績下滑、高管連續離職等情況。2019年,該公司凈利潤大幅下滑了近75%;從2019年1月到2020年2月,公司先后有5名高層管理者離職。更令人質疑的是,過去兩年中,林奇一直在大量減持股票,導致公司股價不斷創下新低。可見該公司的管理一直存在問題。
信息披露造假等弊病,一直是A股市場的大難題。目前A股有4000多家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瑕疵的企業絕不是少數,很多企業更存在著作假問題。前些年獐子島的“扇貝跑路”等信息披露造假事件,其性質要比游族網絡的情況嚴重得多。這些公司為何在信披方面如此肆無忌憚,藐視投資者?根源就是懲治力度不夠,造假成本太低。
就在林奇事件發生之際,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一項新的刑法修正案。根據該法律,未來我國將大幅提高對信息披露造假等四類證券期貨犯罪的刑事懲戒力度,同時強化對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等“關鍵少數”的刑事責任追究,刑期大幅增加、罰款上不封頂。這樣的懲戒力度或許才能真正對那些視投資者為草芥的上市公司構成震懾。不管是獐子島們還是游族網絡們,以后可都要小心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