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21年5月11日發布,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14.1178億人),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萬人(13.3972億人)相比,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與2000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相比,下降0.0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勢態。
普查結果顯示,我國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平均每個家庭2.62人。男性人口占51.24%,女性人口占48.76%。居住在城鎮的人口占63.8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占36.11%。東部地區人口占39.93%,中部地區占25.83%,西部地區占27.12%,東北地區占6.98%。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15467人,文盲率由4.08%下降為2.67%。與2010年相比,0~14歲、15~59歲、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別上升1.35個百分點、下降6.79個百分點、上升5.44個百分點。與2010年相比,漢族人口增長4.9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長10.26%。
微評
關成華: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面向未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深和勞動力人口規模的不斷縮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必須將提高人力資本作為內生動力。人力資本提升一靠教育,二靠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教育必須進一步提質增量均衡,才能在人力資本的培育和提升中發揮更大作用。
田宇:人口狀況是一個國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國情,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從數據中不難發現,我國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口質量穩步提升,人口受教育程度明顯提高,人口結構調整變化,性別結構改善,年齡結構“兩升一降”,人口流動集聚的趨勢更加明顯,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總的來說,我國人口紅利期依然存在,大規模市場優勢繼續保持。
任遠:通常來說,人口的空間分布和動態,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格局。過去10年,我國城鎮化水平提高很快。由于東南沿海和東部地區仍然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富潛力的地區,人口向東南沿海和東部地區遷移流動的基本態勢非常明顯。流動人口主要向特大城市和重要的城市區域集聚,包括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沿長江經濟帶,等等。西部地區的人口基本保持不變,這說明我國人口地理分布的“胡煥庸線”保持基本穩定。我國人口遷移流動主要集中在“胡煥庸線”的東南半壁,主要從中部地區向東部地區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