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明 黃力 陳喜梅 李聘菊 梁衛愉
摘 要 鐵力木是熱帶地區特有樹種,在醫療醫藥、軍工、高檔家具制品和園林綠化等領域應用廣泛,我國僅在南方部分地區有少量引種栽培。為了更好地開發利用這一優質樹種資源,從生物學特征、經濟效益和綜合效益等方面總結了鐵力木的特性,梳理了其高效栽培技術的關鍵內容,為鐵力木人工林資源的高效培育和進一步開發利用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 鐵力木;珍貴樹種;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723 文獻標識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2.003
鐵力木(Mesua ferrea L.)又名鐵梨木、鐵栗木、莫拉、喃木波朗等,系藤黃科鐵力木屬的一種常綠喬木。鐵力木結果實多,種子含油量高,是非常好的工業油料;其木材結構較細,紋理稍斜,堅硬強韌,不易變形,而且耐磨、抗腐,抗病蟲害能力強,是一種高價值的特種工業用材,經濟價值非常高;此外,鐵力木的幼葉呈深紅色,樹冠較大,且有香氣,樹形美觀,適宜于庭園綠化觀賞。為了能夠高效開發利用鐵力木這一優良珍貴樹種資源,分析并總結其優良特性和高效栽培技術,以擴大鐵力木的種植范圍,進一步增加我國珍貴用材戰略資源儲備,為珍貴用材培育和園林綠化等從業者提供參考。
1 鐵力木特性
1.1 形態特征
鐵力木是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 m;主干通直,具板狀根,樹皮呈灰褐色,樹冠呈塔形,薄葉狀開裂,創傷處常滲出帶香氣的白色樹脂。葉全緣,單葉對生,基部楔形,側脈較多但不明顯,且葉脈是斜向平行脈,葉片呈披針形,長7~12 cm,寬1~3 cm;鐵力木新生的幼葉為深紅色,成熟時轉為深綠色且葉片正面帶有光澤,背面有蠟質的白色粉末,中脈粗而明顯,革質,全緣,葉片通常下垂,這是鐵力木的重要外部識別特征之一。花兩性,著生在葉腋或是小枝的頂端,花朵較大,花冠直徑3.5~4.5 cm;有4片潔白無瑕的花瓣,花梗通常長3~5 mm;花藥為橘黃色,有4枚萼片,覆瓦狀排列,外方2枚較內方2枚略大;果實為蒴果,呈卵球形或扁球形,成熟時長2.5~3.5 cm,干后栗褐色,有縱皺紋,內有種子1~4粒,呈棕褐色;種皮褐色,有光澤,含油率高,可用于榨油。在華南地區一般花期為3—5月,果期9—10月[1-2]。
1.2 分布范圍
溫度是影響鐵力木分布的重要生態限制因子。鐵力木原產于印度、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及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的熱帶地區,其中印度分布最多,有大面積的天然林。我國雖未見天然鐵力木林分布,但早在500多年前鐵力木就已經引入到我國的云南省[3],隨后陸續引種至海南、廣西、廣東等地栽培。最早引入后以零星種植為主,因而鮮見成片的成熟林。據報道,云南省耿馬縣孟定鎮四方井村保存的鐵力木人工林,是我國現存林齡最大的成片鐵力木林[4]。
1.3 生態習性
鐵力木天然分布于熱帶地區,是熱帶地區特有樹種,適生于赤道與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地區,能耐短時間輕微霜凍,但不耐嚴重霜凍,適宜于年平均氣溫19 ℃以上,極端低溫0 ℃以上的無霜凍地區種植[5];喜光,耐貧瘠,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在酸性土或石灰土上均能正常生長,在連片的密林中,具有良好的自然整枝能力,且干形優良。鐵力木為深根性樹種,主根較深,但側根不甚發達,因而在大苗移植或是幼樹移栽時,須盡量保持完整的主根系[2]。
1.4 經濟價值和綜合效益
1.4.1 木材價值
鐵力木的硬度非常大,約是杉木硬度的20倍,可以和鐵制工具相當,堪稱中國最重、最硬的木材。鐵力木不僅硬度高,而且材質極佳,還耐磨耐腐,是軍工、建筑、高檔家具、名貴樂器、特種雕刻的最佳用材[1,5-6],經濟價值非常高。然而由于鐵力木生長速度過于緩慢,成材時間需要60年以上甚至上百年,嚴重影響了它的規模化發展,不管是野生還是人工栽培的鐵力木,數量都很少,最終使得市場上用鐵力木制作的高檔次木材產品的份額較少,很多時候處于“可遇不可求”的狀態。
1.4.2 藥用價值
鐵力木的葉片、花、種子及樹皮均可藥用,其主要化學成分有呫噸酮類、香豆素、兒茶素、槲皮素、木犀草素、三萜和黃酮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和抗血小板聚集等活性,在民間主要用作敷劑,用于治療消化不良、發燒及腎臟疾病等,還可制成復方制劑,用于治療胃脘塞虛、胃納不佳、腹痛腹脹等[7-8]。在新疆維吾爾醫藥里,鐵力木一般是指其干燥的花蕾,又名那爾米西克,具有止血消痣、熱身壯陽、燥濕補胃、消腫解毒、溫補心臟、止咳祛痰等多種功效,主治濕寒性或黏液質性的疾病,如抑郁癥、神經衰弱、痔瘡出血、瘡瘍癤腫、燙傷及毒蛇咬傷等。
1.4.3 園林和觀賞園藝
鐵力木四季常青、樹冠優美、枝葉茂密、落葉較少、抗風力強,其樹形似一尊寶塔,威武雄奇,枝條韌性也十分好,而且嫩葉呈粉紅色,老葉呈濃綠色,春季嫩葉布滿枝頭似戴紅帽的少女,與其他樹種混交后能形成獨特的外部景觀,廣泛應用于園林綠化、庭園美化和市政建設等領域。一些學校、街道和游樂園等場所為了豐富植物景觀,增強綠化和觀賞效果,常選用鐵力木作為點綴[9],既能增強色彩,還能增加經濟效益。隨著鐵力木栽培面積的增加,其在園林和觀賞園藝等方面的應用不斷增加。
1.4.4 綜合效益
鐵力木不僅具有較高的園林園藝價值,而且是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優良樹種,在景觀林帶建設、抗污染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較高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此外,由于鐵力木目前栽培范圍較窄,經濟價值又高,市場嚴重缺乏,因此,在其適生區域栽植鐵力木,將有助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升林地經濟收益,促進林農增產增收,頗具社會效益[2]。
2 鐵力木高效栽培技術
2.1 采種和育苗
選擇10年生以上,生長旺盛、樹干通直、無明顯病蟲害的優良單株作為采種母樹。當果實顏色從淡綠色變至黃褐色時即可采收。果實采摘后置于陰涼處風干數天,待果殼自然裂開,把種子取出來即可以播種。由于鐵力木種子含油率較高,種子不耐貯藏,以隨采隨播為宜。如需貯藏,可以用濕潤的細沙分層之后低溫貯藏至翌年[5]。
播種前用清水將種子沖洗干凈,除去浮在水面的空粒種子及不飽滿種子,再換用40 ℃溫水浸種12 h催芽,將種子撈出并瀝干水后即可播種。播種基質以干凈的河沙為宜,可用800~1 000倍多菌靈對播種基質進行全面消毒,然后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撒播到消毒后的沙床上,用木板輕壓種子使種子全部沒入基質內,再覆蓋一層薄細沙,厚度1~2 cm,有條件可在上面加蓋薄膜或是稻草進行保溫保濕,期間保持基質的濕潤,一般播種后15~25 d開始發芽。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因鐵力木種子含油量高,播種后不能澆水過多,否則容易導致種子腐爛。當第2片真葉發出時即可移植到營養袋內,容器袋規格為12 cm×20 cm;營養土可用50%黃泥+50%森林表土,或采用85%黃泥+15%火燒土,添加0.5%鈣鎂磷作為基肥,效果均較好[2,10,11]。
2.2 造林和撫育管理
鐵力木是喜光的熱帶樹種,不適宜種植在受寒害侵擾的地方,在自然條件下,由于種群間的強烈競爭,常沒有別的樹種長得好,因此,一般選擇北回歸線以南,無霜凍,排水良好且海拔較低的林地種植。種植前須除掉造林跡地上所有的活地被物,采用帶狀的整地方式進行整地。初始株行距與培育目標相關,若培育成短周期的園林綠化大苗,可采用1.5 m×1.5 m或2 m×2 m的種植密度;若以培育大徑級珍貴用材為目標,初始株行距宜大,可選用3 m×3.5~4 m,種植穴的規格為50 cm×50 cm×40 cm,種植前每穴施150~200 g復合肥用作基肥。
由于鐵力木幼苗生長速度較慢,而在南方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雜草往往生長較快,因此,鐵力木造林以2.5年生以上大苗較為理想。造林時間一般在雨季,造林跡地下透雨后即可開始造林,造林時需要把營養袋去掉,但是不能松動袋內的營養土。種植時需剪去約1/2的分枝,以減少蒸騰耗水,一般成活率在90%以上[12]。
種植30 d后及時檢查成活率,并及時補植。種植前3年內,每年需除草撫育2~3次,一般采用塊狀撫育的方式,在除草撫育的同時,進行根外追肥1~2次,每株可施尿素或復合肥50~150 g,隨后還需對主干進行適量修剪以培育優良干型。
2.3 病蟲害防治
由于當前鐵力木栽培的面積較小,沒有規模化經營,因此幼苗和成樹的病蟲害不常見,偶見小青蟲、藍綠象甲等為害,主要為害嫩葉和嫩梢。小青蟲可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進行葉面防治。藍綠象甲可采用無公害防治方法,即將捕捉來的藍綠象甲搗碎后兌水噴在樹冠,使藍綠象甲聞到味道后離開,從而達到驅蟲的目的。也可采用輕搖樹木或枝條讓害蟲落在塑料布上,隨后再把害蟲殺死的方法,連續捕捉7 d左右即可消除害蟲[2]。此外,鐵力木播種之后容易遭到白蟻為害,為避免發芽前被白蟻啃蝕,播種前應將基質按500∶1拌呋喃丹進行防治[10]。
3 展望
3.1 收集優良種質資源,加快良種選育和高效培育技術研究
鐵力木作為熱帶地區經濟價值較高的珍貴用材樹種,具有樹形美觀、生態適應性強、用途廣泛等多種優良特性,然而由于其生長速度偏慢,而且成材周期偏長等特點,目前在國內栽培的面積并不多。調查結果顯示,鐵力木在廣東[14]、海南[15]等地均用作珍貴用材樹種,有小面積零星種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鐵力木等珍貴用材的消費需求也不斷提升,因此應加快鐵力木優良種質資源的引種、收集和保存,擴大種植規模;同時需開展育種選擇和高效培育技術研發,選育出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的優良種源/家系,結合配套的高效栽培技術體系,全面提升鐵力木人工林的數量和質量,最終實現鐵力木人工林的規模化定向培育。
3.2 進一步開發利用非木質產品,增加短期經濟收益
培育周期長是制約鐵力木大規模發展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因此可進一步開發利用鐵力木生長期間的非木質林產品,對徒長的葉片、花等進行加工利用,不僅能增加種植早期的經濟收益,還有利于林分的快速生長和郁閉。鐵力木的葉片、花、樹皮及種子均含多種藥用活性成分,目前僅對其花蕾的藥用成分和藥理開展了少量研究,樹皮、種子、枝條等非木質林產品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入開發利用。研究發現,鐵力木種子富含多種抗菌活性成分[16],可用于消炎、抗菌等;最新的研究還發現,鐵力木莖皮提取物能有效抑制誘發人體大腸癌HCT 116細胞的增殖與轉移[17]。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會有更多的活性成分得到開發利用,相關的非木質林產品也越來越多,種植鐵力木的短期經濟效益和綜合效益都將得到進一步增強。
參考文獻:
[1] 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50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80.
[2] 徐大平,丘佐旺.南方主要珍貴樹種栽培技術[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3:188.
[3] 王衛斌,史鴻飛,張勁峰,等.熱帶珍貴樹種:鐵力木資源可持續經營對策研究[J].林業資源管理,2002(6):35-38.
[4] 許林紅,蔣云東,李思廣.珍稀樹種鐵力木的保護研究[J].四川林業科技,2015,36(6):128-129.
[5] 楊清,馬信祥,程必強,等.多用途樹種:鐵力木[J].廣西植物,2002,22(4):327-330.
[6] 劉思朝,龍春林.鐵力木,一種會生長的鋼鐵[J].生命世界,2021(6):52-55.
[7] 王玉星,李欽,王書云.鐵力木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草藥,2021,52(18):5796-5806.
[8] 張亞梅,鐘國躍,杜小浪,等.鐵力木花蕾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藥材,2017,40(11):2579-2581.
[9] 馬金滿.鐵力木值得在園林景觀中推廣[J].廣西林業科學,2002,31(2):103.
[10] 劉勐.鐵力木育苗技術[J].廣西林業科學,2008(3):159-160.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11] 黎明,蔡道雄,郭文福,等.15種熱帶南亞熱帶闊葉樹種容器育苗技術[J],廣西林業科學,2006(增刊1):10-13.
[12] 楊德軍,邱瓊,文進.熱帶珍稀多用途樹種鐵力木育苗與造林[J].林業實用技術,2008(6):38-39.
[13] 胡建湘,劉勐.鐵力木的引種栽培[J].亞熱帶植物科學,2008,37(4):38-41.
[14] 劉小金,徐大平.廣東省珍貴樹種資源分布特點、產業現狀與發展建議[J].廣東農業科學,2021,48(7):57-65.
[15] 劉小金,徐大平,郭俊譽,等.海南省珍貴樹種資源和產業調查分析[J].熱帶林業,2020,48(3):53-57.
[16] MEHTA B K,KHALEEL F D,MEHTA D,et al.Novel phytochemical constituents identified from the seeds of Mesua ferrea L: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J].Journal of Current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7,7(2):109.
[17] ASIF M,SHAFAEI A,MAJID A S A,et al.Mesua ferrea stem bark extract induces apoptosis and inhibits metastasis in human colorectal carcinoma HCT 116 cells,through modulation of multiple cell signalling pathways[J].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17,15(7):505-51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