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毅
摘 要 晉江胡蘿卜是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有著外形整齊一致、表皮光滑、肉質細嫩、風味香甜和耐存儲等特性。為了保證晉江胡蘿卜的質量與產量,結合晉江胡蘿卜的相關種植栽培實踐,對胡蘿卜在種前準備、播種、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生產環節展開分析,希望能夠為晉江市廣大胡蘿卜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胡蘿卜;栽培技術;福建省晉江市
中圖分類號:S631.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2.016
福建省晉江市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具有年平均溫度較高(9月至翌年4月均溫在17.9 ℃以上)、氣候溫和、冬季無霜等特點,溫度、日照、年降水量和土壤等各方面條件都比較適合胡蘿卜生長。近年來,已有很多農戶參與到胡蘿卜種植生產中來,并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為幫助農戶實現胡蘿卜高質高產的種植目標,提高經濟效益,研究晉江市胡蘿卜高產栽培技術十分必要。
1 種前準備
1.1 耕地選擇
胡蘿卜是根菜類作物,適宜在干濕交替、具有一定形態質地、養分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長,晉江市地區常見的濱海砂壤土雖然比較適合胡蘿卜生長,但為實現高質高產目標,種植戶仍需根據實際情況對耕地進行合理選擇。應重點關注耕地土壤的養分含量、土壤含砂量、pH值及土層深度等條件。土壤養分方面,應盡量保證有機質與鈣、鋅等中、微量元素的充足,滿足胡蘿卜生長所需;pH值方面,應保證土壤pH值在5~8;為確保耕地排灌方便,盡量選擇土壤含砂量在65%以上且土層深厚的砂壤土耕地[1]。
1.2 科學選種
胡蘿卜品種的選擇除了要考慮其營養價值、環境適應性、抗病性、產量及生長周期等基本商品性能,還要考慮種植地區環境條件,選擇最合適的品種進行種植。晉江市的氣候、溫度、日照、灌溉及土壤等條件均十分適宜胡蘿卜生長,因此在科學選種階段,還需重點關注各胡蘿卜品種的抗病性、產量、成品率、營養價值及生長周期等特點,同時從中選出綜合性能最為突出的胡蘿卜品種種植,如坂田七寸、紅帝大根、臺灣櫻紅616和文興七寸等。
1.3 種子處理
為提高胡蘿卜播種后的發芽率,降低各種病蟲害的發生率,種植戶需在正式播種前對胡蘿卜種子進行適當處理。胡蘿卜的種子處理方法可分為曬種、藥劑浸種、溫湯催種和干濕交替法等,不同種子處理方法的目的、作用及操作規范存在明顯差異,播種前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或對多種方法進行綜合應用。如為提高胡蘿卜種子發芽率,消滅種子上攜帶的各種病原物、蟲卵,可采取曬種的方法,將種子均勻鋪灑在有光照的空地上,持續曬種1~2 d。為提高胡蘿卜種子發芽率,加快其發芽速度,保證出苗的整齊,可采用干濕交替法,先將種子浸入水中攪拌(加水質量應為種子的70%左右),攪拌后封閉24 h,之后將種子從水中撈出,平鋪,待其自然干燥,如此反復2~3次。
1.4 整地施肥
為保證土壤疏松、肥沃,適宜胡蘿卜種子發芽、生長,通常應在播種前做好整地與施肥工作。整地需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進行(晉江市通常為6-8月),采取深翻、細耙的整地方法,翻耕深度通常控制在25~30 cm[2]。施肥則應在播種前7~15 d進行(多為8月下旬或9月上旬),所選基肥應為商品有機肥,每667 m2耕地施肥量通常在200~300 kg,具體施肥量可根據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定,同時需摻入4 m3海砂及1 m3海土,使土壤養分更加豐富,充分滿足胡蘿卜生長需求。此外,基肥施放應與整地同時進行,耕地深翻后立即將有機肥均勻撒入耕地中,用旋耕機精細耙地,使肥料能夠與土壤均勻混合。
2 播種與田間管理
2.1 適時播種
日均溫度穩定保持在13 ℃以上時,可進行胡蘿卜的播種,但為避免因播種過早、過晚而導致胡蘿卜抽薹率過高、生育期不夠等,仍需根據氣候條件及所選品種定。晉江市每年夏季經常會受到臺風侵襲,因此胡蘿卜的播種時間應控制在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盡量避開臺風氣候,保證胡蘿卜生育期的充足。此外,播種時應以陰天為宜。
2.2 合理密植
在胡蘿卜播種階段,種植密度會對胡蘿卜產量、生長情況等產生直接影響,過高的種植密度易使胡蘿卜生長期間出現養分不足的情況,導致質量、產量下降,過低的種植密度也同樣會導致胡蘿卜的整體產量下降。為實現胡蘿卜的合理密植,種植戶需將每667 m2的胡蘿卜種子播種量控制在3.8萬粒左右,同時保證胡蘿卜的行距、株距分別在15~18 cm、6~7 cm[3]。
2.3 播種技巧
為提高胡蘿卜種子的發芽率,并保證其在發芽后能夠正常生長,種植戶應在播種時注意對各方面的細節播種技巧進行準確把握。如在播種前,盡量選擇機械點播的方式進行播種,如因特殊情況無法進行機械點播,則可將草木灰、細土與種子摻勻,之后通過撒播等方式進行人工播種,以保證播種的均勻。播種后,需使用腐熟土雜肥、蘑菇土等將種子蓋住,并對地面進行平整,以免因暴雨持續拍打使土壤板結,影響胡蘿卜種子的正常出芽。
2.4 苗期管理
胡蘿卜種子發芽期相對較長,發芽后幼苗生長也相對緩慢,因此種植戶需重視苗期管理,根據苗期胡蘿卜發芽、生長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如胡蘿卜出苗前,應注意對耕地土壤含水量的嚴格把控,土壤含水量過低,應立即向田間灌保苗水,使胡蘿卜種子發芽后,能夠迅速撐出土壤表面,避免出現大規模的缺苗現象。胡蘿卜出芽并長出1~2片真葉后,則需在缺苗嚴重的區域進行補苗,保證胡蘿卜產量。等到胡蘿卜幼苗長出4~5片真葉后,需查看田間幼苗的生長密度情況,胡蘿卜密度過高或同一處長有多個胡蘿卜幼苗,需立即開展間苗工作,將其中部分弱苗拔除,使胡蘿卜生長密度能夠始終保持在合理區間,以免因多個幼苗爭奪養分而影響正常生長及胡蘿卜的最終品質[4]。
2.5 中耕除草
中耕松土應在胡蘿卜幼苗長出1~2片真葉后開始,對幼苗周邊的淺層土壤進行疏松、翻倒,等到幼苗長出4~5片真葉后,需進行第2次中耕松土,同時將田間長出的雜草全部拔除,清理耕地周邊的排水溝,以免雜草爭奪養分而影響胡蘿卜幼苗生長。另外,由于不同雜草的生長周期存在明顯差異,單純依靠人工除草又很難將雜草清理干凈,因此在胡蘿卜度過幼苗期后,如發現田間雜草較多,可根據雜草種類及時噴施相應的除草劑。如晉江市常見的馬鞭草、燈籠草等田間雜草,可采用50%丁草胺乳油、50%撲草凈可濕性粉劑100 g等作為除草劑,并根據雜草生長情況及有關說明書定量噴施。
2.6 澆水灌溉
為滿足胡蘿卜生長期間的水分需求,種植戶需根據降水及耕地土壤含水量情況,制定合理的澆水灌溉策略。晉江市年降水量相對較高,胡蘿卜種植的澆水灌溉需求并不大,因此以微噴灌為主,具體的灌溉量應根據胡蘿卜所處生長階段及灌溉前土壤含水量而定,如在胡蘿卜出苗前,應將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5%~70%,而在胡蘿卜的苗期,耕地土壤含水量應在30%~50%,待耕地中土壤含水量達到一定程度后就要立即停止灌溉,以免因過量灌溉而導致爛苗、徒長等。
2.7 科學施肥
為滿足胡蘿卜生長期間對各種養分的需求,應定期追肥,具體施肥次數、肥料種類及施肥量,均應根據胡蘿卜生長需求而定。如在胡蘿卜幼苗長出3~4片真葉后,每667 m2耕地上施加5~10 kg的氮肥與硫酸鉀型復合肥,在胡蘿卜肉質根膨大期,可在每667 m2耕地上施加30 kg左右的硫酸鉀復合肥。
3 病蟲害防治
胡蘿卜種植中的病蟲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將藥劑浸種、土壤消毒、耕地清理、深翻曝曬及適當輪作等農業防治措施貫徹落實胡蘿卜種植的全過程,提高胡蘿卜的抗病能力,減少田間或種子上的各種病原體及蟲卵。病蟲害發生后,需根據實際情況對各種化學、物理、生物防治手段進行靈活應用。如條件允許,應盡量較少對化學防治手段的應用,多應用毒餌誘殺、黑光燈捕殺等物理防治手段,或是天敵捕殺等生物防治手段,以免因化學藥劑應用過多而導致病菌與害蟲形成抗藥性、農藥殘留、農藥污染等問題[5]。此外,農戶應熟悉掌握當地常見的胡蘿卜病蟲害及其具體防治方案,以便能及時發現,并采取正確的防治措施。如對晉江市常見的小地老虎、蠐螬、蚜蟲等蟲害,可采取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等物理防治手段
防治。
4 結語
在晉江胡蘿卜品質要求較高的情況下,要想實現胡蘿卜種植的高質高產目標,雖具有一定難度,但結合晉江地區氣候、環境、土壤特點,把握好耕地選擇、種子處理、田間管理、澆水灌溉、科學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使胡蘿卜的品質、產量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 王平.胡蘿卜高產栽培技術[J].農村百事通,2021(6):49.
[2] 許清楷.胡蘿卜綠色高產栽培技術[J].江西農業,2020(20):10-11.
[3] 楊興娜.胡蘿卜的高產栽培要點[J].現代畜牧科技,2019(3):38-39.
[4] 謝宗毅.無公害胡蘿卜栽培技術[J].鄉村科技,2021,12(8):62-63.
[5] 陳成偉.福建東山縣胡蘿卜栽培管理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26):81-82.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