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鸞艷
摘 要 豆角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用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隨著農業技術的推廣,我國農業種植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為農作物的質量與產量提供了技術支撐,從而滿足了市場對優質農作物的需求。基于此,分析了我國豆角種植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如徒長、落花落莢、病蟲害等,在此基礎上探討豆角高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
關鍵詞 豆角;露地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3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2.017
豆角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用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隨著農業技術的推廣,我國農業種植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為農作物的質量與產量提供了技術支撐,從而滿足了市場對優質農作物的需求。豆角又被稱為豇豆,是夏天盛產的蔬菜,具有較強的耐高溫、耐熱能力,適應能力強。因其根系再生能力相對較弱,豆角栽培中常用直播的方法,種植時溫度要保持在20℃以上,適宜生長在溫暖、光照充足、土壤肥水條件好的環境中。另外,豆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植物蛋白質,口感適中,屬于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用蔬菜。豆角還具有強健脾胃、補腎止帶的功效,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豆角種植過程中,種植戶應選擇科學合理的栽植技術,并加強病蟲害管理,以提高豆角種植的質量和產量,促進當地經濟效益的提升。
1 我國豆角種植中出現的問題
豆角栽培工作中要注意正確的育苗方法及適宜的育苗時間。豆角耐寒性較差,根系易木栓化且傷根后再生能力弱,易出現“高腳苗”的現象,所以,種植戶在豆角栽培時要根據豆角生物學特性采用科學的育苗方法,在適合豆角生長的時間內進行育苗工作。豆角在我國種植范圍較廣,從顏色上可將豆角可分為白豆角、青豆角、紅皮豆角和紫皮豆角,不同品種豆角的種植產量和質量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由于豆角營養價值豐富,因此深受種植戶的喜愛。當前,豆角種植中投入成本相對較高,收獲期較長,在種植過程中需采取科學的栽培技術,以免種植不當造成豆角出現徒長、落花落莢和病蟲害等問題,影響到豆角的品質與產量。
1.1 豆角徒長現象
豆角生長過程中易出現徒長現象,主要是因為生長條件不協調,豆角莖葉生長旺盛。豆角生長過程中若水分和肥料供給過多,在生長期夜間溫度過高,則豆角節間有明顯生長現象,出現豆角不開花,葉片大的問題。當豆角出現徒長現象時,種植戶要加強水肥管理工作,嚴格控制種植區域的水分及肥力,為豆角的優質高產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
1.2 落花落莢現象
落花落莢也是豆角生長中常見的一個問題,主要因為豆角的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是同時進行,此時,花蕾間、花與莖葉間會相互爭奪養分,導致出現落花現象。適宜豆角開花結莢的溫度為25~28 ℃,而在夏季晝夜氣溫一旦超過28 ℃,會導致豆角花器出現發育不良的問題,花粉受精能力下降,從而引發落花落莢現象[1]。
1.3 病蟲害問題
在豆角種植過程中,若管理不當,會導致植株抗病能力下降,從而易感染病蟲害。豆角病蟲害的暴發會為害豆角花朵、莖葉及果實,也是造成落花落莢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豆角栽培管理中,想要提升豆角產量與質量,就必須著重探討豆角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為豆角高產優質提供技術支撐。
2 豆角露地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2.1 選擇優質品種
種子作為農作物種植管理工作的基礎和關鍵部分,只有結合種植地區的實際種植條件,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的優質品種,才能保證種植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在豆角栽培中為使豆角高產得到保障,要選擇健康、飽滿、抗病性、抗逆性強的種子,以保證豆角栽培的成活率。另外,還要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的高產品種,并根據豆角品種培育時間選擇不同的播種方法,以真正實現高產和優質。
2.2 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工作也是豆角栽培技術中一項重要的環節,能有效防控豆角病蟲害的發生率。將選擇好的種子放置在太陽下晾曬1~2 d,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可以將種子放入1%的福爾馬林中進行浸泡消毒,浸泡完成后用清水洗凈后晾干,并加入適量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混合,以增強豆角種子的抗病能力。
2.3 選地整地
1)豆角雖然具有較強的耐高溫能力,但不具備耐澇性,所以不宜生長在低洼處。因此,在選地時盡量選擇地勢相對較高、土壤肥沃、疏松、通透性強的區域進行種植,以便后期開展排水灌溉工作,促進豆角的健康生長。2)種植戶在種植前,要先將土地進行起壟,一般田壟規格為壟高30 cm,壟寬50 cm,為豆角的生長提供充足的光照條件和水分條件。3)在翻耕的田壟上施加基肥,以完全腐熟的農家有機肥為主,施加規格為每667 m2施加2 000 kg左右,并根據土壤肥力加入適量的氮磷鉀復合肥,為豆角高產提供充足的肥料[2]。
2.4 播種
豆角播種時間要根據當地實際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選擇適宜栽培時間,一般氣溫到達25 ℃左右時即可進行播種,一般采取露地直接栽培的方法。而對于氣溫較低的地區,豆角播種時可以采取相應的控溫措施。比如,利用大棚并覆蓋薄膜的方法來提高種植區域內的溫度,促進豆角盡快進入發芽期。豆角播種一般采取雙行雙粒的直播方式,栽培密度盡量控制在每667m2 7 000株左右,行間距70 cm,株間距30 cm。
2.5 育苗管理
豆角播種完成后在種子發芽前要做好排水灌溉工作,播種后澆一次水,注意控制水分,不能過多,否則種子易出現腐爛情況。7 d左右豆角即可出苗,待豆角種子全部出苗后再澆灌一次,為豆角苗的生長提供適量的水分。
2.6 搭架
豆角是攀緣莖植物,喜光的習性促使其往高處攀爬,在豆角幼苗期種植戶要及時做好搭架工作,為豆角的攀爬提供支撐點,并要為豆角生長提供充足的空間,增強田間的通風透氣性和充足的光照時間,為豆角高產提供保障。搭架一般可以選擇人字形的結構,間隔5 m進行立柱,并在距離地面1.5 m的位置用鐵絲將2根竹竿連接一起,并在其對稱位置插入人字形竹竿,保證豆角架的穩定性。
2.7 水肥管理
為保證豆角高產需要做好田間水肥管理工作,在搭架完成后灌溉一次,以保證土壤水分充足。當豆角開花后處于結莢期時,需要補充大量水分,促進豆角盡快結莢。要結合土壤肥力情況進行施肥管理工作,一般在搭架前、中耕封壟時,每667 m2施加磷酸鉀三元素復合肥40 kg。在豆角結莢旺盛階段,每667 m2選擇施加 20 kg的尿素為主[3]。
2.8 整枝控蔓管理
豆角整枝管理工作對豆角開花結莢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幫助豆角健康、穩定生長。種植戶在豆角生長過程中要及時對豆角的枝葉進行管理,定期清理田間的病葉、枯葉及衰葉,及時剪除側芽,保證田間的通風、透光性,為豆角主枝的生長給予充足的養分。控蔓管理工作主要采取調整土壤氮肥的含量對豆角莖蔓進行有效控制,避免豆角莖蔓發育過多影響到豆角主蔓的健康生長。
2.9 采收
豆角采收工作要根據豆角實際長勢合理選擇采收時間,當豆角長度、肉質達到合適規格時即可采收。種植戶在采收工作中要注意保護豆角的根部,避免影響到還未成熟的豆角的健康生長。采收后要注意保管,以免豆角變質后影響到銷售價格。
3 病蟲害防治技術
3.1 常見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3.1.1 豆角銹病
豆角銹病主要來源于春植豆角的病殘體或遺留在田間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萌發形成芽管,以氣孔侵入寄主。該病可為害豆角整個生長期,感染初期,豆角葉片下面會出現很小的褪綠黃白色斑點,隨著豆角的生長斑點也會逐漸增多直至密布整張葉片,使豆角葉片提早脫落,甚至出現死亡。
病蟲害的防治主要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輔”的原則,在選擇豆角種子時要選擇抗病性、抗逆性強的品種,并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理田間的病葉[4]。當感染嚴重時可選擇適量的硫磺懸浮劑噴灑在感染處,每10 d噴灑一次,連續噴灑30 d左右。
3.1.2 豆角疫病
豆角疫病屬于細菌性病害,主要發生于每年的12月至次年二月,尤其好發發于低溫陰雨潮濕的環境下,豆角感染疫病后會出現褐色不規則的水泡狀斑點,嚴重時會出現木栓化。豆角疫病的病原菌主要在土壤中存活,還可以通過土壤或流水進行傳播。在合適的時間內能通過孢囊孢子或菌絲體直接萌發,對豆苗進行侵害。
豆角疫病主要來源于種子和土壤病殘體,為了防止豆角疫病的發生可以選擇輪作的方法,播種時要對種子進行嚴格消毒處理,還要注意田間管理,控制土壤水分。另外,在疫病感染嚴重時可噴灑適量的克露、可殺得叁千、新植霉素等藥劑,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1.3 豆角煤霉病
豆角煤霉病又被稱為葉霉病,主要為害豆角葉片、藤蔓、葉柄及豆莢[5]。發病初期,豆角葉片上出現不明顯的近圓形黃綠色斑,后形成褐色病斑。病情嚴重時,豆角病葉出現彎曲、干枯早落現象,僅存梢部幼嫩葉片。
豆角栽培中要合理控制栽培密度,保證田間的通風、透氣性,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田間濕度過大。施肥中要施加適量的磷鉀肥,增強豆角抗病性。種植戶還要定期檢查,在感染初期要及時摘除病葉,在豆角收獲后要及時清除田間遺留的病殘體,并集中進行燒毀處理。還可選擇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化學治理,有效緩解病情。
3.2 常見的蟲害及防治措施
豆角栽培管理工作中常見的蟲害主要是薊馬,屬于一種非常頑固的蟲害類型,能夠為害豆角整個生長期。薊馬主要為害豆角心部,導致豆角卷葉,嚴重時其心部會直接死亡,豆角停止生長。另外,薊馬具有繁殖迅速、傳播快的特點,直接影響到豆角的質量和產量。薊馬常出現于瓜地和豆角地,所以在選地時盡量避開種植過瓜類作物的土地,降低薊馬蟲害的發生概率。種植戶在播種時要對種子和土壤進行消毒處理,以消滅土壤和種子間的病菌。還可以在田間放置誘蟲板,以捕殺薊馬成蟲,有效控制薊馬繁殖數量。采取藥物治療時,可以選擇適量的啶蟲脒、吡蟲啉等藥劑,以鞏固防治效果。
豆蚜也是豆角的常見蟲害,在幼蟲和成蟲階段都可能為害豆苗生長,讓豆苗的葉片卷縮發黃,嫩莢發黃。具體防治可選用滅殺斃4 000~6 000倍液或者薊蚜敵1 000~1 200倍液噴殺。
豇豆螟在豆角生長過程中也較多發,常在幼蟲時就危害葉片,讓葉片卷葉或穿孔,還會進入豆角莢侵食幼嫩種子。具體防治可選用滅殺斃6 000倍液或者高效BT水劑500~700倍液每隔7 d噴施一次。
4 結語
豆角露地高產栽培過程中種植戶要注意每一個栽培細節,才能為豆角高產優質提供保障。另外要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選擇科學合理的防治措施,促進豆角健康生長,提升產量的同時為種植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
參考文獻:
[1] 耿興業.豆角高產種植技術與管理探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7):108-109.
[2] 黃曉鳳,瞿永超.豆角高產種植技術與管理探析[J].農家致富顧問,2019(14):142.
[3] 申記平.豆角高產種植技術與管理探析[J].農家參謀,2020(6):84.
[4] 李堯.露地架豆角無公害高效栽培技術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9(24):28.
[5] 程越.合浦縣豆角高產種植技術與管理措施淺析[J].南方農業,2019,13(27):44-45.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