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靖媛 石巖 李達

摘 要 實施森林撫育技術措施有助于森林撫育作業水平的優化提升。基于此,由森林撫育技術措施實施原則展開論述,具體介紹透光伐撫育技術、生長伐撫育技術、生態疏伐撫育技術、衛生伐撫育技術、補植撫育技術、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撫育技術及人工修剪撫育技術這7項森林撫育技術措施及實施要點,希望能夠為林業造林領域的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 森林撫育;定株撫育;補植撫育
中圖分類號:S753.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2.039
待苗木栽植完畢后,為保證其成活率和生長質量,管理者需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森林撫育技術措施,保證森林樹木的良好生長狀態。在此過程中,通過深入分析各項森林撫育技術措施,并借此探索技術措施實施要點,構建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森林樹木養護方案,由此提高森林撫育工作效果,改善林業生產作業水平。
1 森林撫育技術實施原則
一般來說,目前管理者在實施森林撫育技術措施時,通常需要遵循以下3項原則。1)年齡原則。由于不同年齡段的林木對采光、通風的需求不同,生長狀態也不同,管理者需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進行撫育,滿足林木的健康生長需求,因此,在技術實施中,管理者需遵循年齡原則,根據幼齡、中齡、近熟齡、成熟齡及過熟齡這5種年齡段樹木的生長需求,實施相應的技術措施。2)分類原則。目前,人們將森林中的林木分為4種類型,即目標型、干擾型、輔助型及其他型,這4種類型的樹木對于森林整體的發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故其配套的撫育目標、側重點也存在差異,因此,管理者需對撫育技術的實施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保證撫育效果能夠達到預期。3)規范性原則。現階段,各地為做好森林撫育工作,已經針對現有的森林撫育技術,出臺了相應的實施規程,以期提高技術實施的準確性。因此,為獲得更好的技術實施效果,需秉承規范性原則,嚴格按照現行的規程執行各項技術措施,提高森林撫育工作水平。
2 森林撫育技術實施要點
2.1 透光伐撫育技術
森林透光伐撫育技術措施是指通過伐去部分樹木枝葉及附著在樹木上的其他植物,來改善林木的采光狀態的森林撫育技術措施。此項技術措施主要用于森林中幼齡樹木的撫育工作,能夠起到促進幼齡樹木生長的效果。因此,人們通常會在苗木栽種完后,隔段時間對其采取透光伐育技術措施,以促進其健康生長。
現階段,該技術的實施要點主要在于具體實施策略的選擇與技術實施時間把控,操作者通過抓住這2項要點,保證技術實施的準確性,增強撫育技術落實效果。在技術實施策略上,目前此技術的實施策略主要有3種,即全面撫育、團狀撫育、帶狀撫育。當林地坡度<25°、勞動力充足,可選用全面撫育法;當林地坡度>25°、勞動力少,則可選用團狀撫育法;如果當地環境支持沿等高線平行布設5~10 m寬的撫育帶、10~20 m的保留帶,那么就可選用帶狀撫育法,由此更加順利地完成撫育技術實施。而在技術實施時間上,則應遵循現行規程,給出相關標注,來確定具體的技術實施時間,以提高技術操作的合理性。
2.2 生長伐撫育技術
在森林撫育工作中,此項技術措施通常用于經濟林木的撫育,其主要作用是培育大徑材,并通過不斷伐除分支,促進林木直徑的生長、保持其主干的豎直生長狀態。基于此,該技術的實施對象通常為郁閉度>0.8的人工林、郁閉度>0.7的天然林、胸徑生長量<80%、處于旺盛期生長的林木和數量>30%總數量的V級木。在實際技術實施中,生長伐的強度可以達到30%~50%,使林木吸收更多養分支持自身生長。因此,此項技術僅適用于土壤肥沃、無水土流失情況的森林。
在該技術實施中,需注意的技術重點主要在于定量撫育強度的確定,操作者需根據具體的強度參數進行技術操作,以保證技術落實的準確性。在定量撫育強度確定中,操作者需查詢現行規程中給出的密度控制圖、經營密度表,確定種植、經營密度這2項撫育強度參數,然后用平均冠幅計算法,計算出保留林木數這一撫育強度參數。在保留林木數計算中,需要用到以下公式:
(1)
式中:N為保留林木數量,株;Cw為樹冠直徑,m;P為經營密度系數。
若規程中沒有符合條件的密度控制圖、經營密度控制表,那么就需采用定性的方式進行撫育強度參數取值。通常來說,速生豐產林木的撫育強度應當控制在20%~30%,一般林木則控制在20%~40%即可。
2.3 生態疏伐撫育技術
此項撫育技術措施是一項具有調節林分結構、去除病蟲害傳染源、改善森林植被生態環境作用的撫育技術措施。一般來說,當郁閉度>0.8的林木占據1/3林分或防護林帶,或對防洪、交通造成影響的情況下,才能應用此項撫育技術進行中齡組防護林的生態疏伐。在該技術的應用背景下,操作者常需根據具體的技術目標,來確定生態疏伐對象。
在技術實施過程中,撫育強度參數作為各項配套措施實施的主要依據,且一直以來都是此項技術措施實施的要點所在。在撫育強度上,此項技術的撫育強度參數包括2種,即定量參數、定性參數。操作者需先運用密度控制圖、經營密度表來確定定量參數,若現有的圖、表并不符合實際情況,則需運用定性參數作為技術操作依據。而定性參數主要根據地理條件、培育目標等因素,確定相應的撫育強度。通常來說,對于水土涵養林,若坡度<25°,強度參數值可取15%~20%,坡度>25°則不宜使用此項撫育技術。對于防護林,強度參數值可取10%~20%。
2.4 衛生伐撫育技術
在撫育中,衛生伐撫育技術主要用于去除受病蟲害感染、涉及森林火災、受風雪危害的林木,防止病蟲害、火災、風雪災害對森林影響的進一步擴大。此項技術通常在風雪災害、火災、病蟲害出現之后應用,其具體的實施措施一般以全面撫育為主,即清除所有受害樹木,但如果受害樹木數量過多,且當前森林的整體健康情況較為良好,則可適當保留受害稍輕的樹木。此外,此項技術屬于輔助性的撫育技術,通常需要與其他撫育技術聯合應用,才能達到預期的撫育目標。
2.5 補植撫育技術
為使森林密度達到一定水平,使其具備保水保土、防風防沙等生態功能,人們常需運用此項撫育技術,在空地、林緣空隙等處進行苗木補植,提高森林密度,增強造林效果。此外,部分情況下,為保持森林生態結構的多樣性,也需管理者適當種植部分森林區域內沒有的樹種,以豐富森林生態結構,預防病蟲害,改善森林環境。就目前來看,此項技術的實施要點包括以下3項。1)所選用的補植樹種應當與原有樹種之間能夠達到生態兼容、營養空間互補的效果。2)補植的樹苗質量水平應當達到Ⅰ級水平。3)各項補植技術操作不能對原有的林木產生破壞,并盡量減輕對土壤的擾動[1]。
2.6 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撫育技術
此項撫育技術措施是指一種以促進林木生長、繁育為目的的森林撫育技術措施。此項技術措施主要用于天然林木,除林木周圍的干擾因素,適當對林地進行清撫、墾殖,構建出良好的林木生長環境,促進林木的自然生長繁育,達到森林撫育的效果。通常來說,此項技術措施一般在春季實施。在此過程中,此項技術措施的實施要點主要包括以下3項。1)做好除草工作,并運用割灌結合的方式進行除草,控制雜草對土壤中養分的消耗,為林木提供足夠的生長養分。2)清除影響天然更新幼苗生長的不利因素。3)與封山育林措施同時進行,更好地規避人為因素帶來的影響[2-3]。
2.7 人工修剪撫育技術
人工修剪撫育技術與透光伐、生態疏伐這2種撫育技術的作用相似,能為林木創造更好的通風采光環境,促進林木的生長,但此項技術措施相較于透光伐、生態疏伐,其去除的部分主要是細部枝條,而非枝干。此外,此項技術措施還能控制病蟲害的傳播,遏制枝條徒長,提高木材質量,深入優化經濟林的造林效果[4-5]。
3 結語
增強森林撫育技術措施落實效果,可提升植樹造林作業水平。在森林養護中,基于技術實施要點,落實各項森林撫育技術措施,促進林木的通風換氣、保持良好的林木采光狀態、優化森林樹木的新陳代謝,從而獲得更好的森林撫育工作效果,推動森林林業領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姚明明.淺析森林撫育的技術要點及合理化建議[J].農家參謀,2020(23):50.
[2] 姚海英.森林撫育間伐技術要點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探究[J].現代園藝,2020,43(14):128-129.
[3] 嚴亞明.淺析現代林業建設中森林撫育的意義及技術要點[J].農家參謀,2020(8):137.
[4] 項道勝.森林撫育技術要點及措施[J].鄉村科技,2019(33):64-65.
[5] 李知福,李劉.淺談發展農業氣象信息服務的對策及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2,32(8):18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