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俊杰 謝鴻憬 譚楚楚 陳莉麗 陳曉倩
摘 要 農業與旅游業的融合既是農村產業融合的重要路徑,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對此,通過對廣東省云浮市郁南縣富窩村的農旅融合現狀調研分析,發現其存在問題,并針對富窩村農旅融合探索發展方式提供可行性發展建議。
關鍵詞 富窩養生谷;現代農業;鄉村旅游;廣東省富窩村
中圖分類號:F302.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2.049
富窩村位于廣東省云浮市郁南縣都城鎮的西南方向,距離郁南縣5 km左右,得益于美麗鄉村及鄉村振興建設戰略,目前富窩村的交通十分便利,而富窩村以其沙糖橘聞名全國。在2006年,富窩村種植沙糖橘的面積高達150 hm2,享有“百里果鄉”的美名,但在2009年,富窩村沙糖橘種植受到黃龍病的影響,種植戶血本無歸。2009年,村委干部積極引導種植戶轉種珍珠石榴、無核黃皮果和水稻等農產品,并創辦全村首個珍珠石榴種植示范點、引資建設黃皮果加工廠和墾造水田改造項目,不斷優化調整富窩村農業經濟產業結構,提高富窩村整體經濟收入。
近年來,富窩村依托凌波山莊、無核黃皮加工廠、珍珠石榴種植基地、墾造水田改造項目等,不斷發展以“綠色生態、康養富窩”為主題的鄉村旅游業。在2019年,由于社會消費者對康養旅游的需求不斷上升,富窩村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啟動打造養生谷小鎮項目,該項目主要是結合富窩村的農業產業基礎,以農業種植業的發展帶動養生谷小鎮項目,從而打造出生態型、城郊型、養生型一體化的農旅融合項目。
1 富窩村養生谷小鎮農旅融合發展現狀
富窩村所處地理位置優越,且擁有豐富的種質資源。近年來,富窩村以珍珠石榴、香蕉、沙糖橘種植等農業產業為主,但所種植的產品知名度較低,主要以批發的渠道出售給收購商,其經濟收入形式單一;村內有休閑類型的農家樂,但其缺乏獨特之處、老舊欠裝飾且無旅游消費者居住的場所,進而導致其第三產業經濟發展受限;村內主要生產人群呈現老齡化趨勢,缺少青年生產力量,鄉村居民收入依靠傳統的“種植-零售”或打零散工作為主,人均收入不高。
為更好提高富窩村整體經濟,帶動村民及周邊村落收入增長,各級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美麗鄉村建設,扎實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而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1]。2019年,在郁南縣政府的扶持與推動下,富窩養生谷小鎮項目獲得云浮市郁南縣立項,郁南縣充分利用富窩村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生態環境優勢,圍繞“綠色生態,康養富窩”理念,加快推動生態型、城郊型、養生型項目建設。富窩養生谷小鎮項目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將富窩村劃分為農業種植示范網格、農業產業連片發展網格、休閑養生項目發展網格等若干網格,并將養生谷小鎮劃分為美麗鄉村、康養居住配套、稻田公園、山地公園等主題板塊,深度融合農業、旅游、文化、生態等資源,通過以農帶游、以旅興農的方式,推動富窩村農旅融合發展,從而帶動富窩村經濟的發展。富窩養生谷項目現已完成第一期墾造水田改造項目:把撂荒的旱地開墾成水田,使墾造水田融入美麗鄉村建設,帶動村民發家致富[2]。
2 富窩村養生谷小鎮在農旅融合發展中面臨的困境
2.1 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
鄉村的農旅發展離不開村落的基礎配套設施,富窩村位距郁南縣5 km,出入縣城道路僅有兩車道公路,交通便利性較差;村落布局缺乏整體統一規劃,在國家政策規定嚴格管理農村土地用途的背景下,養生谷項目周邊無法形成大型營商環境,這也導致養生谷項目初級階段的游客招待能力降低;基礎公共設施落后,如缺少公交車、路燈、公廁等,無法配套滿足養生谷項目旅游方面發展需求[3]。
2.2 宣傳力度不足
養生谷項目位于郁南縣都城鎮富窩村,該村原以種植沙糖橘聞名,隨著村落主要農產品不斷改種,富窩村沙糖橘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影響力減少,不能有效帶動養生谷項目的宣傳。此外,富窩村的養生谷項目尚處于啟動階段,政府在此階段只重視項目的規劃和建設,缺乏對養生谷項目整體的宣傳規劃,有關養生谷項目的資訊在互聯網上寥寥無幾,養生谷項目的品牌營銷工作有待提高。
2.3 農旅融合層次較淺
富窩村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鄉村,農旅旅游模式尚處于探索階段。從總體上看,富窩村仍未將農業和旅游有機結合,農業、旅游業單線發展,沒有交叉融合形成“農業+旅游”的合力,難以形成現代化的農旅融合發展格局。正是因為富窩村農業的發展缺少融合旅游業,富窩村現代農業的發展無法帶動其鄉村旅游的發展;正是因為富窩村農旅融合程度較淺,富窩養生谷農旅融合發展工作遲遲不能推進。
2.4 農旅建設勞動力水平較低
隨著社會發展,鄉村大量高素質勞動力開始往城市移動,鄉村建設的勞動力素質下降。在富窩村養生谷項目建設初期,多數村內成員僅參與到項目農業種植方面,對項目的品牌塑造、宣傳和整體規劃建設參與較少。此外,還缺乏專業人員將農旅融合項目聯動起來,“農”與“旅”難以形成相互促進作用。
3 富窩村養生谷小鎮農旅融合發展對策
3.1 合理規劃富窩村空間布局,完善基礎設施
富窩村養生谷項目農業種植方面已取得一些成果,為充分發展養生谷項目旅游業,富窩村需要對其空間進行整體合理規劃。1)在養生谷項目農業種植區域附近開辟旅游商業圈,鼓勵村民積極參與養生谷項目建設。通過整合原居民自住樓資源,打造有富窩村特色的飯館、旅店、商品店及觀光項目等,為旅客提供衣食住行等周邊服務設施[4]。2)完善富窩村基礎設備,加強富窩村交通網建設。要增加公共交通線路,方便旅客交通進出,建設大型停車場、醫療保障點、公共衛生間、公路路燈等基礎設施,滿足旅游業發展需求。
3.2 提高富窩村養生谷項目社會知名度
富窩村養生谷項目現已完成第一期水稻種植、第二期項目種植油菜花,可打造油菜“花海”品牌。富窩村養生谷項目可通過加強與省內外大型官方媒體合作,加強養生谷項目農業部分的宣傳,重點突出項目的“綠色、健康、養生”等元素,以“農”帶“旅”,逐步形成特色的農旅項目。富窩村養生谷項目可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承辦一些當地的大型文化節、節日慶典等活動,提高富窩村養生谷項目的吸引力與知名度;相關企業要加強網絡新媒體宣傳,利用微信、微博、抖音、今日頭條、馬蜂窩及小紅書等平臺,全方位開展宣傳工作,加大養生谷項目的宣傳力度。
3.3 加大對養生谷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
要想解決富窩村養生谷項目農旅融合層次較淺的問題,不僅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還需要農業、旅游、宣傳、工商及交通等有關部門的聯合關懷與指導[5]。養生谷項目主要依托特色農業發展來帶動旅游業,再利用旅游業產生的經濟效益推動農業發展,只有在政府各部門的長期指導下,富窩村養生谷項目才能實現高質化、品牌化、特色化發展:1)提高農民現代化農業種植技術,加強大規模機械化種植管理;2)對養生谷項目旅游區域規劃、運營給予指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提高養生谷項目旅游板塊的競爭力。
3.4 創建良好返鄉創業環境
1)加強尋求地方政府的幫助和扶持,制定鄉村振興人才獎勵政策,以政策推動項目建設發展,吸引高端人才返鄉投身農旅項目建設;2)加大養生谷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營造良好的創業干事環境,吸納更多的人力、財力投入項目建設;3)重視當地勞動力的培養與發展,開設人才培訓課程,提高當地勞動力的整體素質,加速推動養生谷項目農旅融合發展的目標,帶動富窩村及周邊地區經濟發展。
4 結語
富窩養生谷農旅融合發展要堅持走可持續的道路,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旅游的亮點。要對游客及村民進行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增強其環保意識,提倡游客文明旅游。此外,各企業要遵循綠色發展理念,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堅守生態底線,保護好富窩村的自然資源。
參考文獻
[1] 黃中玲.恒大鄭州養生谷項目營銷策略研究[D].鄭州:河南財經政法大學,2020.
[2] 陳立雄.龍門溫泉養生谷項目工程成本控制的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2.
[3] 石成硯.文旅融合發展要突出“文化”“特色”[N].青海日報,2021-06-01(8).
[4] 金海燕,徐君杰,蘇勇軍.農文旅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N].寧波日報,2021-06-17(8).
[5] 葛震.深耕地域文化激發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動能[N].沈陽日報,2021-06-10(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