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
摘 要 科學技術的進步,給眾多領域帶來了全新動力,特別是在農業領域中,新技術與新設備的推廣至關重要。通過合理把控市場需求、加大資金投入、做好對后續技術服務的銜接、做好核心技術的宣傳與示范工作等方式,提升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性,進而推動農業行業的現代化發展。
關鍵詞 農業技術;推廣意義;推廣問題;有效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2.069
受農民思想意識、推廣政策及推廣方式的限制,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較多問題,降低了推廣效力與推廣的有效性,使農業技術推廣難以達到預期。作為將農業技術從傳統理論層面推向實際實施與實踐方向的重要形式,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需保證推廣的實效性,對核心內容與主體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剖析其本質,針對問題根源制定更具體、全面的推廣方案與推廣制度,避免無效推廣情況的出現。如果推廣中的問題得不到解決,不僅會造成人力與資金的浪費,也會阻礙農業的現代化推進。此外,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對新型技術與先進設備的普及是極為關鍵的,從生產方式的革新、農民認知的培養及推廣服務體系的創建等方面,為農產品的質量提供保障,提高產量,增強生產效力,為農民帶來更多的資金收益,改善農民生活,帶動農業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1 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信息化技術與機械化技術的逐漸成熟,帶動了農業的可持續開展,先進技術與農業技術的融合,加速了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未來的農業一定會向著現代化、科技化及系統化方向邁進。但是化學產品的不合理使用,使土地污染、土壤性能降低問題愈發明顯,對農業資源與環境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若想確保現代農業的良好推進與長久開展,需通過農業技術推廣,以不損害自然環境為前提,把控好經濟效益,開展農業生產活動,減少對環境的破壞與污染。需對農業技術的推廣方式進行深層次的剖析,挖掘更有效的推廣方式,做好推廣服務,明確現代農業可持續開展的有利要素,提高農業生產效力,增加農民收入,同時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水平,助力農業生產目標的達成[1]。
2 存在的問題
2.1 農業技術與市場需求不符
現代農業正向著市場化推進,在進行農業技術推廣時,政府需深入分析農業技術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差異,對市場進行總體把控。技術人員在農業技術開發時,會以技術層面的創新為基點,但是創新的內容是否符合農業生產工作中的主體需求、是否滿足市場要求、是否符合市場的變化趨勢都需進行重點分析。但是往往因為技術人員沒有做好市場調研,或是所調研的內容不全面、不客觀,許多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帶來的新技術會出現與當地農業市場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出現市場需求不大且實用性不強的先進技術,農民在真正運用時,不能看出對生產及經濟收益的幫助,導致很多農民不敢嘗試新型農業技術,給推廣工作帶來了不良影響[2]。
2.2 資金壓力的限制
若想推動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有穩定的資金鏈,但是部分農業設備功能上的完善及科技性的提高,使設備價格也在不斷增長,增加了農戶的資金壓力,導致很多農戶迫于經濟壓力不愿接受推廣,阻礙了現代化農業技術的推廣與運用。
2.3 配套技術與服務跟不上
如果單純地進行農業技術的推廣,而沒有后續的服務或是對配套技術的滿足,將難以保證農業技術推廣的持續性。運用新興農業生產技術進程中,需充分明晰配套設施或是技術的完善與銜接,如果推廣技術與實際運用之間缺乏有效關聯,將無法得到良好的推廣效果,也無法讓農民感受到新技術所帶來的效益。此外,部分農民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接受新型事物的速度較為緩慢,再加上對技術方面的認知較為薄弱,他們會更加注重農業技術所帶來的資金收益與后續的配套服務。若想在推廣工作中,完成農業技術的普及,需抓住農民所關心的核心內容,做好上下游產業的銜接工作。
2.4 未讓農民掌握技術核心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主要針對的是農戶,普及新興農業技術,讓農戶能夠科學地運用農業技術完成生產任務,提效增產,增加收益。但是現階段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并沒有注重后續的技術培訓工作,多以推廣出去為目標,對后期的實際運用沒有過多關注,缺乏完整的推廣體系,使得很多農民只是初步了解新興農業技術,在嘗試時操作卻缺乏標準化,使得使用效力較低,影響后續的推廣成效。培訓工作的缺失,使農民無法掌握推廣農業技術的核心,對這個關鍵要素的忽視,讓農業技術的推廣變得沒有意義且沒有實際效用。
3 對策
近年來,城市現代化發展迅猛,但是農業依舊是國內的核心產業,與人們的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在時代的推動下,城鎮化推進較快,很多農業問題也愈發明顯,為改善這種情況,相關人員一直在致力于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探究更加有效的推廣方式,改變農民的觀念,重視農業技術的改變與應用,加強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高度融合,為農業行業提供動力。
3.1 市場需求的合理把控
若想提升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性,政府需對市場主體需求進行合理把控,在開展推廣工作前,通過走訪調研,對農戶的顧慮與問題進行收集,整合所有信息,分析農業技術推廣的重點與難點。市場需求永遠是影響效益的核心要素,也更加貼合供給側結構改革的目標與要求,滿足市場需求是提高產量、增加收益的關鍵。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必須要重視技術與市場的適配性,增強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真實效力與價值。在工作中,要注意研發的新技術要滿足市場需求,以技術應用促進農民群體實際收益目標的達成[3]。
3.2 加大資金投入
資金扶持是農業技術推廣的支撐條件,不僅可以提高農戶的接受度,也能提升推廣的有效性。相關部門可從以下3個方面支持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1)加大稅收政策支持,根據現階段農業技術推廣的具體情況,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2)對資金用途進行有效把控,保證資金用途的透明性與公開性,保證投入的資金能夠真正用在惠民政策中,扶持農業推廣,要對資金進行專項管控[4]。3)加大財政撥款力度,從政策與經費維度上全力支持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高效落實。
3.3 后續技術服務的銜接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不僅是推廣一個環節,還有后續對農戶農業技術上的指導與培訓,要重視技術的普及與傳播,確保推廣與后續技術運用地高效連接。要能夠從理論與實踐多個層面,對農民進行指導,也可進行實地協助,讓農民可以真正明晰新型技術、設備與農藥產品的優勢,通過與以往農業技術的對比,提高農戶的認識,讓農戶可以看到效果,達到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有效落實。
3.4 核心技術的宣傳與示范
1)需對核心技術進行宣傳,讓農民能夠了解運用新技術的重要意義。通過直接宣傳的方式,推廣成本更低,效果更為直接,而且也更加便捷。可通過多元化的媒介,如張貼宣傳標語、廣播的循環播放,互聯網宣傳等,或是直接設置推廣站點,通過廣告宣傳的方式,達成基礎的推廣普及,讓農戶能夠了解新農藥或是新品種的優點。此外,還應做好宣傳與推廣規劃,對廣告內容進行合理設計與安排[5]。2)在農業技術推廣進程中,示范與試驗不容忽視,要增強實驗與示范力度。組織新型高效農藥和植保機械的試驗示范推廣,推進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做好農藥科學安全使用和植保信息服務,加強農區鼠害和農田雜草的治理工作。從風險管控上,提高農民的接受度,對農業技術的使用安全進行探究與剖析,而示范與試驗工作也是落實農業技術高效推廣的基礎條件。
4 結語
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相關部門需制定可行的推廣方案,把控好推廣方向,通過多元化的推廣方式,提高農民的接受程度,使農業技術的優勢能夠充分運用在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與內容當中。在此背景下,相關負責人應重視農業技術的推廣,加大推廣力度,助力農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紅梅.淺析新形勢下如何推廣農業技術[J].農家科技,2019(11):16.
[2] 黃占賢.淺析基層農業技術推廣與應用的現狀及措施[J].信息周刊,2019(10):1.
[3] 蔡建中.淺談新形勢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8(2):9.
[4] 吳娜.淺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模式與創新發展[J].種子科技,2020,38(10):118-120.
[5] 杜禎玲.淺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模式與創新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9,39(5):177-178.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