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茂榮
摘 要 農業生產中,種子質量是影響用種安全及農作物產量的重要因素。如果種子質量出現問題,不僅會降低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縮減收益,還會影響農業生產安全和糧食安全。為保證農業生產用種安全,加強種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基于此,以甘肅省為例,概述種子市場管理的重要性,分析當前種子市場現狀,提出加強種子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 種子市場;種子管理;用種安全;甘肅省
中圖分類號:F324.6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2.074
甘肅省是我國西部的農業生產大省,為強化種子市場監督管理,規范種子市場交易秩序,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甘肅省種子管理局高度重視種子市場監管工作。在實踐工作中,發現諸多問題,如種子質量低、種子市場經營不規范、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嚴重影響農業用種安全,為此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現存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種子市場管理的重要性
1)落實種子市場經營管理工作,有助于保障種子質量安全,避免農戶購買到劣質種子,為農業安全生產奠定良好的基礎。2)加強種子市場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并剔除以次充好的種子,有助于規范種子市場經營秩序,推動種子市場進步。3)加強種子市場管理工作,避免種子企業彼此之間出現不良、惡性競爭的現象,促進種子企業有序發展。4)強化種子市場管理力度,確保農業種子優良,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為農戶創造更高的效益,有助于達到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目的。
2 種子市場現狀
2.1 宣傳力度不足
在種子市場管理中,基層農業部門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個別單位不重視種子質量宣傳工作,農戶和種子經銷商種子安全意識不強。部分種子經銷商受到利益的誘惑,違法售賣以次充好的種子,甚至有的銷售假冒偽劣種子,農戶貪圖便宜,再加上不具備正確辨識種子質量的能力,會出現在市場上采購價格低廉、以次充好的種子的情況,并應用于農業生產中,造成經濟損失,影響種子市場有序發展[1]。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戶和種子經銷商種子安全意識,維護種子市場秩序。
2.2 市場準入門檻較低
現階段,甘肅省種子市場準入門檻不高,對于農業種子經營者、經銷商所需要具備的能力、知識、營業手續及銷售場所等并沒有明確規定,種子市場經營混亂,部分經營者甚至在煙酒超市、雜貨超市、農貿市場販賣種子,種子價格雖低,但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出現坑農、害農的現象。
2.3 種子市場經營不規范
農業生產中,由于種子的需求量較大,需引入外市種子。但是部分外市進入的種子企業中存在貨不對版、包裝不規范、售后服務不到位及虛假宣傳等問題。尤其是在宣傳方面,種子企業為提高種子銷量,在種子包裝上標注部分虛假的信息,過分夸大種子抗性及產量,模糊種子特征、對土壤及水分要求等方面內容,給農戶造成經濟損失。
2.4 種子市場管理制度缺失
種子市場管理工作的開展,是建立在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基礎上的。當前,甘肅省建立了相應的種子市場管理制度,但仍存在不完善的問題。種子市場管理中,存在管理職能交叉的問題,嚴重弱化了管理職能,無法形成健全完善的種子管理體系,管理信息不暢,影響工作合力的形成,同時也易于出現相互推諉扯皮等問題。此外,尚未建立健全完善種子質量監管制度,導致監管工作存在較強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無法全面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
2.5 專業技術人員匱乏
種子市場管理中,專業技術人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是影響種子市場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當前,甘肅省種子市場管理中技術人員老齡化的問題較為突出,年長技術人員雖然有著豐富的經驗,但是卻缺乏創新意識和學習意識,所掌握的種子質量檢驗知識和技術相對落后。同時技術人員定期培訓的缺失,使技術人員無法很好地掌握新型高端儀器的操作技能,降低了種子質量檢驗技術水平,影響市場種子質量安全。
3 加強種子管理的對策
3.1 加大宣傳力度
為規范種子市場經營,管理部門應高度重視種子質量管理宣傳工作,利用微信、抖音等線上宣傳途徑,向農戶及種子經銷商普及農業用種安全方面的知識,提高種子經營企業的依法、誠信、規范經營意識,維護種子市場秩序,保障農民用種安全。此外,可采用線下宣傳的方式,通過科技下鄉的方式,定期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活動,為農戶及種子經銷商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等相關法律規章制度,提高其法律意識,重點對農戶宣傳、講解如何識別假劣種子及種子購買注意事項,建立舉報熱線,嚴懲售假等行為。
3.2 嚴格種子市場準入工作
為保障市場種子質量安全,可從以下3方面做好種子市場準入工作。1)做好對種子企業資質的審查工作,種子企業是種子質量及市場秩序的直接責任人,因此應嚴把種子企業市場準入關,嚴格審查進駐甘肅省的種子經銷商、代銷商,在取得農業農村部頒發《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方可入駐市場。2)加強種子品種管理工作,確保所進入市場的種子品種能適應甘肅省的氣候、溫濕度、土壤等條件。3)做好農作物品種退出管理工作,針對不適宜當地生產的種子,應及時退出市場。跟蹤調查各類種子的抗逆性和適應性,并進行風險評估,針對有著較高種植風險和缺陷的品種,應堅決退出,禁止其進入種子市場[2]。
3.3 建立規范的種子交易市場
為維持種子交易市場秩序,規范市場經營行為,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要加強市場監管工作。要加快建立市場監管體系及市場監管制度,確保市場主體能夠公平競爭,規范經營,促使市場有序發展。基于此,農業部門及相關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市場監管工作,彼此之間加強溝通與交流,合力協作,嚴格監督、管理市場種子交易行為。結合農業發展形勢及需求,創新優化種子市場監管理念和方式方法,提升種子市場監督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確保種子交易市場秩序化發展。在市場監管中,要健全種子經營檔案,要求種子經營者準確記錄種子來源、數量、名稱、加工、貯藏、運輸、質量檢測狀況、責任人及銷售去向等方面的信息內容,并保存種子經營檔案至少2年。種子銷售時,應做到各項信息記錄及時、內容真實準確,并將經營的品種、數量定期上報給種子管理機構,一旦出現問題,能夠及時明確責任人并追償。針對在種子經營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要求建立種子經營檔案的經銷商、經營主體,要從重處罰,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實現對種子經營建檔行為的有效規范[3]。
3.4 健全完善種子市場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種子市場管理制度,既是保障種子市場管理工作有序開展的關鍵,又是提升種子市場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基于此,甘肅省種子局要充分結合當前種子市場管理工作需求,在現有的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創新完善種子市場管理制度,如《甘肅省農作物種子條例》《甘肅省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等,明確重點管理內容和流程,提高種子管理水平。為發揮制度的作用,定期進行種子質量抽檢,保障農業用種安全。此外,要落實責任制度,將種子市場管理責任和任務落實到個人,避免出現相互推卸責任、推諉扯皮的現象,提高種子市場管理工作人員的積極主動性,促進種子市場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4]。
3.5 加強種子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培訓
現階段,甘肅省種子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的問題較為突出,因此要高度重視,加強對種子從業人員的專項培訓。為打造一支綜合素質較高的種子從業隊伍,可從以下3方面入手。1)加強人才引進,面向社會及農業類高校公開招聘優秀人才,做好應聘人員的考核工作,并提高薪資福利待遇,吸引并留住更多優秀人才,為種子管理從業隊伍注入新鮮血液,解決從業人員老齡化的問題。2)加強培訓工作,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方案,通過專家講座、交流學習等方式,優化從業人員知識結構,學習更加先進的種子質量檢測技術。3)強化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培訓,不定期邀請法制部門和有關人員講授法制課,提高種子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并樹立依法治種、依法興種、依法護農的法制觀念,確保高效認真完成種子管理工作,確保農業用種安全[5]。
4 結語
針對當前種子市場經營中暴露出的各項問題,相關單位應高度重視,深入剖析問題根本原因所在,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有效性、可行性的處理措施,規范種子市場經營,提高種子質量,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提高糧食安全與質量,促進甘肅省農業良好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參考文獻:
[1] 韓碧清.縣級種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9(5):204.
[2] 曹衛珍,李金榮.種子市場監管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云南農業,2018(2):56-57.
[3] 王洪軍.論種子市場監管現狀的問題[J].農民致富之友,2019(2):134.
[4] 陳進.巍山縣種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改進辦法[J].種子世界,2018(3):13-14.
[5] 劉剛.新時期種子市場現狀及加強種業管理的策略分析[J].山西農經,2019(24):122-12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