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胡蘭,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小小年紀,便對黑暗的舊社會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全國抗戰爆發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山西人民開展救亡運動,文水縣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
劉胡蘭積極參加村里的抗日兒童團,和小伙伴一起為八路軍站崗、放哨、送情報。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閻錫山部隊占領了文水縣城,解放區軍民被迫拿起武器,保衛勝利果實。1945年11月,劉胡蘭參加縣黨組織舉辦的婦女訓練班,40多天的學習,使她懂得了許多革命道理,階級覺悟有了進一步提高。回村后,她擔任云周西村婦救會秘書,與黨員一起發動群眾斗地主、送公糧、做軍鞋,還動員青年報名參軍。劉胡蘭在斗爭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成長,于1946年6月被批準為中共候補黨員。這一年,她才14歲。1947年1月12日,劉胡蘭被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抓捕。在敵人威脅面前,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人沒有辦法,將同時被捕的6位革命群眾當場鍘死。但她毫不畏懼,從容地躺在鍘刀下。她以短暫的青春年華,譜寫出永生的詩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1947年2月6日,《晉綏日報》刊登了劉胡蘭英勇就義的詳細報道,并發表評論,號召全體共產黨員和解放區軍民向劉胡蘭學習。同日,延安《解放日報》也發表題為《只要有一口氣活著,就要為人民干到底——女共產黨員劉胡蘭慷慨就義》的文章。中共中央晉綏分局追認劉胡蘭為中共正式黨員。
1947年3月26日,毛澤東帶領中共中央機關轉戰陜北途中,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向他匯報了劉胡蘭英勇就義的事跡。
毛澤東問:“她是黨員嗎?”任弼時說:“是個優秀的共產黨員,才15歲。”毛澤東深受感動,揮筆寫下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
(選自“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