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清
秋天的陽光亮出金屬的質感,似在黃金上面鍍著一層銀光,又仿佛被一層亮麗的薄膜包著。官鵝溝的山、林、水被這樣的陽光朗照著,便煥發出秋天特有的神韻。
進入官鵝溝時,透過車窗遠遠望見那左閃右動的山峰仿佛一齊害羞了,掩面向四周逃去。眾山夾著的小河在秋陽下“叮叮咚咚”地奔流著,細浪的尖上一齊閃動著一點明亮,似把天空的一輪太陽縮小后挑在了浪尖。無數浪尖上的明亮似發出清脆的歡叫,歡叫的喧嘩就成了流水的聲音。沿著小河徒步行進。山林在水面上梳妝照鏡,河水這時卻頑皮得很,把山林連連扭曲,仿佛做著一個接一個妖嬈的動作。從倒映在水中的山林移向秋陽下的山林,群山站著的姿態很是生動感人。不管遠的、近的、高的、矮的山,都披著美麗的秋衣。
深秋的山林沒有春時的嫩綠,沒有夏時的濃綠,卻呈現著斑斕多姿的神采。松樹依然亭亭地綠著,一點也沒有改變顏色。而有的樹木的綠則淡了許多,一副黯然神傷的樣子;有的經不住秋風勁吹,干脆落盡了葉子,將裸露的枝條茫然地伸向四周,像尋找著誰的愛憐;有的將不多的黃葉旗子似的舉著,似向大家表明它的堅強和勇敢;有的依然不失繁茂,身上的葉子顯出不同的情景,舉在最高處的葉子開始發黃,甚至落掉了幾片,可靠下一點的仍然堅持著夏時的濃綠。脫落了葉子的枝條造成色彩的疏朗和空間的擴大,使整個山林顯出一些寂寞和淡淡的清冷。不過,另有一種顏色卻努力地改變著這種現狀,那就是紅色,它們在淡去的綠色和增多的黃色里顯得格外醒目和耀眼,像火炬一樣在燃燒著,渲染出喜氣洋洋和轟轟烈烈的氣勢。
秋天的官鵝溝,就像油畫家的調色板,紅、黃、綠不同濃淡的各種顏色互不相讓,奮力地顯露著,形成多種色彩的爭斗。秋的神筆把原本秀美的官鵝溝美景用濃墨重彩描摹得更加色澤豐厚飽滿。看著,叫人眼花繚亂,叫人心潮翻涌,叫人浮想聯翩。
(選自《甘肅農民報》)
心語點點
官鵝溝的秋天是美的。那山,那水,那樹,那陽光,無一不給人美的享受。特別是作者筆下的五彩山林,更是如詩如畫。本文運用詩化的語言與句式,通過飽含濃情的點染和描繪,將一個詩意的秋天呈現在我們眼前。
寫作妙招
《梅雨》一文中,作者妙用準確的修飾語和富有表現力的動詞,將梅雨的變化描繪得有聲有色,有形有味;而在《官鵝秋韻》中,作者抓住景物顏色的濃淡變化,突出描繪官鵝溝的獨特秋景。那么,寫景時,我們應該怎樣描繪景物的變化呢?
我們可以運用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寫出景物的變化,表現出景物的特點。靜態描寫是指對景物在靜止狀態下的描寫,如景物的樣子、顏色、形狀等;動態描寫是指對事物在運動狀態下的描寫,景物以人物活動為映襯,有活動,有場景,勢必就會有強烈的“生命”氣息。因此,我們在下筆前就應該想好,這篇文章是打算以“動”襯托“靜”,還是以“靜”反觀“動”。不管是何種方式,動靜描寫要相結合。因為動景有活力,靜景有韻味,習作才有內涵。